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环境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分化影响。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OVX组,卵巢摘除),通过Micro-CT、实时定量RT-PCR、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等技术比较假手术组小鼠(Sham组)和OVX小鼠BMMSCs成骨能力,Elisa方法检测OVX小鼠体内TNF-α表达水平。在成骨诱导过程中,用10ng/mLTNF-α刺激正常C57小鼠来源BMMSCs,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sterix等成骨基因表达水平。去势后C57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TNF-α中和抗体及空白对照,Micro-CT检测小鼠骨量及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小鼠OVX模型,OVX组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OVX组BMMSCs成骨能力明显低于Sham组,OVX小鼠体内TNF-α水平升高;在体外TNF-α能够明显抑制BMMSCs成骨分化能力;注射TNF-α中和抗体后,能够下调小鼠体内TNF-α表达水平,增强小鼠股骨密度。结论:在小鼠雌激素缺乏所导致骨质疏松环境下,TNF-α能够抑制BMMSC成骨分化能力,体内注射TNF-α中和抗体能够促进OVX小鼠骨形成,TNF-α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形成机理之一。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绝经后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DMP-1)对功能矫治前伸下颌过程中髁突骨软骨增殖作用,为临床骨性Ⅱ类错[牙合]矫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0只,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下颌前伸斜面导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实验第1、3、7、14、21、28和35天每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双侧髁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MP—1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中DMP-1表达于第3天开始增强,至第14天达到最高峰,强度-色调-饱和度(IHS)值(85.67±4.51)与对照组(10.67±1.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1参与大鼠下颌前伸过程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促进髁突软骨增殖和软骨内成骨。

  • 标签: 下颌功能前伸 髁突软骨 骨改建 DMP-1
  • 简介:目的: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下一次性拔除多颗牙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215例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麻醉中显著降低(P〈0.05),术后2小时血压会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术中出现血压过高,心率过快。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镇痛及加强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次性拔除多颗牙齿是安全可行。通过延长心电监护时间发现当手术时间延长及手术难度增加时,老年患者血压会持续到术后2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拔牙 心电监护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评价锥体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影像改变,探讨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牙(牙合)面畸形患者髁突骨改变稳定性.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2年初诊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咬合紊乱/牙(牙合)面畸形且有半年/1年追踪资料患者共113例,其中103例为双侧病变,10例为单侧病变,共计216侧关节,年龄10~40岁,平均年龄(20.6±6.0)岁.获取CBCT影像资料评估随访半年和/或一年后髁突骨质改变情况.结果初诊时髁突表面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25.6%,一年后为23.5%,无统计学差异(P>0.05).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45.6%,一年后为29.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髁突表面光整者,骨质较为稳定.相反,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内骨改变进展可能性较大,一年后骨质趋向稳定.

  • 标签: 锥体束CT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髁突骨质
  • 简介: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骨科植入物和牙种植体首选材料,但其较高弹性模量对临床应用产生一定影响。钽金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多孔钽具有低弹性模量、较高表面摩擦系数、优异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医学中应用几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表面改性 植入体
  • 简介:目的比较紫草素和胡桃醌对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紫草素和胡桃醌对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两种药物对Tca8113细胞凋亡诱导作用;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5—25μmol/L浓度范围内,两种药物对Tea811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种药物均可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15μmol/L紫草素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均强于胡桃醌(P〈0.05)。结论紫草素对Tea81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强于胡桃醌。

  • 标签: 紫草素 胡桃醌 舌癌Tea8113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活性氧(ROS)与硫氧还蛋白1(Trx-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系中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侵袭能力影响。方法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培养人OSCC细胞系CAL33和HSC6细胞,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醋酸酯(DCFH-DA)法检测ROS水平,Westernblot检测Trx-1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特异性抑制Trx-1后检测ROS表达。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不同状态下CAL33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低氧条件下,CAL33和HSC6细胞ROS在6h出现峰值,分别是各自对照组(1.52±0.08)、(1.81±0.11)倍,后逐渐下降;而Trx-1随低氧诱导时间表达持续上调(P_(CAL33)=0.002,P_(HSC6)=0.0001)。特异性抑制Trx-1可显著上调CAL33和HSC6细胞ROS表达至(2.78±0.26)、(7.29±0.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P=0.0001)。与常氧比较,低氧可促进OSCC细胞侵袭能力(P=0.001);特异性抑制Trx-1可抑制低氧环境中OSCC细胞侵袭能力,且这一趋势可被乙酰半胱氨酸(NAC)逆转(F=137.66,P=0.0001)。结论低氧状态下,ROS与Trx-1表达异常可促进OSCC侵袭能力。特异性抑制Trx-1可通过激活ROS介导信号通路抑制OSCC细胞侵袭。

  • 标签: 硫氧还蛋白类 鳞状细胞 肿瘤侵润 活性氧 低氧
  • 简介:目的:探讨let-7c在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增殖及成牙/成骨分化影响。方法:构建rno-let-7c过/低表达慢病毒载体并且体外转染大鼠BMMSCs,筛选最适转染滴度;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MSCs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验证rno-let-7c转染效果;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no-let-7c过/低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Westernblot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及成牙/成骨指标(RUNX2/OSX/OCN/DMP1)表达。结果: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BMMSCs最佳条件为MOI=3,成功构建rno-let-7c过/低表达BMMSCs模型。let-7c过/低表达对大鼠BMMSCs增殖和凋亡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阴性转染组相比,过表达组IGF-1R表达下调,成牙/成骨指标表达下调,而低表达组IGF-1R表达上调,成牙/成骨指标表达上调(P〈0.05)。结论:let-7c对大鼠BMMSCs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影响,可以抑制其成牙/成骨向分化。

  • 标签: let-7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牙/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纯钛不同形貌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黏附、增殖、分化影响。方法制备抛光纯钛(MP)、纳米管(TNT)、喷砂酸蚀(SLA)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表面接触角分析仪分析表面水接触角。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钛表面MSC形态,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早期黏附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ALP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TNT组表面见排列有序、管径约为80nm纳米管,SLA组呈微米-亚微米二级孔洞结构。SLA组表面粗糙度(Sa=1.39μm、Sq=1.75μm)最高,TNT组(Sa=1.15μm、Sq=1.48μm)其次,MP组(Sa=0.87μm、Sq=1.14μm)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a=28.54、FSq=24.70,P〈0.01)。TNT组表面接触角(8.11°)最小,亲水性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2,P〈0.0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P组MSC呈方形,TNT组MSC呈长梭形,SLA组MSC呈多角形。TNT和SLA组接种30min后细胞黏附量(132.45、176.90个/视野)高于MP组(64.80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5,P〈0.01),接种60min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显示,接种1、7d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3、5d后,MP组细胞增殖活性最高,TNT组其次,SL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d=175.44,P3d〈0.01;F5d=6.329,P5d=0.02)。细胞分化结果显示,7、14dTNT组ALP活性(ALP7d=156.34U/gprot、ALP14d=153.48U/gprot)均显著高于MP(ALP7d=68.21U/gprot,ALP14d=102.73U/gprot)和SLA(ALP7d=65.30U/gprot、ALP14d=86.53U/gprot)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d=4.93,P7d=0.04;F14d=6.49,P14d=0.02)。结论与微米级SLA表面相比,纳米级TNT表面呈高度亲水性,并更利于MSC黏附、增殖和骨向分化。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形貌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mm),反复扩缩至第9周扩大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300g;对照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mm),连续扩大一周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500g.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2.62°,ANB平均增加2.97°,WITS值平均增加2.48mm,A点平均前移2.47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1.80°,ANB平均增加2.06°,WITS值平均增加2.39mm,A点平均前移2.44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矫治前后相比上颌都发生前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

  • 标签: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 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新型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揭示调控MSCs定向分化及组织再生效能分子机制有助于促进MSCs介导牙颌组织再生。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是第一个被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其在调控细胞转录激活、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组蛋白甲基化状态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其在调控干细胞分化方面做一综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LSD1调控干细胞分化,为临床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评估两种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重叠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选择适宜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半表面配准法和定点十区域组合重叠法对10名研究对象即刻与3分钟后和即刻与3天后(T0-T1/T0-T2期)扫描图像进行重叠,比较其配准误差.两种重叠方法均由两名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利用上述两种配准方法分别对不同时间点图像重叠,所得配准误差分别为(0.448±0.074)mm、(0.516±0.094)mm,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可靠性,但半表面配准法更准确.

  • 标签: 重叠方法 半表面配准法 定点+区域组合重叠法 准确性 可靠性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内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应力,并且EX种植体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目的探讨骨性Ⅲ类患者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8名2015-2016年度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大视野CBCT骨性Ⅲ类面部不对称患者,使用Dolphin3D软件进行面部不对称程度及下颌骨形态学代偿相关测量,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学代偿以及ANB角相关性.结果升支长度差与升支冠状角之差及髁突水平角之差均呈负相关.矢状角之差与颏部偏斜距离正相关.面部不对称程度与ANB角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升支长度差增加,升支冠状角之差代偿程度减弱,髁突水平角之差代偿程度增强.升支矢状角之差可以作为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指标.根据本研究初步结果表明Ⅲ类畸形严重程度与面部不对称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锥形束CT | 面部不对称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体外三种类型钛表面对促进成骨作用: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涂层表面.纳米HA涂层表面以及无涂层粗糙表面。材料和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将Sr-HA和HA沉积于粗糙钛表面上。在Sr-HA涂层、HA涂层和无涂层粗糙钛表面上进行MC3T3-E1前成骨细胞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测定细胞黏附、增殖、存活、分化和矿化结节形成。结果:对比于无涂层粗糙钛表面和纳米HA涂层表面,通过简单电化学沉积处理,Sr-HA涂层明显提高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MC3T3-E1细胞黏附、铺展,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外基质钙矿化。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电化学沉积产生掺锶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Sr-HA提高了微粗糙钛表面的骨传导性。

  • 标签: 牙科种植体 电化学沉积 骨结合 掺锶羟基磷灰石
  • 简介:牙内陷是胚胎发育期间牙发育畸形.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类型。本文报道是一个关于11类牙内陷伴广泛根尖周病变患牙成功治疗病例。方法:使用锥形束CT(CBCT)三维成像以确定牙内陷形态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采用牙髓治疗联合外科方法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本病例中,利用CBCT明确根管内部形态及牙根外部形态不规则性确保了治疗成功。为期2年随访结果显示患牙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

  • 标签: 锥形束CT(CBCT) 牙中牙 牙内陷 根管外科 牙髓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减少拔牙后牙槽骨吸收,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和骨增量已成为标准拔牙后治疗方案。该病例系列单独使用矿化异体移植物和联合0.3mg/ml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拔牙窝进行处理,比较术后4个月再生骨组织学和组织形态计量结果差异。材料与方法:拔牙位点分为单独使用矿化异体移植物(对照组)和联合使用rhPDGF-BB(实验组)两组进行处理.包括完整拔牙窝和颊侧骨壁缺损拔牙窝,经过4个月愈合期后.进行环钻活检及种植体植入。观察再生骨组织学和组织形态计量结果不同。结果:术后4个月,剩余矿化异体移植材料平均百分比,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有髓骨平均百分比差异显示相对于对照组(325.%),实验组明显有更多骨形成(41.8%)。结论:在骨移植过程中.添加生长因子可能会加速骨再生.并使早期成功植入种植体成为可能。

  • 标签: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异体移植材料 病例系列 联合重组 骨增量 拔牙后
  • 简介:目的:为了减少拔牙后牙槽骨吸收,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和骨增量已成为标准拔牙后治疗方案。该病例系列单独使用矿化异体移植物和联合03mg/ml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拔牙窝进行处理,比较术后4个月再生骨组织学和组织形态计量结果差异。材料与方法:拔牙位点分为单独使用矿化异体移植物(对照组)和联合使用rhPDGF—BB(实验组)两组进行处理,包括完整拔牙窝和颊侧骨壁缺损拔牙窝.经过4个月愈合期后.进行环钻活检及种植体植入。观察再生骨组织学和组织形态计量结果不同。结果:术后4个月.剩余矿化异体移植材料平均百分比,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有髓骨平均百分比差异显示相对于对照组(325%),实验组明显有更多骨形成(41.8%)。结论:在骨移植过程中,添加生长因子可能会加速骨再生.并使早期成功植入种植体成为可能。

  • 标签: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异体移植材料 病例系列 联合重组 骨增量 拔牙后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二极管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同时评估临床指标(例如有牙周袋牙齿临床附着水平)以及血液中活性氧代谢产物变化。方法和材料:本研究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82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对照组仅接受传统SRP,而试验组接受传统SRP并辅助使用二极管激光(GaAIAs)做牙周袋清创。基线时、治疗后60d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同时在基线时、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时.检测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各组组内比较,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60dPLI、BOP、PPD和CAL均显著改善(P〈0001):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显著降低(P〈0001)。但组问比较时,从基线到治疗后60d临床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牙周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指标的改善方面.使用二极管激光辅助SRP和传统SRP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 标签: 牙周病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