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组合型人工肾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组合型人工肾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组合型人工肾 血液净化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尿毒症患者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对皮肤瘙痒、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伴皮肤瘙痒症状的尿毒症患者作统计观察,并按血液净化模式的不同分组,Ⅰ组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Ⅱ组使用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情况与生活治疗改善情况。结果施治前,两组在QOL总分、SF-36总分及相关生化指标(Scr、BUN等)上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相对Ⅰ组在上述各项评测上均显著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使用HD+HDF+HP方案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净化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组(15例),放射免疫法测定单次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血液透析滤过组单次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组单次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血清甲状旁腺素,血液透析则不能有效清除血清甲状旁腺素。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清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4年4月收治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治疗组1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CVVH治疗,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每天治疗时间8~12h。观察患者行HRRT后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转归。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CVVH治疗后,氧合指数、WBC、CRP、AST、ALP、Cr、BUN均显著降低(P<0.05);APACHEII评分降低、住院天数缩短、治愈好转率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可能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好转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录的需要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统一集体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透析 应用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SF-36)以及抑郁评分(HAMD)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临床上可予以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净化治疗 人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各个阶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75.00%)高于观察组(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个性化护理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各个阶段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哮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而且能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提升。

  • 标签: 氧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氧驱动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给予氧驱动吸入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氧驱动吸入治疗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其相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更为有效,且症状改善快,值得推荐。

  • 标签: 氧驱动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为妊娠期水肿找到方便、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随机抽取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妊娠期水肿的100例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未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而使用温水泡脚、休息时抬高下肢方法治疗妊娠期水肿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期水肿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且两组治疗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是,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治疗中重度妊娠期水肿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是治疗妊娠期水肿方便、简捷、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妊娠期水肿早期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水肿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简介:摘要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中的残留有机溶剂。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ID,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柱温为4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80℃,测定利奈唑胺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甲苯的残留量。结果显示7种溶剂达到完全分离,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达到0.999,平均回收率为97.1%~102.7%。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利奈唑胺中的残留有机溶剂,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利奈唑胺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有机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125ug/次和特布他林2.5mg/次联合空气压缩泵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连用5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1.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诊治中,通过采用空气压缩泵予以泵雾化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空气压缩泵 雾化治疗 喘息型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比分析两组血液透析净化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程序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净化效果
  • 简介:摘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入透析阶段的患者不断增加,除了提高治疗水平外,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成为重要内容。一般的感染控制要求已有共识,本文从常见的几种透析消耗品的一次性使用方面进行阐述,与以往方法的比较。我院自开展血液净化以来,逐步采用了透析消耗品的一次性使用,至少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不增加治疗成本,增加效率,并可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社会效益。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透析消耗品 血液净化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在毒蕈中毒性横纹肌溶解症抢救中的疗效。方法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小剂量糖皮质激素5~7d,监测血清CK、CK-Mb、Mb、ALT、AST、CREA等指标了解早期治疗的效果。结果29例重型毒蕈中毒存活,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早期、充分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避免毒蕈中毒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监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病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90例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HR、RR、血肌酐、p(O2)/FiO2、APACHⅡ评分均出现明显的变化,IL-6、IL-10、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监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受长期床旁血液净化病患96例,并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病患。对照组48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8例病患结合个性化护理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5.8%,P<0.05。结论对采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加以治疗病患采取个性化护理疗法收效良好,还可有效减少病患不良反应出现,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由本科室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其中20例采用HP联合CRRT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10例采用常规HP治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入院时Cr、BUN峰值、ALT峰值、PaO2最低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段血清PQ水平及PQ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HP串联CRRT治疗能改善急性PQ中毒患者的预后,效果较HP好;HP串联CRRT治疗能提高急性PQ中毒患者的存活率,其可作为急性PQ中毒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百草枯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净化 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