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单侧下肢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下肢手术中,能够获得较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加显著,且对患者血压水平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 阻滞麻醉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是的镇静药物,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下肢病理性改变等手术中,并且取得了一定应用效果。我国针对右美托咪定药效动力学以及其用于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方面已经具有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便主要针对部分现有研究成果作出综述,主要包括右美托咪定的药效动力学分析和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研究两个方面。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药效动力学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坐骨神经痛在我国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传统的针灸疗法是被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本文仅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进行归纳整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还很难比较各治疗方法的优劣,但可总结出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呈现单纯针刺结合其它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的研究趋势。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灸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2004年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坐骨神经根处,用曲安奈德松、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封闭,口服自拟补肾通络汤,电磁波(治疗组)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9例,并用丹参注射液、卡马西平、维生素B1、地巴唑、双氯酚酸纳(对照组)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8例相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花磁针灸疗法对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应用梅花磁针灸疗法、穴位弹拨点按与增效垫综合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推拿加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磁针灸疗法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梅花磁针灸疗法 坐骨神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电针配合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社区服务中心2016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接受的8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疗法,口服甲钴胺进行缓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针配合耳针干预治疗,综合评比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生理功能方面及总体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高,并且在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使用电针配合耳针综合干预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坐骨神经疼痛及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电针 耳针 坐骨神经痛 疗效观察 功能障碍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模拟临床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形式,建立一个新的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c—fos蛋白的表达,并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械痛觉敏感性的升高,3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新建立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在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过程相似,并且此模型能够产生一个长时程的机械痛觉过敏,因此这一模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的机制。

  • 标签: 大鼠 腰椎 椎间盘 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股骨颈骨折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病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施以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不同麻醉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如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生命体征:在麻醉前、麻醉后15min,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对比(P>0.05),麻醉后30min、60min及90min,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与对照组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观察组尿储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股骨颈骨折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为理想,有益于稳定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压水平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进行研究讨论,同时观察两组麻醉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来我院的1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实施麻醉,并研究分析麻醉效果,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研究组85例)、全身麻醉(参照组85例)。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及术中、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实施有效率研究组较高,两组组间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全身麻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更适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医院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分为常规组(n=29)和实验组(n=29)。常规组采取全身麻醉,实验组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之后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麻醉镇痛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治疗相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更能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痛应用西乐葆联合独一味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到2023年12月笔者单位90例确诊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药物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单独应用西乐葆进行镇痛,观察组则予以西乐葆联合独一味镇痛。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当,P>0.05。结论  西乐葆联合独一味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作为临床镇痛方案之一。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镇痛 西乐葆 独一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ASA分级在I级~Ⅲ级之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运动以及感觉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期间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使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性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通过χ²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2.07,P=0.0005)。结论: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相比传统全身麻醉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出其显著的临床价值。该麻醉方式可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选择,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改善疼痛,适合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股骨颈骨折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有60例患者参加,按照麻醉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者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每组各有30例,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时止血带部位镇痛及全身镇静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拟行下肢手术(急诊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成功后用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对照。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镇静效果(Ramsay评分)以及止血带部位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结果术中最高Ramsay评分A组4(4,4)分,B组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39,P<0.001),术中最低Ramsay评分A组2(2,2)分,B组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04,P<0.001)。术中VAS评分A组0(0,1)分,B组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10,P<0.001)。心率最低值A组为(58.1±5.5)次/min,B组为(70.0±10.6)次/min;心率最高值A组为(85.2±7.1)次/min,B组为(98.1±11.0)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53、4.038,P值分别P<0.001、0.048)。MAP最低值A组为(80.3±6.0)mmHg,B组为(92.1±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9,P=0.028),MAP最高值、呼吸频率最低值、SpO2 最低值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缓解下肢止血带长时间应用的不适感。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神经阻滞 止血带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