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的英国,在女权主义思想感染下,面对妇女无权的社会现实,中产阶级妇女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并广泛参与到当时的女权运动中。她们的维权和参政活动改善了妇女自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妇女在资本主义公共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建构了妇女自我意识觉醒发展的新内涵,并由此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 标签: 19世纪的英国 中产阶级妇女 女权运动 维权与参政活动
  • 简介:2040作家迁徙促进了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互动。丁玲等作家从国统区迁徙到解放区,将国统区文学的启蒙精神等传播到解放区;茅盾、何其芳等作家从解放区迁徙到国统区,对于深入推动国统区作家学习探讨“民族形式”问题、指导国统区作家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起到重要作用。从作家迁徙视阈来看,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存在深层互动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区域文学研究中孤立静止的观点。

  • 标签: 迁徙视阈 解放区文学 国统区文学 互动
  • 简介: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地方性城市保护法规之一,《纽约地标法》是在纽约城市历史地标保护运动中形成的。纵观其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信息。本文从美国城市地标保护实践切入,进入2060的纽约历史场景中,以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和质性分析方法解读美国地标法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并透射其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 标签: 城市地标遗存 地标保护运动 纽约地标法 公众意识
  • 简介:朝鲜诗人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作者随朝鲜使团出使中国为背景,再现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社会风貌和宗藩外交制度下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与差异。作品以写实笔法描绘出“辽东一山海关—北京”驿路上的中国北方生活图景,其中对外交仪节的记录、风物民俗的观照,以及文化交流的叙述,均透过“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完成,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深入研究18初期的中国社会,了解中朝文化交流实况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18世纪 中国《老稼斋燕行日记》 朝鲜诗人
  • 简介:21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在追求融入世界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拓展国家战略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需要.海洋文化在21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局限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海洋文化意识的局限性、海洋文化价值取向转换的局限性、海洋精神文化的局限性.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文化 局限性
  • 简介:19273月31日,中国西南重镇——重庆。这个季节,正是春枝吐绿、江水渐暖之时。展眼望去,环抱重庆城的长江和嘉陵江上,大小船只往来繁忙;朝天门外只停泊官船的禁令尚在,朝天门大码头还未动工建造,江边湿得冷冷清清,没人知道它在日后将成为重庆的象征和繁华的见证。倒是邻近朝天门的翠微门、东水门、太平门外的码头上,商贾云集,挑夫行人不绝于道。街道上店铺林立,买卖喧嚣,一派热闹景象。

  • 标签: 国民党左派 泸顺起义 渣滓洞 四川军阀 刘湘 大屠杀
  • 简介:雷法章是沈鸿烈主政青岛后,从张伯苓的南开中学延揽至青委以市教育局局长的管理人才。雷法章在青岛近6的任职期间,始终怀着对张伯苓和沈鸿烈的知遇之恩,以基督徒的虔诚与热忱,悉力以赴,成效斐然,成就了他本人与青岛教育的共同光荣。雷法章的教育管理讲求制度上“整齐划一”与行动上“打成一片”,并由此提出了强健人的体魄、发展人的智慧和改造人的愚弱自私等教育主张,创造性地发展了张伯苓的南开精神。

  • 标签: 雷法章 青岛 教育
  • 简介:在以往文学史叙事中,1920乡土文学流派被呈现为一个自觉自明进行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群落。返回1920的历史现场,人们发现这一过程并非自明自觉,有偶然性的充斥、也有作家和时代的必然性选择。分析蹇先艾的创作成长历程、心灵探求,能够比较直观地呈现1920乡土文学从发轫之初到成熟的发展脉络。

  • 标签: 乡土文学 1920年代 蹇先艾
  • 简介:西安地处内陆,和西方文明直接交汇的时间较晚,近代工商业、交通、新文化等城市文明要素的发展相对滞后.从长远的“历时态”看,西安的城市结构与功能处于逐步完善的变动过程之中.“都城时代”西安的城市图景与社会生活,在多个具象层面,已经得到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而“后都城时代”特别是民国时期的西安城市研究,还可再探.1920,西安近代化的城市建设尚在初步进行中,社会生活亦处于新旧转轨之际.历史学家王桐龄旅陕后所著之《陕西旅行记》与《陕西在中国史上之位置》,有对1920西安的市政建设、文教事业、实业状况、交通设施、社团组织、民俗宗教、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记载.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并与同时代其他有关资料互相参照,对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做一窥探.

  • 标签: 西安 城市建设 社会生活 暑期学校 经世思潮
  • 简介:自《那山那人那狗》与《暖》之后,霍建起电影的乡村(故乡)主题书写发生了明显的变奏,而进入到乡村与城市的二元书写的框架。由《那山那人那狗》和《暖》所建构的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世界被打破,乡村已不能维持一种自足的空间存在。到了《1980的爱情》,隐藏在乡村背后的城市正式登场,恬静的乡村书写与被压缩、被省略的城市时间书写形成强烈的反差。因而城市的形象遭到改写,由彼时的憧憬、眺望与想象变为和乡土田园相对的一个掠夺式的符号或象征,而霍建起的田园理想也在变奏中呈现出某种悲凉的意味,犹如一首挽歌。

  • 标签: 霍建起 乡村与城市的二元书写 自足性 城市形象 田园理想
  • 简介:抗战爆发后的12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 标签: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 简介:美国在历经"儿童中心、回归基础、普及科学、基于标准、提高质量"诸多次课程改革之后,于2015底依托《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而拉开了一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文章从"核心素养、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教学科目、课时比例"五大维度描绘了美国新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基本轮廓,指出《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的亮点在于"回归权力、机会均等、灵活问责、兼顾质量",而我们依然可以从"权力、公平、评价、质量"这四大维度来获悉其对于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的启示。文章最后指出,相较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之"成功的密码"在于"从分到人",而这亦是新法案所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 标签: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 美国 课程改革
  • 简介:作为现代信托制度雏形的用益权,产生之后就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后世产生重要影响.13-16,用益权通过躲避封建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和促进土地流转及再分配的方式,引起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对当时英国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积极作用就是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经济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婚姻自由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 标签: 用益权 英国 13-16世纪 弱势群体 积极影响
  • 简介:诚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①要想充分理解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同样也必须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考察。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座谈会 习近平 中国文学 21世纪 历史
  • 简介:柏拉图说,艺术是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却说,诗比历史更普遍,更真实。两位古代西方哲人关于艺术与真理的观念在王琛的图像叙事中再次得到统一。24的时间,沿着丝绸之路,无数次快门的闪动定格的是被柏拉图称为'表象'的精彩纷呈的自然、人文景观,呈现的则是有着普遍意义和本真价值的人类文明的进步。镜头在王琛手中成为穿透表象直指本质的视觉化的诗艺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

  • 标签:
  • 简介:《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从“部门工作史”的新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自建党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轨迹,以新材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致力于妇女工作通史框架的构建、专题研究的推进和学术对话的开展,有助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国妇女史研究。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 简介:今年是上海电信宽带发展20,这20里,上海的宽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网速从K到M,再到G,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每个网龄较长的上海人都应该会有永不磨灭的记忆。现在,区分大叔还是小鲜肉,已经不是看你在弄堂口早摊点沣滓有味地吃上一副大饼油条和一碗豆浆,或者看你是不是心甘情愿排上几小时的长队为了尝两口鲍师傅面包外加一杯喜茶;而是看你知不知道当初上网只是用电话拨号,一根电话线,上了网就断了电话,通了电话就断了网,即便如此,还心满意足,每天乐滋滋地上网不疲。

  • 标签: 宽带发展 上海电信 电话线 上海人 上网 弄堂
  • 简介:一、构建中外历史合编体例的时代语境1840以后,中国被卷入"适者生存"的世界竞争体系,国内遂萌发了民族国家意识。此后,随着列强瓜分中国浪潮的掀起,民族主义便大规模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后续发展,令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做出了新的审视。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损失,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极端的民族主义所带来的战争恶果,

  • 标签: 中外历史 历史书写 欧战 国家意识 时代语境 历史教科书
  • 简介:1960"新台光""柏华"与"牡丹桂"三个台湾歌仔戏班受邀到星马巡回商演,为"义发""东南亚""凯旋""罗盘"与"星洲凤凰唱片"等新加坡唱片公司所看中,剧团成员被邀请在当地録制唱片并发行销售。这些在"星国留声"的唱片,因并未在台湾发售,俨然成为当时台湾歌仔戏与新加坡交流的珍贵信史,也是"流落"在海外的台湾歌仔戏文物。本文以此"特定时空场域"録制的歌仔戏唱片,作为重返历史现场的线索,结合史料爬梳、报刊检索、文物考证、口述访谈与田野采録等研究策略,考察梳理"新台光""柏华"与"牡丹桂"等剧团出国的邀约模式与成员组成,在新马的演出性质与表演场域,展演形态与剧艺形态,管窥剧团在新加坡録制唱片的因缘、唱片剧目与音乐特色及电台传播等面向,初步建构台湾歌仔戏的星马演出印记,填补台湾歌仔戏半世纪之遥的海外传播史页缝隙。

  • 标签: 台湾 歌仔戏 戏曲唱片 新加坡 马来西亚
  • 简介: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听课和做题时常常分不清或记不清'时间段限',尤其是世纪、时期和年代。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8课中:19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国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1940,马克思主义诞生。再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概述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社会先后开始在18后期进入'蒸汽时代',19晚期步入'电气时代',20末跨入'信息时代'。学生因

  • 标签: 中的年代 教学中的 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