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0~2023.1月于我院就诊的105例患者,疑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方法,将肺功能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疾病诊断中不同扫描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105例疑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哮喘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肺气肿11例,支气管扩张10例,慢性鼻窦炎9例,肺部纤维瘤7例。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肋骨骨折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与DR影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病例为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肋骨骨折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同时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DR影像技术诊断,将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出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比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结果的骨折数检出率明显高于DR影像技术,诊断时间短于DR影像技术,两者检查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方式,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使临床医生能够尽早确诊病情为患者开展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DR影像技术 价值分析
  • 简介: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2人,最好发于胃,次为小肠[1-3]。最早由Mazur和Clark于1983年提出并命名,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等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不同,GIST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肿瘤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1-3]。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或腹块为主要表现,但不具特征性,术前诊断和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全貌及其局部侵犯与转移,系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临床应用也最为普遍[1]。笔者就肿瘤CT探查方案、定性与分期诊断、治疗后随访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展与注意事项予以评价。

  • 标签: 多层螺旋CT诊断 胃肠间质瘤 价值评估 间叶性肿瘤 多层螺旋CT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25例CT双期扫描征象。结果CT扫描显示,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者22例,异位者3例,多是单侧发病(21/22)。肿块较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20例)。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出血、坏死常见(13/25),1例坏死严重。钙化较少见,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结论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术后随访。

  • 标签: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对象88例为疑似肺癌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和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病理检查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对肺癌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应用优势显著,推荐应用。

  • 标签: 早期肺癌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副突在MSCT横断面与三维重建图像的形态特征,提高对腰椎副突结构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0例正常成人400个椎体的薄层螺旋扫描图像,采用MPR及VR后处理,在重建图像上测量副突的四项指标。应用SPSS1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腰椎副突于MSCT图像上分为五型乳头型、三角型、舌型、残痕型及无副突结构,各型副突间各指标差异(P=0.00)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各指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腰椎左右侧副突间分型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可以清晰全面地显示腰椎副突结构,大部分腰椎椎体均有副突结构,位置恒定,容易辨认,可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影像资料。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腰椎副突 横断面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急腹症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腹症患者的CT检查表现。结果150例患者,急性胰腺炎30例,CT无明显异常或不能明显诊断者15例(24.6%),CT明确诊断者(75.4%)。肠梗阻25例,CT定位诊断准确25例(100%)。胃肠道穿孔20例,CT肯定性诊断(100%)。急性阑尾炎19例,CT未能明显诊断者3例(15.7%),CT肯定性诊断者16例(84.3%)。妇科疾病18例,CT未能明显诊断者6例(33.3%),CT肯定性诊断者12例(66.7%)。胆石症或并胆囊炎15例,CT无明显异常者2例(13.3%),CT明确诊断者13例(87.7%);克罗恩病7例,CT未能

  • 标签: 急腹症 诊断多层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和分析尘肺病患者的病灶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1号-2019年1月1号期间内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种随机选择152例,对其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观察不同类型的尘肺病患者临床上的不同CT表现,并且观察患者的病变特征在不同的阶段的具体表现,进而分析这一疾病是否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并发症状况1。结果在参与此次研究的152例尘肺病患者当中,矽肺患者占比最多,一共有112例;其次是煤工尘肺患者,有30例;剩下的10例患者所患的是其他类型的尘肺疾病。在对各类尘肺病的病灶进行检查之后,发现形状呈不规则或者圆形小阴影的病灶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最少的是PMF。而形状呈大阴影的病灶或者是PMF病灶出现的频率会随着后期感染尘肺病的患者的临床分期数量的增加而升高1。除此之外,矽肺及煤工尘肺的患者,容易在临床上引发肺结核、肺气肿和肺癌等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和临床表现,在统计学上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1。其中P<0.05。结论采用螺旋CT对尘肺患者的病灶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清晰准确的观察,来帮助医师进行确诊,对后期治疗该疾病具有非凡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尘肺患者 矽肺 螺旋CT 煤工尘肺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均做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5mm,间距5mm,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各种CT征象。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增粗,阑尾结石伴阑尾周围炎症改变,蜂窝组织炎、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和阑尾周围积气。结果CT发现29例真阳性,2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 标签: 阑尾炎 急性 CT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必须在有效的抢救时间窗内进行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准确性高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规范急诊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讨论,对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控制、辐射剂量控制以及备选方案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定临床治疗策略。

  • 标签: 卒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检查技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分别用标准算法B40s和骨算法B60s进行薄层重建,在3D工作站再进行多方位MPR和VR重组。结果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重组图像能清楚显示椎体受累,死骨,累及椎弓根,椎间盘受累,椎旁、或腰肌脓肿,钙化。结论CT扫描结合其3D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钙化、脓肿以及椎间盘的改变,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及脊髓压迫情况具有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CT检查技术重建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妇科急腹症不同病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和临床确诊的38例妇科急腹症的CT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性质、影像表现及特点。结果MSCT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敏感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71%。38例妇科急腹症中,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13例,卵巢囊肿破裂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8例,子宫破裂、穿孔3例,感染性病变7例,均有相应的MSCT表现及特点。结论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并可对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科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诊断作用性。方法在2013年5月15日至2018年5月15日期间选取95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且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主干栓塞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叶动脉栓塞的诊断正确率为97.06%,对段动脉栓塞的诊断正确率为95.45%,对亚段动脉栓塞诊断正确率为94.74%。同时其对肺栓塞的误诊率为13.33%、漏诊率为3.75%、特异度为86.67%、敏感度为96.25%。结论实施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性较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栓塞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为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检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尼勒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和X线平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肺结核患者中病变累及1个肺野23例,占56.10%,累及2个肺野14例,占34.15%,累及3个及以上肺野4例,占9.76%;合并胸膜炎6例,占14.63%,继发型肺结核35例,占85.37%。咯血10例,占24.39%,其中X线平片发现1例空洞,CT发现5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6例,占39.02%,其中X线平片发现3例空洞,CT发现8例;CT总共显示钙化灶18例,空洞14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4例。CT显示空洞的14例多为小空地,其中X线平片只有3例有明显透亮区,其余11例表现为密度不均的斑片状阴影,未发现空洞。结论与胸部X线平片相比,肺结核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在发现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病变数量、伴随征象上具有优势,可以作为可疑或已知肺结核的补充诊断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肺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37例胸骨骨折的MSCT表现及重建重组图像的影像诊断优势。结果37例胸骨骨折病例经MSCT扫描及重建图像分析后,不但清楚的显示了胸骨骨折全貌,还能全面了解胸腹腔脏器损伤及其他骨骼的骨折情况。结论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弥补了DR摄片和普通CT的不足,对胸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MSCT 重建技术 胸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眼眶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其定位、定性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33例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在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达到全面、准确的显示眼眶全貌,进一步突显骨折。结果33例患者中单纯骨折25例,其中眶内壁骨折12例,眶下型骨折7例,眶上壁骨折2例,眶外壁骨折4例;多发复杂骨折8例,其中合并临近部骨折9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三维成像效果立体逼真,为临床诊断、法医定性提供重要信息,为目前影像诊断眼眶骨折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眼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中抽选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胃镜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检出率为100%%,胃癌分型准确率为85.71%,胃癌TNM分期准确率为80.61%。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检出率以及对胃癌分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癌 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