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格障碍的临床治疗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0例人格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心理治疗、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及康复训练,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人格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0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患者在形成病态人格后不易矫正,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治愈,通过长期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能取得显著疗效。主要手段是预防形成病态人格

  • 标签: 临床治疗 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与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人格障碍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患者入院后,询问相关情况,分析患者人格障碍的发生原因、心理特征,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调查其家庭状态、躯体状态等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工作完成后,30例患者的多疑与敏感心理得到显著的缓解,24例患者孤独心理显著消除,本组患者在入院期间均未出现暴力与冲动行为,29例患者睡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人格掌握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早日走出困境,这对于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大有裨益。

  • 标签: 人格障碍患者 心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且长期耿耿于怀,对事物的认识主观片面,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失败时迁怒于人而原谅自己,生性嫉妒、多疑。又称为妄想型人格,由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确定,因此对治、疗护理作用的估价不易,人格障碍的护理上应该清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观点,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矫治。在这里探讨偏执性人格的特征,治疗与护理矫正方法。

  • 标签: 偏执型人格障碍 特征表现 病因 护理矫正方法
  • 简介:摘要大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快速认识自我的阶段,大学生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很容易在这个阶段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分析自我表露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孤独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表露 孤独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版)(EP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6例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研究组)及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一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逃避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一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逃避、合理化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抑郁症 一级亲属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