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单发性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过程中能效因子(EE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接受HIFU治疗的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可能影响EEF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EEF为因变量,采用Stepwiseregression方法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HIFU治疗平均EEF为(7.62±5.39)J/mm3。6个预测因子被引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包括靶皮距、前倾位(子宫位置)、贯穿型(肌瘤类型)、肌瘤最大径、低信号(T2WI信号强度)及增强T1WI强化程度。其中EEF与靶皮距、增强T1WI强化程度、贯穿型(肌瘤类型)呈正相关,与肌瘤最大径、低信号(T2WI信号强度)、前倾位(子宫位置)呈负相关,且肌瘤最大径对EEF影响最大(标准系数为-0.292)。结论对子宫呈前倾位且肌瘤血供少、含水量低、最大径长、靶皮距小的非贯穿型单发性子宫肌瘤,HIFU消融EEF小,难度低。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子宫 肌瘤 能效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目测信号强度、量化信号强度(SI)值与透明细胞肾癌(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DWI信号强度评价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91例,并根据Fuhrman病理分级Ⅰ~Ⅳ级标准,分为高分化组(Ⅰ级和Ⅱ级,37例)、中分化组(Ⅲ级,32例)、低分化组(Ⅳ级,22例),所有患者均行中腹部MR平扫、增强和DWI检查(1.5T,b=800sec/mm^2),分别目测CCRCC的DWI信号强度、测量SI值,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CCRCC的SI值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与目测信号强度、SI值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RCC的SI值诊断高分化CCRCC、低分化CCRCC的效能。结果91例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中,43.9%呈明显高信号,30.8%呈中等高信号,25.3%呈/略高信号。明显高信号组与/略高信号组的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高信号组与/略高信号组、中等高信号组与明显高信号组的CCRCC组织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呈中等的负相关(rs=-0.552,P〈0.05)。高分化CCRCC的SI值明显低于中、低分化CCRCC,中分化CCRCC的SI亦低于低分化CCRCC(P〈0.05)。CCRCC的SI值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71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DWI的SI值诊断高分化CCRCC的最佳临界点值为273.7,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67.6%、98.2%;诊断低分化CCRCC的最佳临界点值为378.9,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91.3%、59.1%。结论随DWI目测信号强度、SI值升高,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降低。DWI目测信号强度及SI值预测CCRCC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弥散 透明细胞肾癌 信号强度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展开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相关作用及效果。方法:75例高血压患者以参照组(n=37)与研究组(n=38)区分,对比两组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能力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本研究探讨HLA新的等位基因HLA-B*4061的分子基础。采用盐析法抽提样本DNA,利用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1-8外显子,PCR产物直接经TOPO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得到单链,对所得克隆进行HLA-B基因第2、3、4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应用PCR-SSP方法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表明:先证者样本克隆测序得到2个等位基因,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B+4601,另1个经blast验证其为新的等位基因,新的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DQ089628,DQ089629,DQ089630)。与最接近的B*400101位基因序列相比,新的等位基因仅在第2外显子上有1个核苷酸不同,即第272位C→A,导致第67位氨基酸Ser→Tyr。结论:HLA-B*4061位基因为新的HLA-B等位基因,已荣获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

  • 标签: HLA-B HLA-B*4061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北京时问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两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一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C.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o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兆同获得该奖。

  • 标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科学家 双氢青蒿素 寄生虫感染 抗疟药 爱尔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强化静脉冲击与口服应用剂量利福平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接收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利福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静脉冲击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W1结核症状好转、M2痰菌阴转、M6痰菌阴转等方面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强化静脉冲击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哮喘、肺部感染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方法选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应用呼吸内科患者一共有11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然后,进一步有效调查和分析所有备选研究对象的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最后针对使用情况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结果经调查总结和分析,所有110例患者中,其中采用过抗生素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有100例,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达到了90.91%,其中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达到30多种,在这其中,使用一联用药的有16例患者,占总比重的56%,使用二联用药的患者有20例,占总比重的20%;在患有哮喘肺病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使用的所有抗生素药物中,最典型的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匹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这样四种类别的抗生素,它们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结论从总体上来讲,呼吸内科对于抗生素的应用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也存在着比较多的不足,例如使用次数过于频繁、用药时间过长一系列相关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要切实有效的强化对于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与适当应用,要进一步加强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 标签: 哮喘 肺部感染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临床选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本院收治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共36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结果在368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有63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17.12%。通过对6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出86株细菌。影响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肾病、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肿瘤相关肾病、贫血、痛风性肾病因素有直接关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概率,加大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衰竭血液透析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真菌病。过去认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但随着艾滋病(AIDS)患者人数的增加,本病已经成为AIDS流行区患者的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之一。马尔尼菲青霉是迄今所发现的极少数能使人体致病的青霉菌之一,该菌是条件致病性病原菌。马尔尼菲青霉病病情发展快,未经治疗,病死率高。即使有效的抗真菌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死率仍高达20%1。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发现并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该病病死率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菌 肺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容性血液稀释在妇科外科手术中对麻醉、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112例妇科外科手术患者入组,其中急性容性血液稀释患者56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未采用急性容性血液稀释处理的对象56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全麻期间BIS、MAP变异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外科手术中应用急性容性血液稀释,可能增加稳定麻醉深度、呼吸循环的难度,需要加强麻醉深度的控制。

  • 标签: 妇科 外科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饮食营养健康管理在高血脂慢性病中的控制效果。方法:以1600例高血脂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0例自2020年5月~2021年4月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800例自2021年5月~2022年4月参与研究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饮食营养健康管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以及患者血脂、血糖和血压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脂 饮食营养健康管理 慢性病 慢性病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并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血清胆红素、hs-CRP水平、血清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与治疗第1天相比,治疗第14天时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降低,NIHSS评分降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NIHSS评分较低,hs-CRP与血清胆红素呈负相关。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治疗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参多酚酸 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下的产房护理急救流程,以提高护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确保新生儿及时获得有效抢救。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了100例新生儿窒息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了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培训,对照组未接受培训。记录并比较两组在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急救流程执行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接受急救培训的观察组在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急救流程执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能够迅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进行的护理急救培训对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在产房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流程,保障新生儿在突发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新生儿的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紧急情况 产房护理 急救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子宫腺肌病患者共94例,就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置临床对比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8年2月-2020年12月。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n=47)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n=47)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子宫腺肌病病灶、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为广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腺肌病 临床效果 治疗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阵发性非瓣膜病性房颤(PAF)患者的预防血栓作用及出血副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设计,选取中高危PAF患者,随机分入4组,使用不同剂量的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将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别控制在1.3~1.6(第1组)、1.7~2.0(第2组)、2.0~2.5(第3组)和2.6~3.0(第4组),随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其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主要事件(主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次要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次要出血事件)以及总事件(主要事件+次要事件)发生率,分析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与IN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68例中高危PAF患者,最终826例进入分析,其中第1组167例、第2组220例、第3组215例、第4组224例。随访结果显示,随着INR的增大,终点事件减少(其中第1组与第2、3、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出血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主要事件、次要事件、总事件发生率方面,第1组除主要事件发生率与第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均高于第2、3、4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对国人PAF患者,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1.7~2.5能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该抗凝强度对国人安全有效,而INR在2.6~3.0时,总获益并不增加。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抗凝 国际标准化凝原酶原时间比值 华法林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