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统一的标准测量了汉语21个和泰语18个辅音声母的音长,发现:(1)汉语辅音音长基本排序是:不送气塞音〈浊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塞音〈送气塞擦音〈擦音,其中的一些例外包括:zh、ch的音长小于其他部位的塞擦音;r的音长大于其他的浊辅音;h、f的音长小于其他擦音。泰语辅音的音长基本排序是:不送气塞音〈不送气塞擦音〈浊音〈送气塞音〈送气塞擦音〈擦音。(2)汉泰辅音音长的普遍特征有:送气音的音长大于不送气音,软腭塞音的音长大于双唇音和齿龈音,[f]、[h]的音长小于其他擦音。(3)汉泰的[p]、[t]、[k]、[l]、[t^h]、[p^b]、[f]和[s]音长相近,而[n]、[m]、[ta]、[k^h]和[t^h]音长有别。(4)泰语句、辅音的发音方法是塞擦音。

  • 标签: 辅音 音长 汉泰对比 塞擦音
  • 简介:本文考察俄、中学生对普通话双唇塞音/p/-/p?/的感知情况,结果看到:(1)俄、中两国学生的听感均向送气音倾斜,二者总体差异不大;(2)俄罗斯学生在范畴边界的听感能力比中国学生低,听感边界宽度比中国学生大;(3)对中国学生而言,后接元音舌位的高低与分界点位置、边界宽度呈正相关,与区分峰值呈反相关,但俄罗斯学生的听辨结果相对缺乏规律性。这些研究结果反映出俄学习者对某些音位范畴的分辨虽然与汉语母语者在表面上比较接近,但是其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是一直存在并可以在微观上检测到的。

  • 标签: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 普通话 送气/不送气 双唇塞音 感知实验
  • 简介:本文对比“把NP+V下”与“把NP+v下来”两句式,以讨论其中“来”的有无与动词的不同对“把”字句使用频率与合格度的影响。本文以北大CCL语料库为封闭语料库,选择典型动词“脱、买、丢、留、答应”等,对它们进入两句式的例句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两句式使用频率与合格度的差异,并运用“有界一无界”理论中的界限特征和信息量原则等进行分析解释。本文发现凸显终止点的“来”或凸显着眼点的“来”的有无、动词持续和非持续的差别.制约、影响着两句式使用频率与合格度。

  • 标签: “来” 界限特征 信息量 使用频率 合格度
  • 简介:采用纸笔测验,考察了东南亚国家华裔、非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异同。研究结果发现,华裔、非华裔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同步,华裔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华裔学生的部件意识和部件位置意识一定程度上优于非华裔学生,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左右结构上,中级上阶段主要体现在上下结构和包围结构上;华裔、非华裔学生的部件意识落后于部件位置意识。

  • 标签: 东南亚 华裔 非华裔 正字法意识
  • 简介: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理念不断创新,教材类型日趋多样,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学习需求。本文以电视多媒体教材《快乐汉语》[1]和传统实体教材《汉语教程》[2]为例,从语料内容、语体特点和编排体例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 标签: 传统教材 多媒体教材 对比分析 教学建议
  • 简介: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华裔学习者和非华裔学习者各方面的学习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华裔学习者和非华裔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语言课堂补充活动、语言课堂练习方式、语言课堂分组方式、教辅工具、课外学习活动、教材、教师角色等方面的需求均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同时也对面向这两类学习者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需求分析 华裔 非华裔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 简介:本稿从配虑角度的视点,根据上下亲疏的人际关系,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在助言行为中句末使用的语言形式[よ][てくださ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考察。关于[よ]的使用,无论是哪个场景,母语话者的使用频率都比学习者略高。同时关于[てください]的使用,母语话者和学习者,两者虽然整体的使用频率比较相近,但从上下亲疏关系的细节来对比,两者之间还是略有差异的。

  • 标签: 配虑表现 | 使用频率 上下亲疏
  • 简介:本文考察词汇巩固策略在初级汉语教材(国内2部,海外1部)练习中的运用情况,并引入1部海外初级英语教材作为参照。结果发现,国内汉语教材与海外汉语教材差别很大,而海外汉语教材与海外英语教材却比较一致。对比国内、海外教材发现,重复策略的比例,国内高于海外;而小组活动、图片、语义场、个人经历等策略的比例,海外高于国内。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练习的编写理念不同。

  • 标签: 初级汉语教材 初级英语教材 练习 词汇巩固策略 任务型教学法
  • 简介:'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来,剩下的都来了。'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中国品牌异军突起,与国外品牌共赴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本文选取30则中外广告语进行对比研究,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的两大维度: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为理论框架,采用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及其成因,在霍夫斯泰德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具有世界杯特色的研究结果。

  • 标签: 文化维度理论 俄罗斯世界杯 广告语 跨文化交际
  • 简介:《红楼梦》中的饮食名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准确翻译这类饮食名称必须慎重考虑文化因素。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思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依据,对比分析小说中一些典型饮食名称的翻译,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打上文化烙印,隐含不同文化内涵。语言翻译必须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信息交流,要尽可能再现源语语篇的文化信息和确保译语语篇的可读性及可接受性。

  • 标签: 饮食名称 翻译 文化差异 信息交流
  • 简介: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标题作为新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时政新闻标题和体育新闻标题为切入点,依据韩礼德概念功能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这两大类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展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政类新闻标题与体育类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共性源于两者皆归属新闻标题这一大类,差异性因二者"硬"与"软"个性特征所致。

  • 标签: 时政新闻标题 体育新闻标题 及物性系统
  • 简介: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中国学生和大学高年级越南学生的同题汉语作文为例,从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四个维度,对上述两组被试的书面语言表现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组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各项指标均高于越南学生组,尤其在流利性及词汇与句法准确性方面,两组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复杂性方面,两组被试的汉字和词语复杂性测量数据差别不明显,但越南学生组在以T单位长度为指标的句法复杂性方面显著高于中国学生组;在多样性方面,越南学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中国学生组,不过两组之间只在词语多样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发现揭示了汉语母语和二语书面表现的不同发展特点.

  • 标签: 汉语习得 书面语言表现 流利性 准确性 复杂性 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