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收治的216例高血压病患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高血压的防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诊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使用倍他乐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3月~2016年2月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及门诊体检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70例,根据服用倍他乐克情况,分为使用倍他乐克亚组(45例)及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25例),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非冠心病患32例归入非冠心病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及相应分析系统,对入选人群进行连续24h心电记录,采用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min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的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别人群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时域指标SDNN、SDANN均值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频域指标LF及HF均值显著低于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心律变异性降低,倍他乐克对调整冠心病患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律变异性有帮助。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高龄 老年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倍他乐克
  • 简介:目的探究在腰椎疾病患围手术期护理的过程中,运用范护理流程降低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80例腰椎疾病患进行随机分组,针对40例围手术期的腰椎疾病患采用规范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微血栓发生率为2.5%,后经过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情况改善;手术前和手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差异明显;而手术后3天高于手术前,但和手术前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的满意率为97.5%。同时对照组满意率低于观察组,并发症高于观察组。结论利用规范护理流程对降低腰椎疾病患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几率的分析发现,其临床使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血栓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认可,帮助院方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规范护理流程 腰椎疾病 围手术期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12月在解放军105医院就诊的30例2型糖尿病(2-DM)患者及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身高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1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常规参数指标,获得高质量的二维图像,测量左室局部纵向舒张早期、晚期峰值应变率(LsSRe、LsSRa),圆周局部舒张早期、晚期应变率(CsSRe、CsSRa),并计算出整体舒张早期应变率LgSRe、CgSR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LgSRa、CgSRa,计算LgSRe/LgSRa、CgSRe/CgSRa、E/LgSRe、E/CgSRe值。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左室LsSRe明显减低(P〈0.05),LgSRe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8±0.17比1.30±0.22,P〈0.05);LgSRe/LgSRa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比值〈1(0.91±0.19比1.20±0.39,P〈0.05),E/LgSRe较对照组增高(0.92±0.16比0.67±0.22,P〈0.05)。③左室圆周应变率各项参数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D—STI能够客观评价2型糖尿病患左心室舒张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自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对冠心病发病和严重度的预测作用。方法:70例冠心病患,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症组3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另有对照组患者30例。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6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冠脉造影术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并了解其与血清中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血清中的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在冠心病组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血清中IL-6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5)。结论:IL-1β、IL-6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血清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个炎性标志。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患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7%(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HT)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T并CHD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5.83%)和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85.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HT并CHD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安全性高。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患冠脉内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一年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0日在我科住院已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并1年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27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再狭窄组(247例)和再狭窄组(38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ISR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闭塞病变(17.9%比31.9%)、支架重叠(16.7%比31.9%)比例明显增加,支架后扩张比例(34.9%比10.6%)明显减小(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闭塞病变(OR:2.855,95%CI:1.197-6.808,P=0.018)是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支架后扩张是发生ISR的保护因素(OR:0.198,95%CI:0.057-0.691,P=0.011)。结论:冠脉闭塞病变和支架重叠可增加支架内一年再狭窄率;支架后扩张能减少支架内一年再狭窄率;而且冠脉闭塞病变是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一年再狭窄危险因素,支架后扩张是其保护因素(预防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支架 西罗莫司
  • 简介: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定)能否更有效地减少冠心病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方法将拟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患者280例,通过使用数字表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142例)和对照组(n=1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及水化等治疗,未服用瑞舒伐他汀及其他调脂药,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使用对比剂前3天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比较两组患者CIN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对比剂肾病16例(5.71%),其中对照组13例(9.42%),瑞舒伐他汀组3例(2.11%),两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对比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DC和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DC[(11.99±4.93)ms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中DC与SDNN、rMSSD和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血浆神经降压素(neutotensin,NT)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我院高血压病人60例的NT、NPY。结果:对照组NT、NPY分别为74.3±26.5、145.1±24.2pg/ml.明显低于高血压Ⅱ期病人(135.8±17.4、170.2±27.4pg/ml).P<0.01.0.05。结论:NT、NPY的血浆含量变化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有益的辅助指标。

  • 标签: NPY 神经降压素 高血压病 神经肽Y 患者 血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冠心病患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病情的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对美托洛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高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33/78.6%,对照组为23/5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7.425、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6.54±1.12)mmol/L,对照组为(8.32±1.26)mmol/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临床治疗中,采用合适剂量的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各项指标改善恢复,价值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美托洛尔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与牙周病患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112例在本院就诊的牙周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OHIIP-1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口腔卫生、牙周病预防、饮食习惯改变及遵医行为方面的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896~5.65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独立能力减弱、心理不适、身体机能不适、疼痛与不适、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421~6.545,P<0.05)。结论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提高牙周病患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护理 牙周病 口腔保健 认知率
  • 简介:目的观察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对高血压病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和体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珍珠母、夏枯草、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3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血压水平、血脂、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及75.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及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两组间TC、L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及TG的差值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治疗前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差值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能干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体积的进展,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 标签: 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 高血压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148例,按超声诊断仪测量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和粥样斑块将其分三组:非IMT增厚组46例I、MT增厚组53例和斑块形成组49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RBP4,并计算BMI及IR,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组血清R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IMT增厚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各组的RBP4水平与BMI、TG、HOMA-IR呈正相关,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RBP4水平与IMT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是IMT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密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失能患者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问卷了解504名社区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的患病率为47.6%,女性尿失禁的平均年龄、BMI、孕次显著高于非尿失禁者(P<0.05)。结论尿失禁在女性失能老人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失能老人尿失禁影响因素复杂。

  • 标签: 女性 老人 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bFG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结果:bFGF含量:正常对照组(30例)为(247.82士9.45)μg/ml。硬斑组(89例)为(280.74土12.70)μg/m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软斑组(39例)为(317.16±13.42)μg/ml,混合斑块组(25例)为(340.84±11.76μg/m1),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型(38例)为(250.31±11.60)μg/ml。Ⅱ型(80例)为(270.11±13.12)μg/ml,Ⅲ型(10例)为(350.12±14.30)μg/ml,Ⅱ、Ⅲ型的bF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非常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bFGF水平反映老年冠心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老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高血压病患随机被分成2组:福辛普利组(20例,10mg,1次/日),氨氯地平组(20例,5mg,1次/日);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压及尿蛋白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2)福辛普利组尚能显著提高肾小球滤过率(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福辛普利还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肾功能试验 福辛普利 氨氯地平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护理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十分成功,成功率为100.0%。结论对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实行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减少并发症现象。

  • 标签: 冠心病 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