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对全国首例河水自然冷源中央空调系统的案例研究,对该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的设计与技术创新过程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利用盘管冷量换算方程对其风机盘管进行了制冷量估算,并建议自然冷源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应按干工况设计。

  • 标签: 自然冷源 风机盘管 进水温度 干工况
  • 简介:在对单掺系列改性剂改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可以有效提高硫镁胶凝材料强度的磷酸和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一定的比例复合制成磷酸类和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剂,并进一步研究该复合对硫镁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3)℃,RH=(70±5)%条件下,单掺改性剂水玻璃对硫镁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不大,而以占轻烧氧化铗0.5%~1%(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很好地提高胶凝体系的耐水性能;磷酸与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复合改性剂,在以轻烧氧化镁0.5%(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同时提高硫镁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尤其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剂在以轻烧氧化镁质量0.5%掺量条件下可以使硫镁胶凝材料的7d抗折强度提高2倍多,7d抗压强度提高50%左右,软化系数超过了1,达到1.14。

  • 标签: 硫氧镁胶凝材料 复合改性剂 耐水性 水玻璃
  • 简介:含有固化剂(如酚醛树脂)和促进剂(如咪唑及其衍生物)的环氧树脂基微电子封装料,因其室温下容易交联固化,必须低温(-20~-10℃)储存与运输。而采用微胶囊化方法延长储存期卓有成效,可使环氧树脂与固化促进剂在存放时分开,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囊壳破坏而释放出固化促进剂。囊壳材料可以是中空无机物,如沸石,或者是有机聚合物。实际上包覆环氧树脂微电子封装料用固化促进剂的聚合物材料应具有可控的软化点或适当的分解沮度,此外,还要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 标签: 固化促进剂 环氧树脂基 微胶囊化 储存期 聚合物材料 有机聚合物
  • 简介:根据新疆南部地区特有的水文、气候因素以及能源结构,对其供热冷模式的能源资源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各供热冷模式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指出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基于PBP(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投资回收期分析,得出在该地区空气源热泵LCC相对较低,并且静态与动态回收期最短,较其他几种供热冷模式经济指标最优,故在新疆南部地区空气源热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空气源热泵 新疆南部地区 供冷供热模式 经济性分析 全寿命周期成本 投资回收期
  • 简介:由AralditeGY250(DGEBA,双官能团)和AralditeEPN1138(酚醛环,多官能团)同二酰亚胺二酸2,2-双[4-(4-偏苯三酸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DIDA-V)固化而得到环.酰亚胺树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100℃和150℃下对不锈钢的粘接剪切强度。同时还研究了溶剂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发现加入四氢呋喃(THF)可以获得最佳的浸润效果。当使用THF作为溶剂时,在室温下,粘接强度随着酰亚胺含量的提高而提高,高温下也有同样趋势。GY250体系室温粘接强度为20.8—23.5MPa,150℃时粘接强度为室温时强度的45%.58%。而EPN1138体系在室温下粘接强度为14.3—20.3MPa,其在150℃时粘接强度增高,增幅为室温1%-26%。无论是GY250还是EPN1138体系,低于370℃温度时均稳定,氮气气氛中800℃时残重分别为27%-31%和33%-41%。从热稳定性和升温时室温粘接强度的保留率来看,EPN1138体系均好于GY250体系。这可能是因为前者交联度更高的缘故。

  • 标签: 胺树脂 性能研究 粘接性能 环氧 粘接强度 双官能团
  • 简介:0引言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操作的安全性与超导体和线圈支撑结构间的粘接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对线圈而言,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可形成主要的电绝缘屏障。而树脂应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是非常明确的。许多方法可改善树脂的剪切强度,但超导线圈上,这些方法却很难奏效。

  • 标签: 浸渍树脂 多官能 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性能 环氧 低温
  • 简介:综述了富燃烧技术的优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制方法进行比较,并阐述了富燃烧技术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富燃烧技术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富氧燃烧 制氧方法 水泥生产
  • 简介:L&LProducts公司开发了一种最新的热塑性环木塑复合材料(WPC),树脂为非结晶性具有极性,其密度为1.2g/m^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范围在5~50g/min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范围在85~95.5℃之间,可添加高含量的木质和其他纤维材料同环氧树脂进行共混,而无需添加相容剂。

  • 标签: 木塑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ts公司 热塑性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 简介: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和八甲基环丁硅胶(D4)的调聚反应(Telomerization)合成了一新型的紫外光(UV)可固化单体α,ω-二氯聚硅烷。该产品剥离强度很低(<0.332N/cm),可以用作压敏胶中的剥离剂。测定了不同分散组分制成的UV可固化预聚物薄膜的表面能值γs^d,研究了γs^d值对降低粘着性的影响。

  • 标签: 变性聚硅氧烷 紫外光固化 剥离剂 表面能 二氯二甲基硅烷 八甲基环丁硅氧胶
  • 简介:用环氧树脂(ER)及酚醛树脂(PR)与硬而脆的氰酸酯(CE)进行共聚改性,从而提高氰酸酯的韧性和弹性。通过凝胶时间曲线和DSC曲线对改性CE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CE固化时形成了韧性结构。研究了改性CE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环和酚醛树脂的加入能增加CE韧性,同时保持热稳定性。当CE/ER/PR的质量比为70/15/15时,改性CE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改性前的113.6MPa、5.2kJ/m^2提高到134.5MPa、16.7kJ/m^2,而耐热性及电性能仅略微下降。

  • 标签: 改性 树脂 刚性 韧性 DSC
  • 简介:0引言具有特殊结构和固化方法所制备的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比如:最小的收缩率,优异的抗老化性能,耐化学腐蚀,高的热稳定性能等。环氧树脂在工业上有很大的用途,比如:模具,表面包覆材料,涂料,绝缘材料和粘接剂等。然而,普通的环氧树脂不能达到一些需要耐高温和阻燃领域的要求。环一亚胺类环氧树脂在最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都在试图提高其热稳定性。将卤素和,或磷引入环氧树脂可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当前,由于环境问题,

  • 标签: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固化方法 热稳定性能 环状 二酸
  • 简介:环氧树脂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或作为粘合剂而广泛地应用于诸如航空和汽车等许多行业。这类聚合物最令人关心的一点就是它们的长期表现。对这类材料的湿气老化研究已有许多相关报道,能在高温下使用的新型改性环氧树脂也是研究热点之一。一般来说,除了在非常苛刻的使用条件下,在100℃以上,环境水对材料的影响可大大忽略,但是材料的气体环境影响,尤其是氧气,通常总是存在,并可能导致其他形式的强度损失。目前已有数篇文章试图解释材料的热降解机理和失重过程,以及强度下降现象。而最为普遍报道的环氧树脂化学降解方式为分子内的失水。vanKrevelen报道称交联点可能是聚合物网络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可能导致在热降解过程发生链的解聚而变回到(部分)不交联的原料。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此类热降解现象,最近我们着力研究了一种经改性的环粘合剂在高温下的行为。

  • 标签: 老化过程 交联剂 环氧结构胶 改性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聚合物网络
  • 简介:探讨了聚(二甲基硅烷己二酰二胺)(PDMSA)增韧线性酚醛树脂的机械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由于PDMSA的软链段能吸收外加于脆性线性酚醛树脂网络结构的负荷,改性的线型酚醛的机械性能随PDMSA含量增加而提高。热失重分析(FGA)结果表明,其热降解温度高于400℃,失重10%的温度随PDMSA含量增加而提高,碳化率随线型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增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改性酚醛树脂的断裂表面的形态,其结果与其机械性能变化一致。改性线型酚醛树脂还具有优良的阻燃性(UL—94V—I级),氧指数35.0以上。

  • 标签: 聚(二甲基硅氧烷己二酰二胺) 改性 线型酚醛树脂 机械性能
  • 简介:不饱和聚酯(UP)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和固化条件可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抗冲击性能较低,使其一些应用受到限制。掺混能够增加网络结构柔性的改性剂可提高抗冲击性能。在UP网络结构中引入柔性的聚硅烷链段,象形成接枝共聚物一样,作为树脂和改性剂之间的低粘附性降至最低的一种方法,以便增加改性物的柔性。由于聚酯和聚硅烷是不互溶的混合物体系,在固化时,接枝共聚作用能够促进两聚合物问的相容性。所以,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自由基反应引入到树脂网络结构中,以及1,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中的氨基与GMA反应。硅烷(1,1,3,3-四甲基-1,3-二乙二硅烷)的加入可使聚有机硅烷网络增长,而加水可以保证固化期间水解和缩聚反应进行。使用此方法可改善改性物的柔性。采用动态机械分析方法评价了接枝共聚,并且通过悬臂梁式试验评价了纯UP和改性UP抗冲击性能。在较低的改性剂含量范围内,在不饱和聚酯链段内接枝柔性链段可有效地提高聚酯树脂的冲击性能。

  • 标签: 聚硅氧烷 改性 不饱和聚酯 制备 动态机械性能 抗冲击性能
  • 简介:制备了双酚A型苯并噁嗪(BZ)/不完全笼型苯基三羟基七聚倍半硅烷((C6H5)7SiO9(OH)3(T7POSS))杂化树脂,并对其固化行为、固化所得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表明,T7POSS能显著降低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动态粘弹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A)测试表明。T7POSS提高了体系的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

  • 标签: 苯并噁嗪 不完全笼型倍半硅氧烷 复合材料
  • 简介: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nBaCo2O5+δ(Ln=Gd,Nd,Sm,Pr)-Ba0.5Sr0.5Co0.8Fe0.2O3-δ(质量比为1:1)4种双相混合导体膜。通过XRD分析可知,除了PrBaCo2O5+δ和Ba0.5Sr0.5Co0.8Fe0.2O3-δ(KSCF)复合时发生明显反应外,其它3种复合膜在复合过程中均显示了良好的化学兼容性。4种双相膜在850℃时透率最高的是NdBa-Co2O5+δ-Ba0.5Sr0.5Co0.8Fe0.2O3-δ(约为0.28mL/(cm2·min))。

  • 标签: 双相 透氧膜 混合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