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二辉麻粒岩中的变质结构及变质反应特征的研究,认为石榴二辉麻粒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变质演化作用阶段:(1)S1阶段以早期的残留矿物,并呈包体的形式产于石榴石中为特征,以Cpx+Q(Cs)+Ru+Gt组合为代表,T=612~750℃,表明石榴二辉麻粒岩曾经历过榴辉岩相阶段的变质作用;(2)S2阶段是以Opx+Cpx+Gt+Amp+Q+Ti+Mt矿物组合为牲,其相应的T=837~887℃,P=1.03~0.95Gpa,此时的变质条件为麻粒岩相;(3)S3阶段,矿物组合为Cpx+Gt+Amp+Pl+Mt,T=530~660℃,P=0.85~0.95Gpa,此时的温故知新压条件代表岩石已经进入了角闪岩相阶段;和(4)晚期的低角闪岩相阶段S4,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495℃,P=0.56~0.70Gpa。

  • 标签: 变质结构 麻粒岩 大别山
  • 简介:泥石流是北京地区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作为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县,房山区近现代泥石流一直比较活跃,灾情严重.为了查清房山区“7·21”特大暴雨后典型泥石流灾害发育和运动特征,本文选取了车厂村北沟作为样本,通过采用现场调查、槽探、岩土测试等方法,对主沟整体流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查清了形成区的物源类型和可移动物源储量,掌握了全流域的沟道形态特征;通过对堆积区堆积形态和堆积物调查分析,论述了主沟水动力特征和冲淤特征;根据相关规范,计算得出了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泥石流形成机理,进行了危险性评价,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7·21”特大暴雨 地质灾害 泥石流 特征 稳定性评价
  • 简介:在分析新集矿井二含水的动态特征、富水性,以及二含与一含、三含和基岩之间的水力联系的基础上,对二含富水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木源地的开发和水源井合理布置建议。

  • 标签: 二含 动态特征 水源地开发
  • 简介:近年来,头屯河组已成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主要目的层系.该区头屯河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储层以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含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问孔隙、粒内孔隙和微裂缝.通过分析,确定该组段储层为低渗。中渗型储层,影响物性主要因素有原始沉积作用、后生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头屯河组 岩石矿物特征 储集空间 物性特征
  • 简介:塔什库尔干杏子沟铁矿位于华南成矿区木吉-阿克赛钦Cu、Au(Fe)成矿带。研究从矿区元素背景特征、共生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在各地质单元中的分布、时间演化规律、元素分布与地层、岩浆岩以及构造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论述了铁矿区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寻找铁金钼多金属矿种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标签: 铁矿区 地球化学 新疆塔什库尔干杏子沟
  • 简介:新疆巴里坤县下涝坝一带新发现的辉橄岩为铁质超基性岩,里特曼指数小于1,属极强太平洋型钙碱性岩系,非蛇绿岩组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其形成年龄为(359±4.7)Ma。结合区域地质成果分析,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据近年邻区发现的超基性岩研究成果,认为该超基性岩对寻找与之有关的硫化物铜镍矿具重要意义。

  • 标签: 巴里坤 超基性岩 岩石化学特征 晚泥盆世
  • 简介:冈底斯构造带的研究对分析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特征具重要意义。沃卡地区EW向韧性剪切带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通过最新技术方法,对沃卡EW向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查明韧性剪切带展布特征、运动学特点、动力学特征、变形温压条件、变形时代等,对韧性剪切带及周边地区构造演化,丰富该地区构造地质学资料具重要意义。韧性剪切带的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S-C组构、旋转碎斑、云母鱼等运动学标志及EBSD石英C轴组构图指示韧性剪切带存在两期韧性变形,早期平面上为左行剪切,剖面上为上盘(北盘)下降的脆-韧性剪切带;晚期平面上为左行剪切,剖面上为上盘(北盘)上升的韧性剪切带。矿物变形温度计及EBSD石英C轴组构图指示,早期韧性剪切带温度为380℃-420℃,压力约300MPa;晚期韧性剪切带温度500℃-580℃,压力约425MPa。据Koch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早期韧性剪切带差应力36-79MPa,石英流变速率为10^(-12)s^(-1);晚期韧性剪切带差应力为140MPa,石英流变速率为10^(-11)s^(-1)。通过围岩U-Pb锆石测年限定及穿插关系,可知早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162.9±2.8)Ma,为燕山构造阶段中期至华北构造阶段中期缓慢的脆-韧性滑脱剪切活动;晚期带形成于(31.01±0.2)Ma之后,后期遭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改造,于渐新世至中新世新特提斯洋完全闭合后,冈底斯陆块遭碰撞造山运动。

  • 标签: 西藏高原 韧性剪切带 差异应力 流变速率 温压环境
  • 简介: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 标签: 二红洼 镁铁-超镁铁岩 分异趋势 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多次贯入
  • 简介:初步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勘查工作成果,对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体)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对矿床的成因以及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 标签: 金寨县沙坪沟 斑岩型钼矿 围岩蚀变 找矿标志
  • 简介:四川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建校以来一直受其前山危岩灾害威胁。实地调查发现,前山危岩具有规模大、分布广、相对高差大、失稳模式多样等特征。经过对危岩崩落的运动特征参数进行计算,提出了采取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以SNS柔性防护网工程为主的应急治理方案。

  • 标签: 危岩 SNS柔性防护网 四川康定师专
  • 简介:四姑娘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海拔6250m,是四川省第二高峰.区内山势陡峭,地貌差异明显.海拔3800m以下,发育流水侵蚀、堆积地貌;海拔3800m以上广泛发育第四纪冰蚀地貌和古冰川堆积地貌.现代冰川海拔大约在5500m左右,受局部地形、供雪量影响,最低处可达4600m左右.

  • 标签: 古冰川地貌 流水地貌 现代冰川 四姑娘山 相对高差
  • 简介:阿舍勒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揭示了阿舍勒-冲乎尔盆地有色金属找矿的巨大潜力.多拉纳勒铜矿与阿舍勒铜矿均位于玛尔卡库里剪切带北,出露地层为下泥盆统阿舍勒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海西晚期哈巴河岩体侵入至阿舍勒组,接触带上发育矽卡岩化、高岭土化、硅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TEM测深工作显示矿区存在3处中-低阻异常带,异常沿构造线方向展布与地表矿化体出露部位相吻合,推测为矿致异常.综合地质、物探特征,认为多拉纳勒地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 标签: 阿勒泰 多拉纳勒铜矿 TEM 成矿预测
  • 简介:南江县水马门铁矿大地构造归属于扬子地块,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稳定克拉通之间的前陆褶皱冲断带。通过对前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研究,而后又对矿区进行实地考察,初步分析了水马门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火地垭群,在构造上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压性特征,片理和近南北向的小规模横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主要控矿因素为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经过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域铁矿为沉积变质经后期热液迭加改造而形成的铁矿床。

  • 标签: 铁矿 矽卡岩化 控矿因素 南江水马门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中部新太古代似斑状含榴石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与黑云片麻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在宏观地质特征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紧密的继承性,因此认为该花岗岩为新太古代区域变质岩在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经历原地经深熔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所形成。

  • 标签: 含榴石花岗岩 似斑状结构 岩石地球化学 深熔作用
  • 简介:探地雷达是利用宽带高频电磁波以脉冲形式来探测地表之下介质内部结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广泛用于灾害地质勘查、浅地表地下隐蔽物探测和工程质量检测等众多领域。本文用正演方法给出不同情形下的地下人防巷道上方探地雷达异常特征,并据此进行了实际应用。提出了利用探地雷达法进行地下人防巷道探测时,在异常识别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探地雷达 人防巷道 异常特征 实际应用
  • 简介:在哈密沁城青石峡一带原划为上石炭统居里得能组中解体出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为变玄武岩、阳起石片岩、变凝灰岩,变酸性凝灰岩、变火山灰凝灰岩、霏细岩、流纹岩、变岩屑砂岩、千枚岩等,为玄武岩.流纹岩组合,安山岩较少,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为裂谷型火山岩组合.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为碱性玄武岩系列,钠质类型,成熟度低,与裂谷火山岩吻合,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δEu=0.88-0.98,为Eu平坦型,具幔源岩浆特性.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具大陆板内裂谷玄武岩特征.构造环境判别显示为大陆裂谷环境,具高原火山岩向裂谷演化特点.同位素Sm—Nd测量年龄为707~757Ma,为早南华世.该套火山岩特征为裂解型的裂谷火山岩,并可与库鲁克塔格地区贝义西组对比,所以这套火山岩时代定为南华纪,新建下南华统青石峡组是古亚洲洋南华纪裂解时产物,为吐哈地块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 标签: 青石峡组 大陆裂谷 双峰式火山岩 哈密沁城
  • 简介:本文针对房山区典型泥石流沟主要物源类型进行分析讨论,崩滑堆积物源、坡面物源以及沟床堆积物源是本区泥石流物源的主要类型。崩滑堆积物源及坡面物源参与泥石流活动的量占其总量相对较少,沟床堆积物源相对较大,并且多为泥石流沟的主要物源。区内佛子庄乡北窖沟泥石流沟床堆积物分析显示,沟道冲淤特征表现出以冲为主的特点,沟床物质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重要物源。并依据北窖沟泥石流物源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泥石流防治建议。

  • 标签: 泥石流 物源 特征 防治
  • 简介:基于正在进行的砀山县后黄楼凹陷区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根据调查区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区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成果,阐述了后黄楼凹陷区盐矿的找矿前景。

  • 标签: 岩盐 找矿发现 后黄楼凹陷 安徽
  • 简介:巢湖北部的耙子山-马家山区域,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构造相互叠加,呈现出相对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研究认为:该区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多期次构造运动相互干扰、相互叠加,从而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 标签: 构造应力场 断裂构造 演化 耙子山-马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