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初治痰阳性肺结核出院患者出院指导中应用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于我院接受治疗并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期间出院的70例初治痰阳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便利分组法将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家庭应对护理干预,观察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发生率、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发生率、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 家庭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3年来228例尿液细菌培养。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尿液培养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遏制耐药的生长。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法应用于初顺产妇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陕西秦岭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秦岭医院接收的80例初顺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0例,给予单一组初顺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法,给予联合组初顺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法+分娩减痛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产程、疼痛评分、出血量和分娩结局。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产程、疼痛评分和出血量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剖宫产7.5%(3/40)低于单一组20.0%(8/40),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法应用于初顺产妇中,可有效缩短产妇的总产程、缓解分娩的疼痛感、减少出血量,且改善分娩结局,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减痛法 初产顺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初孕妇在妊娠晚期死胎发生与其在孕期的干预措施有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孕28周以后发生死胎的初产妇96例,排除孕妇及胎儿不正常因素干扰;在这些病例中规律参加产期检查及宣教37例设为实验组,未参加或偶尔参加的59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孕妇年龄在22±1.2岁28例(29%),29±2.4岁58例(60%),其他年龄段10例你(1%);文化水平初中以下54例(56%),高中30例(31%),大专以上12例(13%)。病例讨论分析其中脐带问题的60例,脐带扭转的转42例占43.75%,其中实验组8例(14.3%),对照组34例(85.7%)。通过统计学计算分析接受干预措施的孕妇死胎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或接受少的孕妇(P<0.01),脐带扭转的发生率也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初孕妇尤其是高龄、低学历的孕期重视宣教和保健,定期规律产前检查⑴和及时必要超声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2)有望减少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发生率。

  • 标签: 初产孕妇 妊娠晚期 死胎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助产责任护理联合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单胎头位初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前助产轮班制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的是产前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体位管理的方式,加强对产妇体位的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综合指标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要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助产责任护理联合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具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分娩方式和结局 助产责任制护理 产时体位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取随机分组分为瑞替普组和尿激酶组,瑞替普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瑞替普治疗,尿激酶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瑞替普组梗死相关动脉的开通率、开通时间均优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溶栓效果更快,冠脉的再通率较高,安全性高,对患者抢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与心肌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电图与心肌谱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时CK、CK-M,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CK、CK-M逐渐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谱检出率、心电图检出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8例传导阻滞(9.52%),6例患者30~55天恢复正常,2例患者1个月后仍未恢复正常;4例病理性Q波(4.76%),持续时间较长,3例3个月内恢复正常;24例ST-T改变(28.57%),持续时间短,1例2天内恢复正常,19例1周内恢复正常,但是容易反复,4例30天左右恢复正常;48例心律失常(57.14%),34例7~20天好转,6例持续1个月。结论与心电图比较,心肌对诊断早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较高,但是诊断后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较差。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 病毒性心肌炎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群情况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所处病情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痊愈组和溃疡组,再选择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口腔内奈瑟氏、韦荣氏以及链球菌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和分析三组口腔内群检测结果。结果溃疡组的韦荣氏和链球菌含量分别为(8.28±0.76)copies/ml、(7.31±0.88)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0.75)copies/ml、(8.16±0.52)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溃疡组和痊愈组的韦荣氏、链球菌以及奈瑟氏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群的改变是诱发复发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该使口腔内微生物维持平衡,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复发性溃疡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临床分离的ESBLs的肺炎克雷伯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WalkAway96PLUS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ESBLs的肺炎克雷伯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并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52株肺炎克雷伯中,26株(50.0%)acc(6’)-Ⅰb基因阳性,12株(23.1%)ant(3’’)-Ⅰ基因阳性,10株(19.2%)ant(2’’)-Ⅰ基因阳性,4株(7.7%)acc(3)-Ⅳ基因阳性和2株(3.8%)arm-A基因阳性。结论院内临床分离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以acc(6’)-Ⅰb、ant(3’’)-Ⅰ、ant(2’’)-Ⅰ、acc(3)-Ⅳ和arm-A为主。

  • 标签: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单双数球抽签方式将在门诊接受治疗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氯雷他定口服治疗,58例)与实验组(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58例),对比并分析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96.55%vs79.3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而言,采用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慢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为了进一步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抗菌耐药性的状况,从而给临床有效使用耐药性治疗下呼吸感染疾病提供办法。研究了近年来到我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病者中的200例病人,采取病人的痰样做成样本,然后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发现影响下呼吸道感染病的重要病原就是革兰阴性杆菌,虽然抗生素对其能够起到一定压制作用,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仍然会带来副作用。为此,临床上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无缝隙管理系统,以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针对我院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规范、操作性强、多维度的防控手段,将2016年我院多重耐药感染例数与2015年数据历史对照。结果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无缝隙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无缝隙管理,有效减少了多重耐药感染例数。结论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无缝隙管理系统的应用,能降低医疗护理安全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无缝隙管理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肺炎(PCP)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入选诊断为AIDS合并PCP且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的260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比较治疗24小时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结果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AIDS合并PCP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中运用能有效提高氧合指数,改善呼吸衰竭,临床可以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 无创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病原体检查与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病原特征及药物敏感性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所选患者分离出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也比较多见。这些细菌对于绝大部分的抗生素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但是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我院所在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选择抗生素,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2015年7月28日至2017年3月2日我院6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痰标本,并进行病原检查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种类、联合用药及耐药情况。结果二联用药概率为36.67%,三联用药概率为16.67%,在病原菌种类方面,铜绿假单胞所占比例最大(43.3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球菌未出现耐药现象,其他病原均出现多重耐药,以耐甲氧西林最为常见(30.00%),其次为环丙沙星(25.00%)。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种类较多,且可见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等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 标签: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治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杆菌活制剂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64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64例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甲硝唑治疗,而研究组则是施以甲硝唑合并乳酸杆菌活茵制剂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88%,比对照组的75%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有2例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相应发生率仅为3.1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杆菌活茵制剂对于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阴道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茵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2017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46例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78例)、对照组(368例),向对照组提供达克宁栓治疗,以此为基础,对治疗组加用氟康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体征(疼痛、白带增多、涂片结果阳性、黏膜充血等)改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患者通过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值得应用。

  • 标签: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氟康唑 达克宁栓 临床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创伤性骨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多重耐药感染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比较二组病人进行不同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性骨科多重耐药感染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控制创伤性骨科多重耐药的传播与进展,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 创伤性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凝+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88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凝+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NVUGIB患者给予联合治疗,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且无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凝酶 奥美拉唑 急性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100例接受阿替普溶栓治疗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正常患者20例(22.22%)轻-中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65例(72.22%),重度-完全神经功能缺失5例(5.56%);治疗有效率为94.44%。治疗后9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辅用有效集束化护理,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