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矿物元素的营养功能日益被揭示的同时,随着免疫营养学的发展,其对水产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也逐渐深入。矿物元素作为五大营养素之一对机体免疫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饲料和水体中的矿物元素对水产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水产动物 矿物元素
  • 简介:以氯化(CoCl2·6H2O)和黄磷为原料,以无水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星形磷化(Co2P)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Co2P的生长机理和形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六方相的Co2P,其形貌为由4~5个花瓣组成的星形结构。星形结构尺寸约4μm,花瓣呈锥形,平均直径约700nm。反应温度、溶剂中无水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反应时间等对星形Co2P微晶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制备星形Co2P微晶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180℃,混合溶剂中V(Ethanol):V(H2O)=1:3,反应时间24h。

  • 标签: 磷化钴 溶剂热 星形
  • 简介: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镍冶炼应用加压酸浸工艺与装置的概况,以及该技术应用于镍湿法精炼中的效果,并对其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及物料平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加压酸浸 工艺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地区镍矿矿床地质特征。基岩带上的超基性岩体经过强烈的红土化作用而形成镍矿。通过钻探施工、连续取样化验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该区镍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为典型的风化壳型红土镍矿床,具有规模大、埋藏浅、矿层厚度不稳定等特点。

  • 标签: 红土型镍钴矿矿床地质特征
  • 简介:阐述了在湿法炼锌过程中的走向及在各物料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在锌系统内部循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就高锌精矿配料情况下生产工艺技术条件的优化及新液的控制作了论述.

  • 标签: 湿法冶炼 净化 生产工艺
  • 简介:采用固相法,利用掺杂技术合成钻酸锂(LiCoO2),研究了稀土复合掺杂对材料的影响,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相对未掺杂的材料,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更大的中粒径,较高的压实密度;在25℃循环(1C,3.0-4.2V)100次,容量衰减减少了2.51%,在85℃/4h高温存储测试中,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提高了2.85%、5.34%。

  • 标签: 稀土 钴酸锂(LiCoO2) 高压实 复合掺杂
  • 简介:本文论述了转炉吹炼闪速炉高品位低冰镍时,因原料中镍成份的发生变化,使所产出的高镍锍中含量下降;通过综合试验研究,分析吹炼过程中铁、在高锍、渣中的变化情况,摸清生产的最佳参数。

  • 标签: 转炉 吹炼 闪速炉 冰镍保钴
  • 简介:摘要:随着电池材料新项目的建设完毕,价上涨、压缩企业新产品利润空间。为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后向一体化站略,利用公司在产品上的优势,从直接外购成品硫酸镍作生产原料,改变为自行处理原矿,产出高纯硫酸镍、、锰溶液,用做电池材料的生产,该举措立竿见影,使成本有所下降。本文主要针对用粗制氢氧化这类高原料,来弥补镍原料中含量低的不足,可有效缓解企业原料紧张问题,有效释放三元新产品的产能,为企业提升利润空间所进行的工艺改造。

  • 标签: 粗制氢氧化钴 硫酸钴 化学净化 工艺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 避免甲胺在检测过程中发生降解。方法 经过对所有原因逐条分析确认, 确定影响甲胺有关物质测定项单杂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重新建立操作方法。结果 将无色透明的容量瓶更改为棕色容量瓶进行检测,暗室光照强度应控制在5 lx以下。结论 新确定的方法可行,能达到降低降解率的预期效果。

  • 标签: 甲钴胺 有关物质 降解
  • 简介:摘要:酸锂(LCO)在所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具有体积比能量高,工作电压范围宽,压实密度高,理论比容量大,且LCO特殊的α-NaFe2层状结构可以实现Li+的快速迁移及稳定循环;但是,LCO材料的实际比容量(140mAh/g,Li1-xCoO2,x≈0.5,~4.2Vvs.Li/Li+)只有理论值(274mAh/g,Li1-xCoO2,x≈0.5,~4.2Vvs.Li/Li+)的60%。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可以大大提高LCO正极材料的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然而随着Li+的不断脱嵌,导致LCO从六方晶相(O3相)到单斜晶相的不可逆相变。此外,在高电压下LCO材料界面与电解质间的副反应通常会导致LCO电池容量下降及循环性能不稳定,从而限制了高电压LCO电池的商业应用。为了充分发挥LCO材料的应用价值,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主要包括LCO正极材料的改性及电解质添加剂的筛选。

  • 标签: 高电压 钴酸锂电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对60辐照机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复杂,对设备的运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要保证易维护性,这对安全组件的智能设计和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标签: 钴60辐照 钴60辐照机械电气 安全控制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法炼锌为常用锌生产模式,但是此种方式具有渣含锌量高及渣品位低等问题。传统三段逆锑锌粉除工艺缺点明显,如高成本、性能稳定性差、深度净化无法实现及易生成有害气体等,导致其应用价值受到影响,同时也使得此种工艺应用受限。现阶段,我国部分湿法炼锌企业采用新型试剂除工艺进行渣净化,能够取得理想的除效果。当前,新型试剂出库过程中所生成的渣为有机渣,含锌量较高且含量较少,但是此种生产方式可生成有机渣,会加大回收难度,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渣长时间堆积,容易污染环境并损失有价金属或者加重经济损失,因此采用新的渣处理和净化工艺很有必要,同时也可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标签: 湿法炼锌 钴渣净化 处理新工艺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涂料和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200例接受乳牙龋预防的患儿,将其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100例,甲组采取氟泡沫预防,乙组采取氟涂料预防,之后比对甲组、乙组患儿预防前和预防后10个月的龋均、换龋率和SiC,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对甲组、乙组患儿龋均、换龋率和SiC进行统计比对,发现在预防前龋均、换龋率和SiC的各项数据差异较小,P>0.05,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预防后,甲组、乙组患儿的龋均、换龋率和SiC各项数据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乙组患儿的龋均、换龋率和SiC的各项数据比甲组更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涂料和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均具有较高的效果,但是通过统计学比对,发现氟涂料的预防效果更好,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含氟涂料 含氟泡沫 儿童 乳牙龋 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氟涂料和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效果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区幼托机构儿童500例的牙齿保健资料,依据乳牙龋预防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氟涂料组250例和氟泡沫组250例。结果氟泡沫组和氟涂料组儿童乳牙患龋率无明显差异,χ-2=0.20,P〉0.05。结论氟涂料和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效果均较好,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患龋病存在,需要通过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含氟涂料 含氟泡沫 儿童 乳牙龋 预防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二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Hp感染经常规治疗无效患者中选取3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5d后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TT分析Hp根除率为84.21%,PP分析Hp根除率为89.47%,对照组ITT分析Hp根除率为52.63%,PP分析Hp根除率为68.42%,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二线治疗中,采用莫西沙星三联疗法,能有效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 针对ADU流程制备二氧化铀粉末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氨废水(氟、氨氮浓度分别最高达20g/L、70g/L),开发了一套新的处理设施。通过对各种技术的比较以及经验总结,选择了“三步法”工艺流程:首先,用氢氧化钙固氟,过滤掉氟化钙及其它固态物;其次,将过滤后的废水调至碱性后精馏,得到的氨水回用于生产线;最后选用特殊的吸附剂对精馏后的废水进行吸附,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氟浓度和氨氮浓度。该工艺过程主要采用的设备有:离心机、斜管沉降池和折板型精馏塔。通过大量试验和3年的运行考验,进一步优化了过程控制,使该设施废水处理能力达45立方/天;处理后废水中的氟浓度和氨氮浓度满足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分别低于10mg/L、15mg/L);回用至生产线的氨水浓度由原来的5 wt%提升至25 wt %,回收率高达99.3%。

  • 标签: 高浓度 含氟含氨ADU废水 固氟 精馏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