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本文对60例患有肝硬化消化大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报告。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 出血 护理
  • 简介:.消化疾病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消化疾病,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器官发生的疾病,在正确治疗的同时,恰当的护理工作也是患者及早康复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消化疾病患者100例进行消化内科的护理时常见问题作出了分析及护理对策。

  • 标签: 上消化道疾病 内科护理 十二指肠悬韧带 临床 2009年 器官发生
  • 简介:目的总结上消化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上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包括配合做好药物止血,以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克罗塔肯-布莱克莫尔管(三腔二气囊管)进行食管胃底气囊填塞压迫止血。结果41例患者,抢救成功37例,死亡4例(死于恶性肿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例)。结论针对性观察护理可以提高抢救上消化大出血成功率。

  • 标签: 上消化道 大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胃镜下探条或(和)球囊扩张治疗消化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消化狭窄程度分别给予胃镜下探条或(和)球囊进行扩张,观察比较扩张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共计扩张120次,平均每例扩张2次,最少1次,做多6次单用探条扩张34例、水囊扩张18例,探条联合水囊扩张8例,显效38例,占63.33%,有效20例,占33.33%;无效2例,占3.33%。与扩张前比较,效果明显。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扩张治疗消化狭窄,其方法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操作简单方便,可反复进行,值得临床关注与借鉴。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狭窄 扩张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大出血的急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大出血患者59例,分析出血原因与急诊治疗方法。结果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33例,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死率为8.47%。结论急诊治疗消化大出血除了需要立即控制出血,还应及早进行明确诊断,针对性的制定急救方案,从而减少病死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误吞异物致消化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误吞异物致消化穿孔患儿32例。采集患儿年龄、性别、异物类型、穿孔部位、误吞时间、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32例患儿中,男20例(62.5%),女12例(37.5%);好发年龄0~<3岁(21/32例,65.6%)。引起穿孔最常见异物为枣核[13例(40.6%)],其次为纽扣电池10例(31.2%),磁铁3例(9.4%),鱼刺2例(6.3%),棒棒糖柄2例(6.3%),纽扣电池及磁铁混合异物1例(3.1%),金属针1例(3.1%)。食管为最常见穿孔部位(25/32例,78.0%),尤以食管上段多见(15/25例,60.0%)。常见症状有发热22例(68.8%),吞咽困难和/或流涎21例(65.6%),呕吐24例(75.0%),腹痛5例(15.6%),呼吸困难1例(3.1%)。患儿均经内镜或手术顺利取出异物,内镜取出28例(87.5%),手术取出4例(12.5%);旷置穿孔部位、肠内营养后痊愈24例(75.0%),钛夹夹闭穿孔部位后痊愈2例(6.3%),手术修补上消化穿孔6例(18.7%)。结论消化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尖锐异物枣核、腐蚀性异物纽扣电池及磁性异物是导致消化穿孔的主要原因。消化异物经电子胃镜取出成功率高,但经内镜取物失败需及早外科干预。

  • 标签: 上消化道 儿童 异物 穿孔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消化取异物术前后护理要点及防止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内窥镜室收治的43例患者均通过奥林巴斯电子纤维GIF-XQ-260内镜下消化异物取出前后进行护理,术中重点进行咽喉部配合内镜术做吞咽动作,内镜进入胃内深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对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分析、总结。结果43例消化异物患者在正确的护理、及时的内镜下消化取异物术治疗,痊愈康复。结论对内镜下消化异物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此类手术成功率、对患者痊愈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奥林巴斯电子纤维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溃疡穿孔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消化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36例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溃疡 急性穿孔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肝硬化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采取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预见性护理等。结果20例患者但经医务人员积极地治疗、抢救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抢救上消化出血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分离成功H.pylori,并提出其可能是人类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从而引起各国学者对H.pylori研究的重视.通过十多年的大量研究,已经基本确定H.pylori与4种消化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④胃癌.目前对H.pylori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息肉的关系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就近年H.pylori相关性消化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作一介绍.一、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的多样性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感染后可产生不同的结局:多数为无任何症状的H.pylori携带者,或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可发生胃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MALT淋巴瘤.造成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的因素主要有H.pylori、宿主和环境因素3方面.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我院收治的 60例实施 ESD治疗的消化隆起病变患者 5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 ESD专项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通过 ESD术完整、彻底的剥离病变,手术顺利,手术效果比较明显,经过护理之后,患者恢复效果理想,均在手术后 5-7天出院,对照组 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出血, 3例患者出现胃肠减压管脱落,实验组患者没有术后大出血以及胃肠减压管脱落的情况。结论:对实施 ESD术治疗的消化隆起性病变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缩短手术周期,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ESD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消化异物经内镜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异物,并经内镜予以取异物治疗的患儿,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史,原因,异物部位、种类、排出率、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结果239例消化异物患者中胃内异物最多,占58.2%,硬币为最多发上消化异物,占50.63%,排除率23.9%,可见异物182例,取出成功率97.25%。异物取出的并发症非常少,异物本身所致并发症4.18%,多发生在异物过长、坎顿、以及电池、磁性异物病例中。结论经内镜取异物安全、有效,但对于小而光滑、圆顿的异物,其自然排除率较高,直径较小的胃内尖锐性异物亦可先行观察,择期手术。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避免过度诊治。2枚以上的磁性异物会导致严重消化损伤,内镜医师应引起重视,早期干预。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小儿 胃镜
  • 简介:摘要:探讨和总结急性消化大出血的抢救与急诊处理方案 。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 57例急性消化大出血的患者的抢救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急诊抢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止住活动性出血,收住ICU进一步治疗后转回消化内科住院、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建立中心静脉补液、申请输血、急诊胃镜是治疗的关键。 内科治疗55例,外科治疗2例。死亡1例。

  • 标签: 急性 上消化道 大出血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消化异物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消化异物患者中选取7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电子内镜的治疗体会。结果 所有病例中食管内和胃内异物分别为34例、40例;有金属异物25例、胃石18例、动物骨头15例、义齿9例、其他异物7例;其中<18岁有15例、18~55岁42例、>55岁患者17例。结论 经内镜处理上消化异物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重症消化性溃疡消化大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主要选取120例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份医院接收的重症消化性溃疡消化大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实验开始之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型的护理,实验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6%,所以说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实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相比于常规型的护理,对重症消化性溃疡消化大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到临床治疗

  • 标签: 重症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50例消化大出血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观察研究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的50位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把5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把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用静滴运用到治疗中,乙组运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同。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治疗效果、二次出血率和死亡率情况均表现有明显不同甲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30.5±9.5)小时,明显低于平均止血时间为(52.9±9.8)小时的乙组患者;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总有效率为80%的乙组患者;甲组患者二次出血率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