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将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我院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降低,对疾病不确定感降低,患者睡眠质量上升,与对照患者比较,p<0.05,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妈富隆周期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痊愈31例(73.9%),显效8例(19.0%),有效3例(7.1%),无效0例(0.0),总有效率100%。结论妈富隆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种理想药物。

  • 标签: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妈富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对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7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结果47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结论周密的临床治疗和优质护理能减轻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改善贫血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人性化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4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将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并对比分析这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抽取其中60例,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随机分组,其中30例治疗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设作对照组,另外30例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设作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用于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盆底肌 功能失调型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收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6例,常规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3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护理模式;最后比对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模式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能起到更好的疗效,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辨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血采取中医护理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80例,患者均在2018.1~2021.1期间治疗,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观察两组结果。结果:总有效率:B组的97.50%,要比A组的85.00%更高(P<0.05)。结论:在功血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良好提升,可将这种护理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合计60例为观察对象,使用电脑分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加用中医辨证护理的研究组30例。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的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更优、月经量更少、月经时间更短,血红蛋白指标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效果 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合计60例为观察对象,使用电脑分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加用中医辨证护理的研究组30例。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的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更优、月经量更少、月经时间更短,血红蛋白指标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效果 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开展有效的探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均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病情诊断将其分成MAP(轻症急性胰腺炎)与SAP(重症胰腺炎)两组,两组均包含有30例患者,同期再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比组。观察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SAP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要比MAP组与对比组高,且SAP组患者的RHI显著比MAP组与对比组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有效观察,能够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评估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凝血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介导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PC-Exos)对高糖受损人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PCs);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100 mg/L的AS-Ⅳ液处理,培养24 h后,采用超速离心法结合超滤法提取EPCs分泌的外泌体即EPC-Exos,采用特异性标志物CD9、CD63、CD81鉴定EPC-Exos,透射电镜观察EPC-Exos的形态特征。同时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人内皮细胞,将鉴定成功的内皮细胞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用EPC-Exos干预)和对照组(用PBS干预),同时设置正常组(无糖培养基培养的内皮细胞)。三组细胞培养24 h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细胞划痕试验、黏附能力测定试验及Matrigel体外成血管试验观察经AS-Ⅳ干预的EPC-Exos对高糖受损内皮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成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人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成管能力显著降低(t=24.35、6.80、10.65、9.62,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人内皮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成管能力显著增强(t=30.68、5.99、5.40、8.25,P<0.05)。结论高糖受损状态下的人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严重受损;通过黄芪甲苷介导的EPC-Exos可显著改善高糖受损人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糖尿病损伤内皮血管新生的潜能。

  • 标签: 黄芪甲苷 内皮祖细胞 外泌体 生物学功能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介导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PC-Exos)对高糖受损人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PCs);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100 mg/L的AS-Ⅳ液处理,培养24 h后,采用超速离心法结合超滤法提取EPCs分泌的外泌体即EPC-Exos,采用特异性标志物CD9、CD63、CD81鉴定EPC-Exos,透射电镜观察EPC-Exos的形态特征。同时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人内皮细胞,将鉴定成功的内皮细胞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用EPC-Exos干预)和对照组(用PBS干预),同时设置正常组(无糖培养基培养的内皮细胞)。三组细胞培养24 h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细胞划痕试验、黏附能力测定试验及Matrigel体外成血管试验观察经AS-Ⅳ干预的EPC-Exos对高糖受损内皮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成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人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成管能力显著降低(t=24.35、6.80、10.65、9.62,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人内皮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成管能力显著增强(t=30.68、5.99、5.40、8.25,P<0.05)。结论高糖受损状态下的人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严重受损;通过黄芪甲苷介导的EPC-Exos可显著改善高糖受损人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糖尿病损伤内皮血管新生的潜能。

  • 标签: 黄芪甲苷 内皮祖细胞 外泌体 生物学功能 内皮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中铁调素(HAMP)变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计铁调素敲降和过表达的慢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转染72 h。实验组分为4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铁调素过表达组(HAMP+组)及其对照组(Cont+组),铁调素敲降组(HAMP-组)和其对照组(Cont-组)。间接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分组同血管内皮细胞分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铁调素蛋白(HAMP)、外泌体表面标记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和CD63、成骨细胞蛋白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转录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检测转染的血管内皮细胞中,HAMP+组铁调素蛋白表达(1.21±0.02,t=5.80,P<0.05)高于对照Cont+组。HAMP-组铁调素HAMP-组蛋白表达(0.76±0.02,t=6.56,P<0.05)低于对照Cont-组。共培养后成骨细胞成骨蛋白ALP、OCN、RUNX2表达,在HAMP+组成骨细胞中(1.07±0.01、1.61±0.03、1.94±0.01,t=313.40、184.30、309.50,P<0.05)高于Cont+组;在HAMP-组中蛋白表达低于对照Cont-组(0.70±0.05、0.74±0.01、0.75±0.01,t=3.52、15.90、17.67,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内铁调素表达量改变会对成骨细胞产生影响,机制可由"铁调素-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途径驱动,提示了铁调素对骨代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铁调素 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7例单纯超重或肥胖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重管理,以6个月内体重减轻3 kg或原体重的5%以上为减重达标,干预前后进行体重、内皮功能(FMD)和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减重达标组为57(44.9%)例,未达标组70(55.1%)例。达标组FMD转为正常比例高于未达标组(35.0%比25.7%,χ²=21.13,P<0.01)。干预前后比较,减重达标组FMD[(6.98±2.8)%比(7.90±2.96)%,P<0.05]和HDL-C升高,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FPG、TC、LDL-C、TG、尿酸均降低。未达标组舒张压和FPG降低。体脂肪率的减低与内皮功能改善有关(OR=0.438,95%CI:0.219~0.877,P=0.020)。结论减重可以逆转内皮功能下降和代谢功能紊乱。体脂肪率的下降有助于内皮功能的改善。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 体脂肪率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静滴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疗法,研究组辅以左卡尼汀静滴疗法,对两组不同时段NO和CGRP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三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NO和CG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滴左卡尼汀有利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短期内再次入院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静滴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诱因,近期研究显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scells,EPCs)可以定向结合到血管再生部位并参与修复受损内皮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参与调节EPCs的动员及功能,但在糖尿病状态下由于eNOS辅因子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mbiopterin,BH4)水平的下降则引起eNOS脱偶联并导致其活性降低。

  • 标签: 内皮功能受损 四氢生物蝶呤 糖尿病小鼠 细胞功能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