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相比注射洽疗,大多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口服药剂治疗疾病。但是,有许多药品,尤其是含有大分子蛋白质的药物都不能以片剂的形式使用,因为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就会被分解无法发挥疗效。为此,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胶囊。这种胶囊表面覆有微型针管,可以在患者口服后将药物直接注射于胃中。进行动物试验时,该研究团队发现,用这种胶囊输送胰岛素比皮下注射更有效,而且该胶囊对消化系统没有任何副作用。

  • 标签: 纳米医学 消化系统 研究人员 动物试验 研究团队 蛋白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纳米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大众而言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学科。科学家们1980年代才开始逐步建立纳米科学严格的公理化体系,但与许多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轨迹一样,人们在多年前就有意无意地接触到与纳米结构相关的技术了。

  • 标签: 纳米技术 纳米科学 公理化体系 80年代 科学领域 纳米结构
  • 简介:目的:探究喜树碱-氟尿苷(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喜树碱-氟尿苷纳米颗粒,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已组装完毕。将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组和喜树碱(CPT)单药组、氟尿苷(FUDR)单药组以及两种单药混合组(CPT/FUDR)作对比,采用MTT实验检测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划痕实验探究CPT-FUDR纳米颗粒和CPT/FUDR混合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药物浓度大于0.1μM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CPT-FUDR纳米颗粒组Tca-811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单药CPT、FUDR和CPT/FUDR混合物组(P〈0.05)。在划痕实验中,培养48h后,CPT/FUDR混合物组和CPT-FUDR纳米颗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CPT-FUDR纳米颗粒组显著低于CPT/FUDR混合物组(P〈0.05)。结论:在体外,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CPT/FUDR两种单药混合。

  • 标签: 口腔癌 联合化疗 口腔鳞癌 TCA-81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结合980 nm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能否通过激发可见光激活光敏蛋白(channelrhodopsin-2,ChR2)成功夺获心肌。方法15只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光敏蛋白(ChR2)组(5例)、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组(5例)和对照组(5例),分别经颈静脉注入带有相应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AAV9-CAG-hChR2(H134R)-mCherry、AAV9-CAG-mCherry和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8周后开胸暴露心脏实施在体实验。自制包含UCNP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透光薄膜,将薄膜贴附于右心室游离壁,980 nm NIR经程序设置脉冲参数,由400 μm芯径光纤输出,至于薄膜上方,同步记录NIR输出信号及体表心电图,观察NIR夺获右心室心肌的情况。结果ChR2组大鼠心肌可被NIR激发转换出的可见光(包含波长450 nm和475 nm的蓝光)夺获,并且随着NIR输出功率的增加1~6 W,心肌夺获率可增加至100%,随着NIR脉冲宽度的增加(5、10、20、50 ms),夺获心脏的NIR输出功率逐渐减小。而mCherry组和对照组大鼠心脏对980 nm NIR经UCNPs薄膜上转换的可见光无上述反应。结论UCNPs结合980 nm NIR用于光遗传学技术可成功夺获心肌,利用NIR的组织穿透性优势,有可能为心脏光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施策略。

  • 标签: 纳米颗粒 近红外光 遗传工程 心脏
  • 简介:不说“成鱼配饵”,就说“黑坑配饵”,往往都令许多新老钓友头疼。有什么好思路吗?下面,笔者将简明地介绍垂钓成鱼、黑坑、混养池的基本配饵思路,谈谈何为“超级颗粒”。

  • 标签: 黑坑 钓友 垂钓
  • 简介:介绍了纳米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及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分析概括了纳米电子器件的基本物理原理及其应用,基于纳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价值,阐述了研究纳电子学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纳米电子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纳电子学 发展路线 基本原理 纳米器件 发展趋势
  • 简介: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NiZn铁氧体的前驱体粉末。对前驱体在900℃热处理后,得到尖晶石型NiZn铁氧体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晶体形貌为准六角形,粒径大小Dsem≈3.5μm,而Dxrd≈80nm,即Dsem≈44Dxrd这是NiZn铁氧体制备领域一个新颖的结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可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 标签: NIZN铁氧体 共沉淀法 前驱物
  • 简介:纳米管是直径约为人类头发丝百分之一的中空石墨圆柱体.它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从其微观结构的六边形网格层面的边界开始卷曲,直到2个边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笼状“纤维”.

  • 标签: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奇异 微观结构 六边形 石墨
  • 简介:切削刀具表面涂层技术是近几十年应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且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受涂层中B含量的影响较多,适量的B元素能够容易与N结合形成非晶相BN,限制晶粒生长,从而形成纳米晶镶嵌在非晶介质中的纳米复合结构,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抗氧化性。

  • 标签: 金属BN涂层,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硬度
  • 简介:摘要利用原有设备,采取“通氨滴醇”随炉冷却方法,通过改变曲轴的装炉方式、设计使用新工装、调整工艺参数等控制手段降低曲轴软氮化后的裂纹率,提高曲轴软氮化工序一次交检合格率。

  • 标签: 曲轴 软氮化 畸变 组织渗层
  • 简介:制造了一种立方氮化颗粒之间实现键合的多晶体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比较好的硬度、耐磨性、热学和化学稳定性。

  • 标签: 立方氮化硼 复合材料 立方氮化硼键合
  • 简介: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已在切削加工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切削性能,尤其是超硬特性被使用者所熟悉。介绍了PCBN的主要研制工艺,性能特点以及其在刀具材料中的应用。

  • 标签: PCBN,粘结剂,烧结
  • 简介:摘要:采用次氯酸钠处置叠氮化钠,利用氯化铁溶液判定反应终点,健康危害:粉尘与溶液能刺激眼睛和皮肤,引起水泡。

  • 标签: 次氯酸钠 叠氮化钠 氯化铁
  • 简介:摘要:为提高氮化硅材料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以氮化硅陶瓷球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研磨压力、转速和研磨液浓度。系统分析影响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球度误差的因素,结果表明优化参数显著提升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出适用于工业生产的精密加工策略。

  • 标签: 氮化硅材料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3O4为核心包裹的二氧化硅颗粒,并且进行修饰使之表面氨基化,对此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研究,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B亚单位基因小干扰RNA(siRNA)质粒细胞转染实验,以及白鼠活体注射靶向模拟实验研究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该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直径在80~100 nm之间,孔径在2~4 nm之间的均一球体型纳米颗粒。在5~125 μg/ml浓度范围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对于细胞活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始终保持在6%以下。在姜黄素染色的装载有NR2B siRNA质粒的该纳米颗粒转染实验中,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的荧光现象。在体外红外测定仪观察红外激发荧光染料标记的纳米颗粒实验中,可见该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不会有蓄积作用,其最终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汇聚至膀胱,并最终排出体外。同时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会有大量荧光颗粒向磁场方向聚集,并且在撤出磁场后不会蓄积,浓度会持续下降。结论氨基化磁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具有较好的装载能力以及生物安全性,可以携带NR2B基因siRNA质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外加磁场诱导下可靶向到达病灶区域,为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RNA干扰 细胞毒性 生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