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的血压影响;方法观察126例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使用胰岛素后比使用胰岛素前血压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使部分糖尿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升高。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血压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节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对照组河水、井水、自来水均分别取10份水样并给予硒水平检测,指定高年资专业检测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待60份水样检测完成后计算各组硒水平平均值,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河水、井水、自来水水样均顺利完成硒水平检测,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水样中硒水平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环境中硒水平较低是导致该地区发生大骨节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应准确掌握硒元素与大骨节相关性,对高危地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补充硒元素,有利于降低该地区大骨节发生率并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大骨节病 环境 硒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糖尿治疗仪治疗糖尿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WLTY-2000型伟力电脑糖尿治疗仪治疗,每次30分钟,每月10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期为1疗程。结果有80%以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诉四肢疼痛、麻木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普遍感到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乏力减轻,体力增强。有的患者疼痛减轻,下肢浮肿消失,夜尿减少。结论WLTY-2000型电脑糖尿治疗仪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方法选择本中心结核门诊部自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艾滋合并肺结核病患者35例的X线胸片分析。结果35例艾滋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中男21例(占60%),女14例(占40%);年龄18-69岁,平均39.6岁,其中18-30岁4例,31-50岁28例,51-69岁3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有单纯肺结核的结核中毒症状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还有其它器官受累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胸部X线表现为典型的肺结核X线表现有9例(占25.7%),胸部X线表现为非典型的肺结核X线表现26例(占74.3%)。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胸部 X线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合并肺结核病患者,对其心理压力;饮食供给,用药疗法和反应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对两种疾病采用药物治疗,施加综合护理配合干预,糖尿病患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到正常血糖标准,糖尿病患者结核症状得到改善、痰菌转阴、病灶吸收及用药后的无不良反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对糖尿合并结核病患者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溧阳市2012年—2016年结核流行学特征,掌握影响结核发病的因素,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溧阳市2012年—2016年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学分析。结果溧阳市2012年—2016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506例,5年肺结核报告平均发病率38.18/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5)。男女发病相对比为3.251,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患者5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7.59/10万和18.09/10万。发病例数最多的是45岁~年龄组,占15.67%,其次是55岁~年龄组和15岁~年龄组,分别占15.27%和14.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5.51%。7~9月份的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29.28%,3~4月份为发病小高峰,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18.73%。5年登记平均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为社渚和溧城,常州监狱、溧阳监狱中5年登记平均肺结核发病率亦较高。结论近年来溧阳市肺结核防控工作得到重视,防治措施落实有效。溧阳地区青壮年外出就业者居多有关,社会活动频繁,暴露机会较大。青少年内分泌系统变化大、学习压力大、身体锻炼少、对营养要求高,增加了感染风险。应关注本市外出就业人群及初高中学生的肺结核防控工作。监狱内肺结核高发,应高度重视监狱等人群高度聚集环境中的肺结核防控工作。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糖尿心肌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病理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糖尿心肌模型,随机分组,用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代表心肌胶原总含量。心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心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平均积分光密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病理的变化。结果糖尿6个月组心肌胶原总含量明显高于3个月内组(P<0.01),病程3个月之后CollagenⅠ含量伴随TGF-β1的含量开始较健康鼠增加(P<0.01),α-actin蛋白含量减少(P<0.01)。病程3个月后大鼠心肌细胞核皱缩,线粒体肿胀、模糊,α-actin含量明显减少,有糖原沉积现象。结论大鼠糖尿心肌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CollagenⅠ呈现持续性增加。TGF-β1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过程,主要表现为糖原沉积和心肌型actin含量的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胶原蛋白 心肌型&alpha 肌动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临床一对一全面系统培训患者糖尿知识、指导中西医治疗并心理上干预调试、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昌吉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T2DM)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专科医生正规系统糖尿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实验组,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知识教育加正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糖尿自我管理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知识教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 自我血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足(DF)的临床治疗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足患者48例为DF组,非糖尿足患者60例为NDF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BG、2hPG、HbAlc、FIB、SCr、BUN水平及并发症糖尿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BMI、TC和TG各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糖尿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纤维蛋白原和SCr、BUN水平及糖尿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足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早期有效干预。

  • 标签: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则由抽调相关医护人员组成的糖尿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实施培训后的护理小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焦虑与抑郁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血糖等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小组 临床护理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6例恙虫病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焦痂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6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恙虫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一种由糖代谢紊乱继发蛋白质、脂肪、水代谢障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为典型症状。该病是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可并发心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病症,糖尿的治疗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而是一个综合治疗。它包括饮食、药物、运动、教育和自我检测。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以控制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为基本要求,健康教育作为防止糖尿的首要要素,对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合理控制饮食、积极科学的运动、有效自我其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克服患者的思想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控制理想的血糖,从而减少糖尿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脏瓣膜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乏力等,活动耐力明显降低。结果14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气短、乏力等症状是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的主要依据。心电图可提供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X线胸片可以帮助判断肺部淤血、胸腔积液和肺部病变的情况。

  • 标签: 心脏 瓣膜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