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水平发生重大变化,体育健身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程度不够,特别是学校体育场馆较少向社会开放,从而制约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本文从法规政策的角度对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原因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关法规政策在市场环境、安全、资金、外部管理以及学校自身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等,是阻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保障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

  • 标签: 学校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 简介: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更好地培养出合格体育院校的高质量、高层次体育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课题。本文对河南省专业队与高校队共建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设计方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南省高校与专业队共建的发展而做出贡献。

  • 标签: 专业队 高校队 合作共建 对策研究
  • 简介:文化人类学是关于人的"文化"的学科,极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但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发现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科研成果尚未成规模,尤其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武术学科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民俗民间体育 武术 文化人类学
  • 简介: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是推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并且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提供最新的理论支持。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出发,探索了创新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了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希望创新教育理念能够在指导体育教学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
  • 简介:我国鄂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而少数民族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对策 民俗
  • 简介:打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提出了多元化武术教学法,并应用实验教学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不同教法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多元化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全方位、多视角地将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引入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其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武术技术的实用化、武德教育的终身化、武术课堂的开放化方面。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法 高校武术教学 应用探析
  • 简介:十多年来.随着健身气功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也呈现出可喜景象。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亟须引起注意。如“气功文化”、“健身气功文化”等.虽已被不少学者时常论及,但迄今为止鲜有人对此进行必要的概念界定.因而到底什么是“气功文化”或“健身气功文化”.始终令人雾里看花.

  • 标签: 文化结构 气功 健身 释义 器材
  • 简介:目的:探讨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课中的可行性以及它们如何有机结合,旨在为学校体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拓展训练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结论:拓展训练进入大学体育课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今后拓展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之一,把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中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 标签: 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课
  • 简介:中国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武术,它是在文化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现的武术。它以道家文化为理论基础,是通过肢体来表达对道的理解和感悟,是通过武术这种方式,使生命能够更好存在。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分析道家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结合十三势,提出传统武术的本源所在。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传统武术 十三势
  • 简介:根据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活的标本这一特点,论证了其在孔子学院传播发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建立太极拳南方培训基地的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太极拳培训基地 孔子学院 文化载体
  • 简介: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辅助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发现多媒体教学是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的全员性、多信息和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农村体育文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和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方法: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文体活动很少开展,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远没有跟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受北京奥运的深刻影响,农民的体育热情很高,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需求迫切。因此可见,体育文化对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分析认为,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并就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农村体育文化 必要性 可行性 对策
  • 简介: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体育院校办学优势的体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 标签: 体育教育专业 竞争力 评价指标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存在认识模糊、项目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落后、竞赛组织陈旧等状况,本文对此提出相应改革措施,旨在为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吉林省高校 课余体育 发展对策
  • 简介: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学生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要改变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人才大国战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要为大学生增强体质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合理设置课程。最后,社会、高校、个人要联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羽毛球是一项风靡世界的小球类运动项目,为了解郑州市羽毛球参与者锻炼行为的特征及现状,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郑州市羽毛球参与者锻炼行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羽毛球 参与者 锻炼行为
  • 简介:12月8日,浦江县钟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庆典仪式,在浙江省浦江县文化广场举行。浦江县体育局、教育局、武术协会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并作了讲话。钟氏太极拳研究会主席钟德祥同志致欢迎辞,详细介绍了研究会成立的过程及意义。钟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陈道多同志宣读了研究会相关规程,以及会员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武当杂志社发来了贺电,并派了记者进行全程采访报道。

  • 标签: 太极拳 浦江县 庆典仪式 文化广场 武术协会 采访报道
  • 简介: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的体育活动,由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基于学校体育的综合环境,且承载了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由校园体育文化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将对学生的体育动机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上海和江苏等地4所高校2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动机影响的重要性,并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出创想模型,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学生体育动机 自主体育活动
  • 简介:为了了解跑跳项目女运动员骨盆形态特征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探讨其骨盆形态变化与运动训练间可能的关系,本研究对河南省70名跑跳女运动员进行骨盆形态指标外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普通女性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与普通女性相比,身材较高的跑跳运动员群体骨盆径线未随运动员身高增加而明显增加,骨盆相对窄小且骨盆明显前倾,这样的骨盆形态变化对分娩有着不利的影响。骨盆倾斜度过大与力量训练、弹跳训练密切相关,这为运动员训练与生育健康间的平衡提出了新的问题。

  • 标签: 跳远 女运动员 骨盆特征 生育 训练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轮滑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00%,人均损伤发生次数为3.8次;(2)躯干(48.57%)、膝关节(44.29%)、小腿(34.29%)、手腕(25.71%)、手指(25.71%)、大腿(20.00%)等是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3)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肌肉韧带拉伤(57.14%)、关节扭伤(51.43%)、关节脱位(25.71%)、骨折(15.71%)、软组织挫伤(12.86%);(4)准备活动不足(74.29%)、场地器械因素(44.29%)、技术水平低(24.29%)、运动负荷过重(21.43%)、没有戴护具(18.57%)、注意力分散(15.71%)等,是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轮滑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在进行学习或练习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 标签: 轮滑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