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巨大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患者男,因头皮结节、斑块28年就诊,病理检查示:真皮浅中下层密集或散在分布团块状深蓝色钙盐沉积,周围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诊断为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

  • 标签: 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 病理 诊断
  • 简介:妊娠期特异性皮肤命名及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最新分类将其分为妊娠性类天疱疮、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疱疹样脓疱病、妊娠性多形疹、妊娠丘疹性皮肤病(包括妊娠痒疹、妊娠瘙痒性毛囊炎及妊娠特应性皮肤病)五类。本文主要介绍妊娠期特异性皮肤分类、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对胎儿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皮肤疾病 妊娠
  • 简介:一、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1.注册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pfxbzlx.gdvdc.com),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邮箱和手机是最重要联系方式,务必填写正确。2.寄送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审稿费。本刊使用统一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请在网站首页右侧下载中心下载模板,填好盖章后邮寄或扫描上传至网站。审稿费为30元,请通过邮局;12款。

  • 标签: 投稿方式 皮肤性病 杂志 诊疗 联系方式 著作权
  • 简介:报告1例自身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因右腋窝肿块、进行性加重8个月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腋窝可见10cm×2.6cm隆起性肿块,质软、稍有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差;额部、前胸部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及结节。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局部手术切除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

  • 标签: 隐球菌病 皮肤 原发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腰部皮损4年,逐渐增人,偶伴腰痛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蚕豆大结节,尢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治疗。此后皮损逐渐增大,并偶伴腰痛,遂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门诊就诊。

  • 标签: 纤维肉瘤 皮肤 隆突性
  • 简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以前被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是一种环境生长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农村或城市湿土壤、沼泽地及河流中,属于条件致病菌,是一种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却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细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NTM约154种,但大部分为腐生菌,真正致病者仅占少数。近年来,国内NTM病发病率不断增长,主要见于免疫损伤者,如HIV感染者、AIDS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癌症患者以及儿童等。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
  • 简介:火针疗法,古称粹针、燔针。是将特制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方法。火针疗法源远流长,随着针灸学发展,火针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运用,现就火针在皮肤科临床运用总结如下。

  • 标签: 火针 皮肤科 应用
  • 简介:目的:总结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利用无创手段诊断该病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皮肤镜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全部具备基底细胞癌经典指征,皮肤镜下各主要指征按照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大蓝灰色卵圆巢、分支状血管、短小毛细血管扩张、蓝黑色斑片、白色无结构区、蓝白幕,一半以上病例均出现这些特征。大蓝灰色卵圆巢、蓝白幕和短小毛细血管扩张在重度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轻中度色素组(P值均〈0.05)。结论: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基底细胞癌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早期诊断
  • 简介: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生与自主神经系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有关。罕见发生于膀胱、前列腺和子宫。本文作者报道1例发生于儿童头皮原发性皮肤神经节细胞瘤。对此肿瘤进行了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该病例可能代表神经嵴细胞向鳃弓发育过程中一种异常迁移。此外,研究结果还强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和鳃弓/裂之间有复杂相互作用。

  • 标签: 神经节细胞瘤 原发性 皮肤 头皮 神经内分泌肿瘤 副交感神经节
  • 简介:米诺环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除了抗微生物作用,还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抗炎、抗凋亡、抑制蛋白水解,以及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作用。临床上,四环素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痤疮、酒渣鼻、大疱性皮肤病等。该文综述了米诺环素治疗皮肤进展,如治疗白癜风、色素性痒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肉芽肿性疾病等,以期为一些皮肤治疗有药物禁忌时提供辅助或备选方法。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病 临床应用
  • 简介:背景:约10%红斑狼疮(LE)是由药物引起。超过60种不同药物可引起医源性LE。作者报道3例由特比萘芬引起LE。观察:3例疑似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在接受特比萘芬治疗后7周内,出现皮肤亚急性LE。患者病史分别为干燥综合征、肺癌和Kikuchi病。在停用特比萘芬15周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讨论:早先曾报道16例由特比萘芬引起LE。包括13例女性。中位年龄54岁。报道中10例先前曾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5例以前患有LE。

  • 标签: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特比萘芬 KIKUCHI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肤真菌感染 干燥综合征
  • 简介:2002年7月5日,一12岁男孩被发现在胸椎部位皮肤出现一个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溃疡。溃疡出现前4d,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当时患儿母亲偶然发现其脊柱中部皮肤有一个小疖,周围有红斑水肿。随后小疖逐渐增大,直到检查前1d发生破溃,排出脓液。患儿有发热伴大量出汗。既往无咳嗽或咯痰、恶心和(或)呕吐。有肺部病变所致反复胸痛发作,过去4年间因反复胸部感染一直接受治疗。其父母也观察到患儿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患儿从未接种过Calmette-Guéfin杆菌(卡介苗)。其祖父曾患肺结核。患儿家一个朋友(同时也是邻居)曾有结核病史。皮肤科检查可见背部皮肤表面-1.5cm×1.5Cm溃疡,有脓液排出。

  • 标签: 儿童皮肤结核 抗结核治疗 诊断工具 脓性分泌物 皮肤科检查 肺部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敷料提升皮肤基础状态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招募女性健康志愿者200名。对所有受试者使用透明质酸敷料每晚1次,连续使用28d。于透明质酸敷料使用前、使用第14天、第28天,检测皮肤水分、油分、弹性、黑色素、血红素等基础状态,评价使用满意度和安全性。结果透明质酸敷料使用前、后不同时间,其皮肤水分、弹性改善有统计学意义(F=76.26、7.07,P〈0.05),油分、黑色素、血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1.47、2.22,P〉0.05)。透明质酸敷料使用28d后,其使用贴合度、气味及使用舒适度满意度均为100%,即刻滋润度及皮肤改善度满意度均为99.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透明质酸敷料可提升皮肤水分和弹性,受试者满意度高,安全性好。

  • 标签: 透明质酸敷料 基础状态 皮肤
  • 简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数量、走行,也可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皮肤病
  • 简介:HMGB1是一种DNA结合非组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在寻常性银屑病(PV)、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血清或皮损处高表达。细胞外HMGB1可通过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信号传递参与常见皮肤炎症反应和免疫刺激。在寻找有效HMGB1抑制剂以靶向治疗皮肤病方面,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值得进行大量探索。

  • 标签: 皮肤病 HMGB1 作用机制
  • 简介:大疱性皮肤病是以水疱、大疱和无菌性脓疱为原发损害一组疾病,由于其皮损比较广泛,水疱容易破裂形成大小不一糜烂面,患者可因感染、败血症及恶液质而死亡。而高血糖又使糜烂面难以愈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我科于2001年1月~2008年3月收治13例天疱疮和23例类天疱疮患者,其中例伴有糖尿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大疱性皮肤病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方法:对28例Ⅱ级以上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治疗,皮肤破溃部分涂抹溃疡糊,未破溃及近期修复皮肤涂抹贝优芬,直至完全修复后2~4周,以保护修复皮肤免于再次损伤,同时恢复皮肤弹性和减轻色素沉着。结果.28例患者经治疗3~9天皮肤损伤处完全愈合,1~2周后皮肤恢复弹性,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本治疗出于人道考虑,无法设置对照组。结论: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贝优芬 溃疡糊 修复 乳腺癌 放射性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