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增龄性萎缩与胸腺上皮细胞(thymus epithelial cells,TECs)内参与胸腺发育KGF、Foxp3、Foxn1和IL-6等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8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按月龄分组,每组6只。无菌取胸腺,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TECs细胞中KGF、Foxp3、Foxn1和IL-6等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TECs细胞中KGF、Foxp3、Foxn1和IL-6基因表达在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3、10、16月龄的小鼠KGF表达量分别为(0.90±0.06), (0.58±0.07)和(0.18±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020,<0.001);Foxp3表达量分别为(0.93±0.10),(0.60±0.08)和(0.2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20,<0.001);Foxn1表达量分别为(0.92±0.09), (0.63±0.09)和(0.16±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10,<0.001);IL-6表达量分别为(0.33±0.11), (0.46±0.06),(0.88±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2,0.001,<0.001)。同时,胸腺质量的增龄性减少与TECs细胞KGF、Foxp3、Foxn1和IL-6等表达相关性结果显示,小鼠TECs细胞KGF、Foxp3和Foxn1在mRNA水平表达与胸腺增龄性萎缩(胸腺质量)情况呈正相关(KGF:r=0.941,R2=0.886,P<0.001。Foxp3:r=0.939,R2=0.881,P<0.001。Foxn1:r=0.918,R2=0.842,P<0.001),而IL-6的mRNA表达与胸腺增龄性萎缩(胸腺质量)情况呈负相关(r=-0.866,R2=0.749,P<0.001)。结论胸腺基质微环境增龄性变化和胸腺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增龄性改变是导致小鼠胸腺增龄性萎缩的主要原因,提示KGF、Foxp3和Foxn1等基因的时序性表达调节胸腺增龄性萎缩的进程。

  • 标签: 胸腺上皮细胞 KGF Foxp3 Foxn1 IL-6 胸腺增龄性萎缩
  • 简介:摘要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采用剑突下切口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治疗9例胸腺肿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4~83岁,平均(54.8±15.2)岁。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了解胸腺肿物与周围组织、血管关系,术前均未行肿物穿刺活检。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加用肋间切口和中转开胸。术后无迟发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腔或纵隔积气、重症肌无力等并发症。全组随访1~12个月,期间无肿瘤复发及特殊不适,疗效满意。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剑突下入路在复杂胸腺手术中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整合概述,并结合本中心剑突下双拉钩扩大胸腺切除术进行病例分享,探索剑突下双拉钩入路在Masaoka Ⅲ期胸腺肿瘤患者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腺瘤腺瘤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300例胆囊腺瘤腺瘤癌患者,所有患者最终经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造影,回顾分析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超声造影对胆囊腺瘤腺瘤癌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0%(279/300);在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病灶变低时间、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方面,胆囊腺瘤腺瘤癌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腺瘤腺瘤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较好的对胆囊腺瘤腺瘤癌实施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胆囊腺瘤 腺瘤癌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胸腺肿瘤是前纵隔中最常见的肿瘤,以往认为发病率较低,同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缺乏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获得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指导临床。目前不同区域内对胸腺肿瘤诊治经验并不均衡,胸腺肿瘤诊疗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本文拟通过综合纵隔占位手术指征、胸腺肿瘤手术切除范围、手术路径、术中淋巴结清扫及术后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规范胸腺肿瘤外科治疗体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借鉴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方式对胸腺肿瘤MRI表现进行分类诊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MRI检查发现8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肿瘤,结合MRI信号和形态学特征,借鉴乳腺BI-RADS分级模式,对病灶进行Ⅰ~Ⅴ类的分类诊断,并与WHO的组织细胞分类和Masaoka-Koga分期进行匹配对照。结果MRI分期与WHO分类和Masaoka-Koga分期可以形成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病灶的信号和形态特征,85例胸腺肿瘤中,15/16例胸腺囊性病变被划分为Ⅱ类,对应良性病变;2/3例良性胸腺增生、4例A型、15/17例AB型、14/17例B1胸腺被划分为Ⅲ类,对应低危病变;5/6例B2型和6例B3型胸腺被划分为Ⅳ类,对应高危病变;9/11例胸腺癌被划分为Ⅴ类,对应侵袭性恶性病变。Spearmen相关系数为0.808,t=12.499,P<0.01。结论利用多模态MRI信息将胸腺肿瘤划分为Ⅰ~Ⅴ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WHO的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特征,有利于胸腺的诊断治疗计划。

  • 标签: 胸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类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腺肿块和肿瘤的CT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胸腺可发生在前纵隔内从胸腔入口至横膈的任何部位。

  • 标签: 胸腺肿块 肿瘤 CT 诊断
  • 简介:摘要胸腺肽是胸腺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 标签: 胸腺肽 临床应用
  • 简介: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570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

  • 标签: 巨大胸腺脂肪瘤 静脉曲张 呼吸运动
  • 简介:胸腺素α原(ProTα)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分布、结构保守的酸性小分子蛋白,是胸腺素α1(Tα1)的前体蛋白.目前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已发现了ProTα.在胞内,ProTα作为一种核蛋白,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促进细胞增殖;在胞外,ProTα通过潜在的膜受体调节免疫应答,促进IFN-γ、TNF-α、IL-2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该蛋白的分泌机制、受体以及信号通路还有待研究.

  • 标签: 胸腺素Α原 胸腺素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胸腺切除手术切除治疗体会。方法1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脂肪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均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16.6(7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5(50-1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2.5(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3-7)d。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取得同开胸手术相同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内胸腺癌是甲状腺肿瘤的独立病理类型,临床罕见,本文报道一例我院收治的64岁女性患者,因颈部肿块伴呼吸、吞咽困难就诊,术前穿刺结果示:伴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左叶切除+甲状腺右叶大部切除+胸骨后甲状腺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甲状腺内胸腺癌。术后进行放、化疗,随访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本文通过总结该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介绍甲状腺内胸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55岁,因“胸闷、气急、心悸3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院。查体: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47/86mmHg(1mmHg=0.133kPa),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两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片发现前下纵隔肿块突向左侧胸腔(图1)。

  • 标签: 胸腺脂肪瘤 胸部X线片 肺呼吸音 纵隔肿块
  • 简介:胸腺素β10(Tβ10)是胸腺素β家族成员。与Tβ4一样,Tβ10也是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动蛋白隐蔽蛋白。研究发现Tβ10可能与某些肿瘤行为,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相关。目前细胞中Tβ10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Tβ10有差别地表达于胚胎发生和神经发育过程中,在炎症及肿瘤发生时其表达量也有所上调,甚至过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Tβ10的研究进展,包括差异表达、功能、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创伤愈合等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 标签: 胸腺素β10 肌动蛋白 差异表达 肿瘤治疗 创伤愈合
  • 简介:摘要成年男性,因头昏、乏力、腹痛入院,无明显阳性体征,诊断不明,病情迅速变化,在2家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原因不明猝死,尸解确诊为成人胸腺淋巴体质。

  • 标签: 成人胸腺淋巴体质 猝死
  • 简介:患者男,47岁.因左侧胸闷,于2002年10月18日收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闷,且日渐加重,呼吸不畅,有潮热,无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睡眠以右侧卧位舒适.查体:T36.8℃,P80次·min-1,R21次·min-1,BP130/80mHg.发育正常,神清,精神欠佳,步入病房,自动体位,轻度贫血外貌.胸廓发育正常,左侧肋间隙明显增宽,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消失.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WBC5.2×109·L~,L0.17,NO.77,RBC2.62×1012·L-1,HB83g·L-1,ESR38mm·h-1.胸X线片、超声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中等量).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给予氨苄西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炎、抗痨及支持对症治疗.9d后,加用调节免疫剂胸腺素粉针剂60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首次治疗时,患者突感胸闷,头晕,恶心,随之大、小便失禁,呕吐,抽搐.查体:BP60/40mmHg,脉搏触及不清,神志模糊.考虑为胸腺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即行停用胸腺素,吸氧,静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于5min后,患者神志恢复,生命体征平稳,T37℃,P82次·min-1,R23次·min-1,BP112/75mmHg.患者主诉疲倦、乏力、头晕、余无不适,继续治疗原发病,住院32d,好转出院.

  • 标签: 胸腺素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免疫调节剂
  • 作者: 张荣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4-01胸腺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是人体纵膈的一部分,主要由黏液腺、假复层纤毛上皮、纤维组织等组成,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胸腺囊肿分为2种,分别为先天性胸腺囊肿、获得性胸腺囊肿,其中先天性胸腺囊肿最为常见。导致胸腺囊肿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先天性、退化、炎症因素等。胸腺囊肿的临床症状与其囊肿的位置有关,临床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胸腺囊肿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对胸腺造成压迫,进而对胸腺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为纵膈受压患者,还会对大血管、心脏组织造成压迫,导致患者出现心悸等症状。因此,对胸腺囊肿患者开展早期积极的治疗极为重要。下面对胸腺囊肿的病因、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胸腺囊肿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胸腺囊肿目前认为多属于先天性,发现于胸腺发育线上,例如纵膈、颈部等,在胚胎时期,胸腺主要位于颈部,逐渐转移至前纵膈,在胚胎第6周时,在其第3咽囊腹侧会长出一对胸腺原基,第7周时在第3咽囊咽部分离,并转变为实体上皮柱。胚胎第8周时,表现为尾端膨大,并在心包前壁表面附着。当心包附着后,能加快胸腺进入胸内的速度,直到胎龄3个月时,胸腺会分化为皮层、髓质,发育到此完成,呈现二叶状,位于心包、大血管前壁处。临床中实践认为其良性进程主要由胸腺小体退化、胸腺咽导管存在少部分残留导致。从组织学角度分析,胸腺囊肿存在鳞状上皮,且囊壁上存在一定的胸腺残留,在囊内有液体,为浆液性。胸腺囊肿的症状表现及诊断胸腺囊肿的症状表现与囊肿的位置存在直接关系,对于颈部胸腺囊肿患者,以10~20岁人群为多发,患者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如囊肿体积无剧烈变化,患者很少存在其他症状。对于纵膈内胸腺囊肿,以30~60岁为主,早期也几乎无明显症状,部分纵膈内胸腺囊肿患者会出现咳嗽、气短、疼痛等症状。在临床实践检查中发现,约有90%的胸腺囊肿患者表现为包块症状,且无痛,部分患者因囊肿感染触及会出现波动感。少数纵膈内胸腺囊肿患者在进行心脏手术中发现。临床对于胸腺囊肿的诊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前纵膈出现囊性肿块,则可能为胸腺囊;第二,颈部胸腺囊肿多由体格检查发现;第三,纵膈内囊肿主要由胸片扫描检查发现。除了体格检查、胸片检查外,临床还多采取CT扫描、超声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显微外科切除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病例,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 标签: 垂体腺瘤 外科 治疗
  • 作者: 温馨如 毕建钢 鲍世韵 龚静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湛江 524023,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深圳 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深圳 51802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要点及价值。方法分析54例72个甲状腺腺瘤结节的术前超声图像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54例72个甲状腺结节中有67个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正确率93.1%,其中在5例误诊中4例为结甲,1例为甲状腺癌。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