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间叶来源恶性肿瘤(RMM)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R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19例。汉族21例,少数民族27例。中位年龄55(16~79)岁。首诊主诉腰痛31例,腹胀8例,血尿2例;体检发现6例;1例因上臂痛于骨科就诊,完善检查提示为肾脏来源肿瘤。CT检查多表现为肾占位性病变,部分肿瘤可有液化、坏死或有囊性改变,增强后肿瘤不规则强化,边缘不清,与肾癌较难鉴别。肿瘤位于左侧30例,右侧18例。所有患者完善术前血常规、生化、凝血等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39例。根据初诊时的影像学结果进行临床分期:T1期7例,T2期16例,T3期20例,T4期5例。8例首次就诊时发现远处转移,分别为转移4例,腹膜后转移2例,骨转移2例。13例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本组48例中,术前诊断为肾肿瘤29例,肾占位性病变12例,腹膜后占位7例。1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9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未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8例病理诊断为平滑肌肉瘤17例,脂肪肉瘤17例,其他类型间叶来源恶性肿瘤14例。平均随访38.8(7~180)个月,死亡30例,平均生存时间39个月。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其他类型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2%、30.8%、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和异常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和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前穿刺活检和非穿刺活检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7.4%和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根治性手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6%和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31.6%、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0.013)、肿瘤临床T分期(P=0.030)、手术方式(P=0.006)是影响R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M较罕见,恶性程度高,临床症状以腰痛最常见。术前行穿刺活检不影响RMM的预后。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初诊临床分期早期、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好。肾脂肪肉瘤的预后优于肾平滑肌肉瘤。

  • 标签: 肾肿瘤 间叶瘤 肉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开展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疼痛方面的治疗与护理取得的效果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具体疼痛情况和相应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择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恶性肿瘤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恶性肿瘤介入治疗,配合相应的镇痛方法,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间阶段的VAS评分情况,分析临床干预应用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干预之前时期所有患者疼痛情况是相接近的(P>0.05),并未呈现出明显不同。而干预之后时期则发生改变,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要更低一些(P<0.05),镇痛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一些。结论 临床恶性肿瘤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介入治疗之后的疼痛情况相对较轻,通过有效的镇痛治疗之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疼痛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助于现有健康情况的优化。

  • 标签: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治疗后疼痛 镇痛治疗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科2019年1月份到12月份居家的癌痛患者,一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实验组有50例患者,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给延续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上的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发现是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总有效率只有82%的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延续护理 癌痛 疼痛程度管理
  • 简介:摘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生物药剂,以单抗作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深入了解ADC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并在ADC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适应证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对临床医师而言十分重要,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转归。因此,共识旨在对市面可及的ADC药物进行系统概述,从而为临床医师更好地应用和管理ADC药物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 标签: 恶性肿瘤 抗体药物偶联物 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性药物 安全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4 888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及其恶性肿瘤新发情况。利用研究对象3次健康体检的血压测量值,进行收缩压轨迹分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恶性肿瘤发生率,并进行恶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收缩压轨迹将54 888人分为5组,其中低-稳定组14 326人,正常-稳定组25 630人,中-高组5 390人,高-中组6 438人,高-稳定组3 104人。在(4.95±0.53)年的随访期内,共新发恶性肿瘤1 070例。低-稳定组、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3%(177/14 326)、2.2%(491/25 360)、3.1%(147/5390)、2.7%(156/6 438)和3.8%(99/3 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后,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关,与低-稳定组相比,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高-稳定组的HR分别为1.413、1.731、1.557和1.907(均P<0.001)。结论高收缩压轨迹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血压 收缩压轨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肿瘤科发生失眠9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姓名首字母编号后随机分为计划组(中医护理方案)与预设组(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计划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均优于预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失眠症,提倡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恶性肿瘤 失眠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位肝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把12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乙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同数据指标。 结果 甲组和乙组在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情况上均表现有明显不同,甲组情况均优于乙组,两组之间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文把循证护理运用到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甲组患者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满意度为81.67%的乙组患者;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低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的乙组;甲组治疗有效率85%,高于治疗有效率为71.67%的乙组,临床应用效果显佳,可以广泛采纳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对患有恶性肿瘤症状的患者在护理工作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恶性肿瘤症状治疗的患者,共计46例,医院收治诊疗时间为2017年3月-2020年9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干预组)与②组(恶性肿瘤症状常规护理干预组),各23例,试探讨分析两组肿瘤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评分及治疗期间出现不良症状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①组(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干预组)恶性肿瘤患者在采用该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评分为(93.44±2.27)分,较②组患者认可度高,(P<0.05),②组患者对医院的认可程度评分为(82.39±3.14)分;①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反应的人数为4例,所占比例为17.39%,较②组患者出现人数少,(P<0.05),②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反应的情况为9例,所占比例为39.1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工作与护理干预措期间,由于病情状况、身体素质等原因易出现诸多方面的不良症状反应,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状况,经研究结果表明,对肿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不良症状反应发生的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干预模式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超微血管成像技术(mSM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于97例在我院2018年-2020年期间进行超声检查后检出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97例患者共有107个病灶。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7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21例。乳腺肿瘤患者超声检查中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以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mSMI);并对两种血流显示技术按照Adler标准对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最后通过病理结果,对比他们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文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恶性肿瘤的检测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良性肿瘤检测无统计学意义 (P=0.14)。结论:在对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中,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在鉴别乳腺肿瘤性质上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达到利用无创而简便的方法减少误诊、漏诊,减少不必要的乳腺肿块活检。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能效不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Adler血流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肿瘤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统计临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评价并比较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62例患者临床超声诊断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5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3.55%(58/62)、85.71 %(6/7)、94.55 %(52/55);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分级及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乳腺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我们的研究最近从近两年于我院接受的3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A组,35例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35例前来体检健康人群作为C,观察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以及三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结果:A组患者的Fg、AT-Ⅲ、D-D平显著高于B组、C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22.8%(8/35),B组以及C组并没有发现血栓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因此患者也容易出现血栓。

  • 标签: 老年恶性肿瘤 凝血-纤溶 功能变化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4-2021.1内5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数据可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等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指标分值较高,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显著价值,可改善其内心状态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卵巢恶性肿瘤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睡眠和饮食情况、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正常率为95.00%、饮食正常率为97.50%,均分别比对照组患者的67.50%、70.00%更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75.00%,而观察组患者高达97.50%(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和饮食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妇科 睡眠和饮食 恶性肿瘤 心理状态 化疗 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疑似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做比照,病例数50例,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特异度与常规超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使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均可获得相对准确结果,相比之下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更高,应该作为首选检查方式,为肝脏恶性肿瘤诊疗提供充足依据。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经诊断确为恶性肿瘤的50例患者为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均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躯体运动、环境适应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人文关怀 恶性肿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大分割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8例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行大分割放射治疗,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止痛,每组各24例患者。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治疗后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但治疗后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 癌性疼痛 阿片类止痛药 大分割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接受化疗干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对缓解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确诊恶性肿瘤符合化疗指征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化疗护理、联合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事件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因治疗方案引发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血糖异常变化的发生情况,将接受化疗的9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血糖异常变化)37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切口感染)55例,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合并糖尿病对于化疗期间血糖控制不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56.76%>34.5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80例恶性肿瘤患者摸球分组,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