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例携带ANKRD11基因第9外显子杂合变异合并癫痫发作的KB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候选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患者1和患者2为男性患儿,患者3为成年女性,均表现为癫痫发作以及智力障碍。3例患者的特殊面容包括三角脸、低发际线、宽眼距、耳廓畸形、宽鼻梁、鼻孔前倾、长人中、弓状上唇、上中切牙过大等。2例男性患者均有通贯掌。WES检测发现3人分别携带ANKRD11基因第9号外显子的新发杂合移码变异,包括c.2948delG(p.Ser983Metfs*335) 、c.5397_c.5398insC(p.Glu1800Argfs*150)以及 c.1180_c.1184delAATAA(p.Asn394Hisfs*42)。结论本研究拓展了KBG综合征相关的ANKRD11基因突变谱。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并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 标签: 全外显子测序 KBG综合征 ANKRD11基因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前者,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明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癫痫性精神障碍 人性化理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项目自2020年4月开展,至2021年7月结束,在该期间,纳入我院符合项目研究条件的6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篮球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以患者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 患者经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NIHSS评分下降,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癫痫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影响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负性情绪的具体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诊治癫痫患者中随机择取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单双号分组原则均分成两组,各45例。将一般护理干预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升老年癫痫患者自我效能感,缓解负性情绪,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积极心态,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老年癫痫 自我效能感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资料为60例癫痫患者,2019.06~2021.09期间纳为研究样本采集时间段,分层随机化分组,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临床应用疗效,对照组/30(苯巴比妥治疗),实验组/30(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相较患者(1)癫痫疾病指标;(2)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癫痫疾病指标均有积极改善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疾病,可积极改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及时间,用药过程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癫痫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癫痫治疗中将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联用的效果。方法:早期癫痫病人取样68例,分组方式选随机数表法,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01月分别给予卡马西平治疗(n=32,参照组)和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n=36,试验组),对比血清指标、脑放电指数和总有效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TNF-α、hs-CRP、Hcy指标和脑放电指数比参照组低,总有效率97.22%,比参照组78.13%高,癫痫发作次数(1.15±0.52)次/d,发作持续时间(1.18±0.39)min/次,比参照组少,P<0.05。结论:在早期癫痫治疗中结合应用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可提升治疗有效性,有效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脑放电指数,减少癫痫发作及持续时间。

  • 标签: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拉莫三嗪配合丙戊酸钠对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拉莫三嗪配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2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及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及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癫痫发作次数更少,且抑郁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拉莫三嗪配合丙戊酸钠方案应用于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之中效果显著,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癫痫合并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继发癫痫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均是中枢神经感染继发癫痫患者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一组是研究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性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数据和对照组比较均P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癫痫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样本,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以氟桂利嗪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治疗后,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氟桂利嗪抗菌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继发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癫痫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并发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减少癫痫发生,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循证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癫痫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癫痫患儿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发作频率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2022年6月泉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癫痫患儿98例,根据患儿入院挂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n=4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癫痫治疗依从性、发作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评判性思维护理 亲情护理 癫痫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整体护理在老年癫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治疗癫痫疾病的老年患者8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癫痫发病次数、QOLIE-31评分。结果:实验组癫痫发病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系统性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侧癫痫发病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 标签: 系统性整体护理 老年癫痫 康复护理 QOLIE-31评分 发病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膜炎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昏迷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病毒性脑膜炎并症状性癫痫 昏迷情况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继发性癫痫患者护理中预防性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对比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资料加以勘验,应临床护理方法差异,等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内科一般护理、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100%(36/3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86.11%(31/36),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继发性癫痫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对象均是我院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共计90例,按照患儿入院编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其中编号为单数的45例设为观察组,编号为双数的45例则划入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展开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癫痫发作率及外伤发生率,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数据为6.67%、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1.11%、2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且降低了患儿癫痫发作及外伤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癫痫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继发性癫痫患者护理中预防性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对比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资料加以勘验,应临床护理方法差异,等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内科一般护理、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100%(36/3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86.11%(31/36),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继发性癫痫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预测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12月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15例,包括95例PSS患者,220例未发生PSS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的侧别、影像学特征、既往史以及癫痫发作的时间和类型等临床特征信息。使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梗死范围,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根据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Ⅲ,ECASS Ⅲ)分类系统将脑梗死的出血转化进行分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SPECTS评分[5(4,7)分]低于对照组[7(5,8)分],而房颤、出血转化、层状坏死(laminar necrosis,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比例(分别占31.6% 、45.3%、24.2%、26.3%)均较对照组高(分别占20.9%、28.2%、9.1%、16.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ASPECTS评分(OR=0.658,95%CI=0.556~0.778,P<0.001)、出血转化(OR=2.307,95%CI=1.311~4.059,P=0.004,),以及LN(OR=2.530,95%CI=1.250~5.123,P=0.010)和含铁血黄素沉积(OR=2.308,95%CI=1.201~4.436,P=0.012)是PSS的影响因素。在本组病例中,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占42.1%(40/95),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均占12.6%(12/95),全面性发作占32.6%(31/95)。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24.6个月,观察组出院时和最后一次随访时MRS评分[3(2,4)分,2(1,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分,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并发PSS可影响患者预后,并且梗死范围大、出血转化,存在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均可作为预测PSS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层状坏死 含铁血黄素沉积 预测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