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从 2016年 5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选择,到 2020年 5月结束,收集 168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培养,并且对病原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的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结果: 168例患者共分离培养 383例病原,其中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且均存在耐药情况。结论: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病原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且大多数常见致病菌均存在耐药的情况,因此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 病原菌分离鉴定 抗生素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念珠性阴道炎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清洗外阴,对照组采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 0.25g , qd )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 0.5g , qod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孕妇妊娠情况。 结果 观察组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 00% ,对照组为 82.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胎儿均正常,早产、产褥感染、羊水过多或过少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对胎儿影响小。

  • 标签: 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孕妇 克霉唑阴道片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原情况及治疗措施。方法:2019年1月到2021年8月,选取7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结果:主要感染部位是眶下间隙、咬肌间隙,主要感染病因是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主要感染病原是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均对甲硝唑、甲硝咪唑、氯甲硝哒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78例患者入院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所使用抗生素与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感染控制良好,功能与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川陕甘结合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细菌,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敏感抗生素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雌激素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阴道炎患者,按照病例单双号原则分为两组,采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联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的49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医治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医治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程度更大(P

  • 标签: 雌激素 乳酸菌阴道胶囊 老年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在铜绿假单胞感染治疗中应用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药物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04例对比对象均为铜绿假单胞感染患者,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应用头孢他啶药物的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联合阿米卡星药物的观察组各52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不良反应情况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对铜绿假单胞感染患者治疗时,予以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药物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最大程度的减少各不良发生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头孢他啶 阿米卡星 铜绿假单胞菌 药学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与布拉酵母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增用维生素D与布拉酵母,比较实际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改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IL-2、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及布拉酵母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实际疗效,促进症状消退,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布拉酵母菌 维生素D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布拉氏酵母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比较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中,通过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布拉氏酵母,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获得明确诊断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治疗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 8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 43 例。 对照组患儿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 组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措施的 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及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清 IL-6、 IL-17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 IL-6 、 IL-17 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用药治疗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具有大力在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散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布拉氏酵母散,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口干、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散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氟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应用对复发性外阴及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患者的疗效观察以及对治疗效果、复发率的影响。采用方法 选择366名患有RVVC患者,随机分为氟康唑组(I组,n=122例),克霉唑栓组(II组,n=122例),氟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组(III组,n=122例),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详细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情况。结果III组与I组、II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III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栓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功能、肠道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道群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患者胃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肠杆菌、肠球菌、酵母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肠道群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胃功能、肠道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益生菌 抗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胃肠功能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布拉氏酵母+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遵照对比治疗评估的方式进行治疗,共计在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儿中的60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任取其中一组,按照常规方案开展对应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儿治疗中则按照布拉氏酵母+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整体恢复情况,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收集环节从2022年1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结束案例收集环节,共收录我院5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组,每组25例,蓝光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胆红素等数据。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蓝光组(P

  • 标签: 蓝光照射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生长抑素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门临床检验中的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我院2020.01-2021.03接诊肠热症患者取样76例,抽签分组,分别行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n=39,研究组)和常规检验(n=37,对照组),比较阳性检出率 。结果:研究组94.87%(37/39)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78.38%(29/37)低,P<0.05。结论:沙门临床检验中的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可有效降低误诊、漏诊几率,检验准确性优于常规检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价值分析 血清学检验 沙门菌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念珠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留取的分泌物采用镜检法、培养法以及凝集法进行检验,并将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这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阳性率,镜检法阳性率均高于培养法以及凝集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