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作者: 范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84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其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较比采用传统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由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简介: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1%,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3%-4%。颈椎病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颈椎病常引起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四肢乏力等,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颈性眩晕,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对颈椎病伴有糖尿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手术期护理是否得当,对患者预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颈椎病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报告1例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双侧面颊及眼睑周围创面皮肤损伤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后再用阿米卡星针剂持续湿敷;四肢多发结节破溃糜烂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予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外涂、凡士林纱外敷;波动感较明显的脓疱用鱼石脂软膏外敷,每天进行皮下组织穿刺排脓,使用自制减压垫减轻局部皮肤受压,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患者住院31d皮肤无新发结节及脓疱出现。

  • 标签: 皮肤溃疡 分枝杆菌 护理
  • 简介:近年来,翻身床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后48h伴躯干、臀环形烧伤需经常翻身的患者,或自动、被动更换体位有困难者,目的是便于翻身和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预防创面加深、局部长期受压,有利于大小便的护理,方便创面观察或手术治疗[1]。但由于多种因素,患者在使用翻身床治疗过程中致使骶尾部出现压疮。

  • 标签: 骶尾部 压疮 护理 翻身床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78例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水平总得分为(67.94±11.88)分,其中应对自我效能(30.13±5.02)分,身体锻炼自我效能(37.81±6.51)分。2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陪护类型、医疗费用来源、抑郁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明显相关。3年龄、人均月收入、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结论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多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经济收入、抑郁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髋骨折 护理 老年人 自我效能
  • 简介: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肢 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腹腔间质瘤是起源于腹腔内任何器官或组织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尤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多见。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3月收治了1例罕见的腹腔巨大间质瘤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与多科协作经过2次手术(特异性肠系膜下动脉部分分支栓塞以及右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巨大腹腔间质瘤完整切除、回肠部分切除吻合、

  • 标签: 腹腔间质瘤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用雪诺酮凝胶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在本科室就诊确诊为早孕期先兆流产的孕妇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孕妇每天给予黄体酮油剂40mg肌内注射,试验组孕妇每天给予雪诺酮90mg阴道用药。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孕妇先兆流产症状改善情况、安胎成功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先兆流产症状情况、安胎成功率和HCG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值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结论先兆流产孕妇阴道使用雪诺酮后血清P水平升高不如肌内注射黄体酮,但治疗先兆流产效果相当。护理方面向孕妇宣教黄体酮及雪诺酮的副作用及疗效,解除孕妇使用顾虑,并做好心理及不舒适症状、药物治疗护理工作。

  • 标签: 雪诺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9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囊袋血肿5例,电极移位3例,切口感染1例,囊袋破溃1例,脂肪液化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病人均恢复正常.[结论]围术期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膝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的差异及出院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实验组关节僵硬与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并发症 康复
  • 简介: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病人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 标签: 凝血功能障碍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能够满足医学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完善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为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课程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脑炎以及自发性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报道较多,曾多次引起食源性暴发流行,新生儿发病率接近0.052%[2]。

  • 标签: 李斯特菌败血症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腹式呼吸训练、吹气球等。比较2组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患者的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自发性气胸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疼痛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机选择2013年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围术期 剖宫产 产妇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危重症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堵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阅本院重症监护室(ICU)67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病历及护理记录,分析总结导管堵塞预防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5例病人发生导管堵塞,其中3例用肝素稀释液缓慢溶解取得满意效果,其余2例因未能及时发现导管堵塞,用肝素稀释液缓慢溶解无效拔管。[结论]根据中心静脉置管堵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堵塞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