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硫酸羟氯喹联合凝药物治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来我院的 68例磷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年 07月,截止时间为 2019年 07月,按照入院顺序,将 6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 n=34例)与对照组( n=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凝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凝药物治疗,治疗后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效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显著( P<0.05)。结论:给予磷脂综合征患者硫酸羟氯喹联合凝药物治疗,既能提高临床效果,又能确保治疗安全性,应被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硫酸羟氯喹 抗凝药物 抗磷脂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提高对Rh溶血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方法采用盐水法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和Rh血型,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抗体。结果检出IgG-D、-C致新生儿溶血病一例。结论检出Rh溶血病后,及时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治疗,预后良好。关键词IgG-D;-C致新生儿;Rh溶血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心磷脂抗体(ACL)和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最后发现不孕组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P<0.05);不孕组精子抗体和健康组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P<0.05)。不孕组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因此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对女性IgM-A、-B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用盐水介质凝集法检测35例海南赴武汉地区实习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IgM-A、-B抗体效价值,同时随机选取40例武汉本地实习女性大学生作为对照。结果:海南女性大学生来武汉实习前后IgM-A、-B抗体效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IgM-A效价为224±181、IgM-B效价为160±96,实习3个月后IgM-A效价降为74±45、IgM-B效价降为63±32;而武汉本地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后IgM-A、-B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可影响女性IgM-A、-B抗体效价值。

  • 标签: 生活环境 IgM抗-A IgM抗-B 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1抗体和PD-L1抗体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医护人员应如何来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接诊的采用了免疫治疗的患者30例,整合该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PD-1抗体和PD-L1抗体运用的实际效果。结果:PD-1抗体和PD-L1抗体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在护理人员实施了积极的护理工作后,可有效推进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结论:PD-1抗体和PD-L1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具备着积极的效果,具有着积极的运用价值。

  • 标签: 抗PD-1抗体 抗PD-L1抗体 护理
  • 简介:摘要: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的关键活性成分,具备广泛的药理学作用。炎症涉及人体重多个系统器官,包含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等。严重威着人类健康。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获取的纯天然活性物质,具备炎、DNA基因突变、抗氧化等作用。下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冬凌草甲素在各种疾病中的炎作用研究成果,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剖析,为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开发的新式抗炎药品予以参照。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抗炎作用 炎性疾病
  • 简介:我们常说的血压实际上是两个数值,分别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以往认为低压高更危险,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其实是高压高更危险。最危险的一种类型是高压高、低压低,即二者相差比较悬殊;而高压和低压都高,也比高压高、低压低要好一点。低压高一般多见于年轻人,与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缺少运动有关,这些不良习惯导致外周小动脉肥厚,进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导致低压较高。

  • 标签: 高压 精神紧张 不良习惯 外周血管 低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脾切断流术后不同血小板水平开始凝治疗对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脾切断流术的患者125例,患者术后均常规凝治疗,其中血小板>100×109/L开始凝的患者85例为实验组,血小板>300×109/L开始凝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术后1个月内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25例患者中男性91例,女性34例,年龄20~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血小板水平、术前脾静脉及门静脉宽度、术前凝血功能、术前Child分级、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手术时间、术前出血次数、术前静脉血流速度、术后1周和2周时的凝血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5例患者术前均未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术后1个月内血栓发生率为39.2%(49/125),其中实验组血栓发生率为32.9%(28/8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52.5%(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6,P=0.037)。实验组出血率4.7%(4/85),对照组5.0%(2/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断流术后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早期开始凝(血小板>100×109/L)无明显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但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概率。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脾切断流术 抗凝治疗 门静脉系统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渐进性阻训练(PRT)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SinoMed数据库,搜索PRT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6.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RCT。Meta分析显示,PRT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肌肉力量[握力(MD=1.43,95%CI为0.57~2.30,P=0.001)、仰卧推举力(MD=13.0,95%CI为9.39~16.61,P<0.000 01)、腿部推举力(MD=43.88,95%CI为27.85~59.91,P<0.000 01)]、肩关节前屈(MD=9.62,95%CI为5.16~14.09,P<0.000 1)、瘦体重(MD=1.03,95%CI为0.71~1.35,P<0.000 01)和生活质量(SMD=0.51,95%CI为0.25~0.78,P=0.000 1)。PRT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的数量(SMD=-0.23,95%CI为-0.42~-0.04,P=0.020)、症状的严重性(SMD=-0.26,95%CI为-0.44~-0.07,P=0.006)、体脂率(MD=-1.49,95%CI为-1.94~-1.04,P<0.000 01)、脂肪量(MD=-0.87,95%CI为-1.48~-0.26,P=0.005),但对肩关节外展、后伸、体重、体重指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描述性分析表明,PRT可一定程度地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论PRT较对照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肌肉力量、肩关节前屈、瘦体重含量和生活质量,能够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症状的数量和严重性、体脂率和脂肪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渐进性抗阻训练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在现有医疗措施干预下,仍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迫切需要寻找肿瘤防治新方法。近年来多项研究聚焦益生菌的“药用”功效,发现其可以通过免疫和代谢机制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说明益生菌逐渐跨越“食用”局限,通过重塑菌群新稳态,在消化系统肿瘤防治领域显露优势,是一种具有转化及应用价值的抗癌新方法。本文旨在就相关文献报道作一综述,总结益生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标签: 益生菌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类不同核修复系统对喇叭口状残根行修复后牙齿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拔除的完整上颌第一双尖牙,采取截冠处理之后实行根管治疗,于根管口位置将部分牙体组织磨除之后形成以喇叭口形状。而后随机将选取样本分为两组,对比采用镍铬合金(对照组,15例)与玻璃纤维桩(观察组,15例)两类材料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效果。将样本均采取包埋处理后,放置于万能测试机当中实施牙根折性能测试。结果玻璃纤维桩的折强度为(0.788±0.186)KN,镍铬合金折强度为(0.512±0.088)KN,对比其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喇叭口状的残根留存修复时,应选用玻璃纤维桩系统系统具备有更加良好的折性能,因此修复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核桩修复系统 喇叭口状残根 抗折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LE细胞和核抗体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对患者LE细胞及核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检测LE细胞阳性26例,阳性率52.0%;核抗体(ANA)的阳性46例,阳性率为92.0%;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37例,阳性率74.0%。结论LE细胞检查已成为一重要辅助诊断方法,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不高,DS-DNA抗体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LE细胞 抗核抗体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以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为特征,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病变造成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全身系统损害。脑血管疾病目前已居我国死亡和致残原因首位。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因素除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因素外,还有些罕见因素,如心磷脂抗体(APA阳性等1。原发性心磷脂抗体综合征(primaryantiphospholipidsyndrome,PAPS)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减少,以及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可溶性抗原(ENA)检测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本院收治的SLE患者合计7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本院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ENA检测,比较两组ENA有关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Sm抗体、SSA抗体、RO-52抗体阳性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和健康人群相比,SLE患者在ENA检测中部分抗体阳性率更高,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抗可溶性抗原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阳性率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前列环素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BM、WanFang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前列环素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4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25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安慰剂,前列环素靶向药延长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MD=31.10,95%CI(16.89,45.30),P〈0.001],降低了患者病死率[RR=0.62,95%CI(0.41,0.94),P=0.03],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评分[MD=–0.88,95%CI(–1.28,–0.49),P〈0.001]和平均肺动脉压力[MD=–3.31,95%CI(–4.34,–2.29),P〈0.001];提高患者的心脏指数[MD=0.32,95%CI(0.14,0.51),P〈0.001];然而,在临床恶化率[RR=1.27,95%CI(0.99,1.63),P=0.06]、耐受性[RR=0.74,95%CI(0.42,1.31),P=0.30]和平均肺循环阻力[MD=–4.35,95%CI(–8.85,0.15),P=0.06]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环素靶向药与安慰剂比较能降低PAH患者病死率,改善PAH患者的运动能力、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同时降低了平均肺动脉压力,但在临床恶化率、耐受性和平均肺循环阻力方面效果尚不明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靶向药物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