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级烃源岩的巴肯组,其自身正在成为高产油气储层。在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威利斯顿盆地,密西西比/泥盆系的巴肯组在1987年前只有零星的几个油气田有产量。

  • 标签: 定义 威利斯顿盆地 油气储层 烃源岩 加拿大 油气田
  • 简介:摘要:数据质量的有效评价是在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模线样板业务数据质量维度的建立方法,以此方法建立的模线样板数据质量维度是以满足数据应用为基础,符合业务规则和逻辑的数据质量评价维度

  • 标签: 数据质量 维度 评价
  • 简介: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监测、整体认识区域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和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中国常年极端气候特点和不同种类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社会影响,选取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和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等7种极端气候指标,定义两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分别为7种极端气候指标简单(等值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和加权(差异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I。综合指数II主要依据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大小,分别确定其对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8年,综合指数I序列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地区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总体有不断减少、减弱的趋势;同期综合指数II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趋势变化,说明对中国地区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就各个单项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来看,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强降水日数和干旱面积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除高温日数外,其他指数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全国平均年低温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均很显著;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频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很明显。因此,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地区多数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者显著减少,或者变化不明显;而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其频率总体上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综合指数 气象灾害 观测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定义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湿地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湿地的法律定义。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应当与《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相适应;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建造的部分湿地;应当将湿地的认证从定义中删除,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湿地管理一章中加以规定。《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中湿地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湿地是指本省范围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包括常年或季节性存在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等”。

  • 标签: 黑龙江省 湿地 法律定义
  • 简介:摘 要:将城市设计置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内,采用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角,从建筑环境的生产者、监管者的角度研究这一过程。人们发现,城市设计为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了城市设计的上升,但颇具争议性。融入发展过程的主流已经为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 标签: 城市设计 动态化 全球化
  • 简介:1.引言人们在分析强震资料时,首先研究的是地震动的峰值,其次是频谱特性,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地震动持续时间对震害的影响。由于地震动的振幅和频谱的定义较明确,因而研究得较多,可持时的定义不统一,因而持时的研究处于众说纷纭的阶段。2.持时研究的现状

  • 标签: 震动持续时间 震害经验 地震动 加速度峰值 频谱特性 自振周期
  • 简介:摘要:传统的工业规划体系虽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缺陷,为此应该从时空演变纬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规划体系的纬度出发做好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模式,深度研究行业生态的纬度与温度,为人们创设能够增强幸福感、获得感的社会环境。此外在规划工作中,还要融入智慧发展理念,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各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水平,进一步实现国土空间的增值。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拓展纬度 传递温度
  • 简介:摘 要:Zynq7000系列基于Xilinx全可编程的可扩展处理平台结构是一种SoC芯片,集成了Cortex-A9双核ARM和FPGA。Xilinx公司为大家提供许多的IP核,在Vivado的IP Catalog中可以查看,有时这些IP核复杂,或者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因此Xilinx公司为用户提供用户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IP核,系统化定制,简化设计。本文讲述了Zynq7000系列芯片如何在Vivado中建立AXI总线类型的IP核,实现自定义IP核,并试验。

  • 标签: Z7 自定义IP AXI总线
  • 简介: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土壤中汞的各种形式。其中的分析工作主要适合使用等原子发射测谱法(ICP-AES)。调查分析工作中所取的土样是从垃圾场、焚化炉和丽个能源站附近的开阔地采取的。结果显示,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主要含有零价汞金属元素和硫化汞。在表层土壤样本中,找到了硫的浓度与硫化汞之间的重要关系。

  • 标签: 硫化汞 定义方法 物种形式 深层土壤 表层土壤 原子发射
  • 简介: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从耕地变化的幅度、结构、空间布局和质量特征等多维度,对武汉市蔡甸区2009-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耕地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制定耕地保护制度和科学利用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土地利用数据 耕地 多维度分析 空间分析
  • 简介:目前,我省各台站普遍采用机制气表-1封面封底,使用时,对文字输入部分普遍感到费时费力。本文采用ucdos系统下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封面固定词组及封底常用词组,以期达到封面封底快速输入之目的。目前微机的中文平台普遍采用ucdos系统,因此,本文利用ucdos系统中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自定义词组。编制自定义词组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WPS文字处理系统编制。

  • 标签: 自定义词组 快速输入 文字输入 WPS文字处理系统 UCDOS 固定词组
  • 简介:现行的勘察设计行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对于活动断裂的定义有一定差异,使得不同的勘察设计单位对同一条断裂的评价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文以昆明市为例,通过分析不同规范对于活动断裂的定义,指出其中的问题与差异,结合典型断层地质剖面与震害实例,简要阐述地质上判定活动断裂的主要依据,即不应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规定的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无地震活动来判定断裂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应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规定的断裂是否错动地表或近地表相应时代的地层,来判定其活动时代。

  • 标签: 活动断裂 发震断裂 断裂地表错动
  • 简介:基于1992、2001和2013年沙溪河谷地带TM影像解译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基础上,应用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网格分析、空间插值和梯度分析法,揭示了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多维度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林地比重达80%以上,21年间城镇化快速发展,居住地和工矿交通用地增幅高达85.61%和398.05%;2)河谷沿岸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其中500m缓冲区为高值区,21年间扩张至3000m,随着远离河谷土地利用程度降低,500-1500m缓冲区为下降剧烈区,大于1500m下降速度降低。河流梯度上峰值经过永安、三明、沙县建成区及沿岸乡镇,其中沙县地区最高;3)垂直梯度上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低海拔(〈150m)和平坦坡(〈5°)地带,低丘(150-300m)及缓坡(5-15°)地带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随着海拔和坡度提升土地利用程度不断下降且降幅减小,海拔〉450m及坡度〉25°地带土地利用程度较低且保持稳定;4)21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整体上升,且后期上升速度较快,各维度土地利用程度高值区不断扩张,低值区不断萎缩,主要由居住地和工矿交通用地扩张造成。

  • 标签: 土地利用程度 多维度分异 福建沙溪河谷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电网的结构也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集中控制电网设备逐渐向电子化、智能化发展,这也就是今年来业界不断倡导的“智能电网”,它是21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集合,是现代化、智能化电网的趋势和基础,包括高效能的电力转化、流畅的通信设备等一系列设备。而在一系列的变革之中,变电站设备作为电网的核心,也引入了更加电子、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发展模式,为了保障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稳定运行,技术人员开始利用RFID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的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大数据系统和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以此来达到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测,本文现详细论述如下。

  • 标签: 全维度 智能变电站 状态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