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诺卡菌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肺诺卡菌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肺诺卡菌病15例,1例为播散性诺卡菌病(皮肤、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肺诺卡菌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小明的疾病,全身多个器官均可受累,90%以上有肺的改变,以病变处非干酪样上皮细胞肉芽肿形成为特征。临床多无特异性症状,常规胸片为其基本诊断方法。随着螺旋CT、高分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使纵隔及肺内病灶的显示更加清晰,对该病的诊断、临床分期及鉴别诊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2001年3月以来共确诊结节病28例CT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胸部结节病 诊断方法 螺旋CT 临床分期 肺内病灶 肉芽肿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CT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的41例病例,其中35例肺内肿块、6例纵膈内肿块,均作组织病理和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本组41例中活检取材全部成功,病理确诊率95.12%,细胞涂片阳性率60.97%,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2.68%,并发症为气胸9.76%,肺出血12.20%,少量咯血7.32%。结论经皮胸部肿块穿刺切割活检安全有效,有重要临床意义;综合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可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肿块 穿刺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经CT扫描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观察并分析其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00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肺挫伤89例、肺撕裂伤及肺内血肿23例、气胸59例、血胸48例、纵膈气肿37例、皮下气肿52例、肋骨骨折98例、肩胛骨骨折73例、胸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32例、胸椎及其附件骨折22例。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CT扫描,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评价损伤程度与范围,为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胸部外伤 CT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尤其是生活环境的恶劣,越来越多的群众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胸部CT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影像科医师的专科局限性,使其做出的影像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要求呼吸科医师必须具备独立、良好的胸部CT阅片能力,既要结合CT影像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又要制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正确阅读胸部CT影片是呼吸科临床专业硕士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而现今的胸部CT影像学专著内容广泛、繁杂,无法达到快速、有效地提高阅片水平的目的。建立一个呼吸科临床专业硕士的胸部CT阅片训练及考核系统,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快速、有效地提高胸部CT阅片水平的方法。

  • 标签: 胸部CT 阅片能力 加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诊断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前来我院诊断的胸部创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及穿刺证实为胸部创伤。在此之前,对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CT表现。结果经过CT诊断,发现与病理及穿刺证实结果相符,证明胸部创伤CT诊断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并且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患者的病痛。在42例患者当中,30例患者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患者被诊断为单纯肋骨骨折。另外,共计5例患者合并胸骨骨折,8例患者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在本次CT诊断当中,42例患者的诊断时间为受伤后8h以内进行,其中有6例患者是在受伤后的24h内进行检查,这些患者被查出湿肺症状。30例肺挫伤患者在CT诊断中,主要是表现出大片、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总体上的形态并不规则,密度比较淡。8例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的CT诊断,主要表现出患者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12例单纯肋骨骨折患者,其CT诊断比较明显,由于是单纯肋骨骨折,因此肋骨及胸骨骨质呈连续性中断,胸骨与胸骨体部出现骨质断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给予CT诊断,不仅可以有效的了解患者创伤类型、创伤程度,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康复治疗、休养提供较多参考,减少复发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CT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完全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 DR 检查、多层螺旋 CT 扫描加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多层螺旋 CT 扫描 加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能明确损伤部位、性质、程度 , 与患者的病理和穿刺相符合,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对胸部创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扫描加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 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创伤 胸部 CT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CT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病例82例,其中肺内肿块70例,纵膈内肿块12例,均作组织病理和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本组82例中活检取材全部成功,病理确诊率95.12%,细胞涂片阳性率60.97%,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2.68%,并发症为气胸9.76%,肺出血12.20%,少量咯血7.32%。结论CT引导经皮胸部肿块穿刺切割活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综合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可提高术区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肿块 计算机体层成像 定位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技术对于急性胸部创伤病人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80例到我院治疗急性胸部创伤病人,对这80例病人提供CT和X线技术两种方法进行检查,根据两种检查对病人进行了分组,实验组(采用X线技术)与对照组(行CT诊断),每组病人的数量为40例,比较两种方法对病人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的病人根据分组情况分别进行CT和X线检查,发现使用CT诊断检出率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可见,将螺旋CT诊断应用于急性胸部创伤病人诊断中,其诊断性较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急性胸部创伤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胸部创伤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显示,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胸部创伤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 作者: 谭红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9
  • 机构:重庆市江北区寸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接受胸部CT扫描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其中使用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低剂量胸部CT扫描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以及最大辐射剂量。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3.335%,对照组为96.67%,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准确率高,同时可降低对机体的辐射,安全性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 胸部CT扫描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正确解读胸部CT的影像诊断报告。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某人民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n=138)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某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非MDR-PTB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胸部CT征象。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方案治疗,按照是否治疗成功将其分为成功组(n=78)和失败组(n=60),根据病历资料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MDR-PTB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病变分布范围中:观察组的2个肺叶及以下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全部肺叶侵犯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3个肺叶例数占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形态中:两组的多发空洞、合并支扩、合并气胸、实变、多发播散结节、条索、合并毁损、胸膜增厚例数占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胸腔积液、斑片例数占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DR-PTB患者的治疗转归与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病变分布范围、既往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史、治疗6个月后痰细菌学转阴、规律服药、初始痰涂片等级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史、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初始痰涂片等级为++~++++是MDR-PTB患者治疗转归的危险因素,而规律服药、治疗6个月后痰细菌学转阴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MDR-PTB患者病变范围较广,肺叶受累数量多,且易出现肺实质损害。同时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规律服药、既往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史、初始痰涂片等级、治疗6个月后痰细菌学转阴是MDR-PTB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正确解读 胸部CT 影像诊断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平均扫描时间明显多于64排螺旋CT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 胸部三联检查 急性胸痛
  • 作者: 姜倩男张铎孟姮刘怡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70kv管电压扫描在非超重患者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患者行双源CT胸部检查,按扫描前后随机分为A组(100kv)、B组(70kv),其中B组应用SAFIRE迭代重建技术,又进一步按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2kg/m2、22kg/m2<BMI≤25kg/m2分为A1、A2和B1、B2组,主观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比较A、B组SD、SNR、CNR和CTDI、DLP及ED的差异。结果B组纵隔图像质量低于3分,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两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的降低,噪声逐渐增加,各组的CNR和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高于B组;CTDI、DLP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A组相比,CTDI、DLP及ED分别降低了52%,48%,48%。结论在双源CT胸部检查中,对于BMI≤22kg/m2患者,观察肺内病变,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在不影响图像诊断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通过 回顾性分析 COVID-19 患者的临床 表型及胸部 CT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对 COVID-19 的认识。 方法 : 选择 2020 年 2 月 12 日至 2020 年 3月 7日 在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城中院区 收治的 COVID-19 确诊患者 129例 作为研究对象 , 患者均为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确诊 COVID-19 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在入院当天采集病史,记录临床表现,入院第二天、 1周、 2周和(或) 4周后行血常规、胸部 CT、 C反应蛋白。 分析患者临床 症状 、实验室检查胸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