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骅综合大港今年8月18日正式开航。自2009年3月19日开工以来,通过广大建设者5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和科学施工,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10万吨级泊位如期竣工。黄骅综合大港起步工程,包括8个10万吨级通用散杂货、多用途泊位,同时配有一条底宽210米、长44公里的10万吨级航道。

  • 标签: 黄骅港 2009年 万吨级 建设者 泊位 工程
  • 简介:本文力求从酒店实际出发,把酒店管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针对酒店的管理实践,努力寻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酒店 管理 人力资源
  • 简介:高校优质文化资源是高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随着学生毕业,此部分资源也随之消散。应该意识到的是,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对于在校生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纸质文化资源可以有偿共享,分类进行收购,定价在商定之后酌情加价,大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资源的有偿共享,由营销团队为买卖方提供平台,并收取卖方资源出售价格的5%的平台使用费用。价格由资源供应方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拟定。实现高校优质文化资源共享。

  • 标签: 高校文化资源 共享 重要性
  • 简介:广州市荔湾区是典型的老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发展,"三农"比重不断降低,供销社传统业务不断萎缩。近年来,荔湾区供销社按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要求,以基层供销社和回收公司为载体,积极参与广州垃圾分类对接工作,通过社有企业带动基层社构建"3+15+60"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城乡社区的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规划引领,构建体系垃圾分类是广州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荔湾区供销社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

  • 标签: 垃圾分类 回收网络 广州市荔湾区 再生资源 回收公司 中心工作
  • 简介: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阳光下交易、市场化发展",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切入口,逐步推动珠海各类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使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运作模式日趋走向成熟。

  • 标签: 交易平台 后勤资源 珠海市 引导教育 后勤服务社会化 产权交易中心
  • 简介:本文介绍了校友及校友资源的概念与内涵,论述了校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及途径。指出高校校友是一个与高校有着特殊情感的群体,是高校重要的发展性资源。要通过校友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友工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友工作渠道。加强校友资源的多元化、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

  • 标签: 高校 校友资源 价值分析
  • 简介: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决策部署,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并在政府配置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法规规章、战略、政策、规划等的制定和实施,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制作用。一、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职能转

  • 标签: 创新政府 政府配置 资源方式
  • 简介:文章探讨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途径:国企所面对资源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设计理念创新的途径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 标签: 环保 资源 节约 社会责任
  • 简介:【香港财华社6月22日】最近在联交所的两大IPO都是H股:一个是煤炭行业“龙头”神华股份,一个是位居商业银行第五位的交通银行,两者均以百亿元计的融资额,成为年内重大的上市专案。这两家企业在筹备上市过程中,都同时以发行H股和A股作为发行策略,交通银行更是信誓旦旦要成为同步发行A股及H股的第一家。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两家公司最终都放弃了这一试图有利内地股市的构想,

  • 标签: 上市资源 内地 外流 优质 交通银行 煤炭行业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性论述。

  • 标签: 人力资源 管理 创新
  • 简介: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 标签: 人均资源 经济发展 中国 节约型社会 基本国情 环境承载能力
  • 简介: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2004年,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刨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3%。从环境状况看,尽管我们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但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许多地方片面强调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环保方面科技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现在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却不意让我们付出了资源与环境的沉重代价,然而仍没有被国人广泛深刻认识。

  • 标签: GDP增长 新中国成立 矿产资源 环境代价 中国经济 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