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PreS1-Ag检测在判定HBV复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8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乙肝前S1抗原(PreS1-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血清HBVDNA。分析PreS1-Ag与血清HBV-M和HBVDNA的关系。结果在HBeAg阳性的两组中,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90.95%和74.19%,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80%和83.87%,与HBeAg呈明显的正相关,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05)。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PreS1-Ag值的检测具有相关性。结论PreS1-Ag能敏感地反映HBV复制,与HBVDNA的一致性较好,在乙肝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复制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2012-2017年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和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采集梅州市监测门诊中'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和/或呕吐物标本306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开展NV(GI、GII)核酸检测与RV抗原检测。结果检出NV和RV阳性823份,总阳性率为26.84%,其中NV阳性率为13.24%,RV阳性率为13.60%;2012-2017年连续检测显示NV阳性率呈波动趋势,R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NV和RV感染具有季节性,高峰期分别在10-11月和1-2月。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要感染对象。结论梅州市病毒性腹泻病原NV和RV在全年各月份均有检出,以冬春季为感染高峰。阳性率总体有所下降但仍需引起关注,继续加强监测,以减少疾病的流行。

  • 标签: 腹泻监测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最主要的方案为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在临床试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包括广谱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达芦那韦/考比司他)、核苷类似物(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及抗疟药物(氯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出现肝损伤,本文就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肝损伤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促进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物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肠道病毒71型(EV71)非柯萨奇病毒16型(CA16)肠道病毒(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排毒时间,以及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排毒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共159例,在入院2 d内同时采集患儿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检测。对实验室确诊资料完整的87例患儿咽部及肠道排毒情况进行追踪和随访,实验组采用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52例),对照组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35例),观察两组病毒转阴情况。结果159例患儿治疗第1周时粪便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2周时出现转阴病例,至第6周全部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5~7 d咽部排毒的累计转阴率为54.0%,高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2,P>0.05);两组肠道病毒累计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05)。结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第2周出现肠道病毒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一定程度略提高咽部排毒转阴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IFNα2b 排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以检测阿瓦朗病毒(Avalon virus,AVAV)和休斯病毒(Hughes virus,HUGV)两种内罗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两种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检测AVAV和HUGA靶标RNA,检测限分别约为20拷贝/μl和70拷贝/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内罗毕羊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两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比较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VAV和HUG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和媒介生物、宿主动物标本筛查,便于病原的快速识别和疾病诊断。

  • 标签: 内罗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阿瓦朗病毒 休斯病毒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6%,通过对其保守的7个非结构蛋白进行对比,发现2019-nCoV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2019-nCoV进入细胞的受体与SARSr-CoV一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为其共用跨属受体。本文主要从种间传播和遗传变异着手,简要讨论了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如ACE2和APP4),这些受体是造成人类感染和流行的因素,并在病毒基因组中编码5种蛋白,其被认为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笔者对8种较有希望的抗2019-nCoV药物作了介绍,包括3种抗-HIV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达诺瑞韦/利托那韦及达芦那韦),正在研究的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抗流感病毒药物(阿比朵尔,法维拉韦)及1种抗疟疾药(磷酸氯喹);其中瑞德西韦、阿比朵尔及法维拉韦对2019-nCoV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或许可能是最有希望的药物。

  • 标签: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VID-19确诊病例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同类型标本中病毒核酸的检出情况。方法调查定点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病例,住院期间采集其鼻咽拭子、粪便、尿液和血液标本,出院后进行随访,采集其鼻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共调查25例COVID-19确诊病例,在住院期间采集其鼻咽拭子、粪便、尿液和血液标本各25份,共100份标本,经检测鼻咽拭子均为病毒核酸阳性,住院期间9例患者粪便中检出核酸阳性,阳性率为36.00%(9/25),尿液和血液未检出病毒核酸。25例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在第7天和第14天采集其鼻咽拭子和粪便标本各25份,第7天2例患者检出鼻咽拭子核酸阳性,复阳率为8.00%(2/25),粪便中未检出病毒核酸,出院后第14天鼻咽拭子和粪便中均未检出病毒核酸。结论COVID-19确诊病例住院治疗期间粪便中可检出病毒核酸,出院后部分患者鼻咽拭子病毒核酸复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粪便 出院病例
  • 简介: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弓形体(TOX),单纯疱疹病毒(HSV)对围产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及致畸作用。方法:对128例孕25-41周围产期死胎,死产,早产胎儿采用尸体解决观察各脏器发育以及感染所致畸形改变。PCR检测CMV,TOX,HSV三种病原体在肺,肝、肾,脾,脑,胎盘、肠脏器感染发生率。结果:CMV感染56.25%(72/128),弓形体13.28%(17/128),单纯疱疹病毒12.50%(16/128),CMV与TOX共同感染8.59%(11/128),CMV与HSV共同感染3.91%(5/128),TOX与HSV共同感染1.56%(2/128),CMV与TOX,HSV共届感染2.34%(3/128),128例尸体解决中发现畸形27例占尸体解剖总数21.09%,对照组100例胎盘三种病原体检测阴性,结论:CMV是死胎,先天畸形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并且感染为多器官性,HSV也表现出多脏器感染,是造成胎儿死亡的原因之一,TOX主要感染胎盘和脑。

  • 标签: 围产期 巨细胞病毒 弓形体 单纯疱疹病毒 感染 死胎
  • 简介:目的研究抗病毒新药17997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和抑制病毒复制时细胞热效应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量量热的方法。结果热代谢曲线表明,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浓度下,17997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且能明显地降低病毒复制时的细胞热代谢。结论17997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对宿主细胞的热代谢没有影响。

  • 标签: 抗病毒新药17997 抗病毒效应 细胞 微量量热法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导致的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流行之际,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实验室检测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出现了对检验结果的质疑,使2019-nCoV的核酸检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将2019-nCoV的核酸检测放置在病毒性肺炎背景中,结合流行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检验前质量控制,分析常见临床问题,探讨提高核酸检测效果的措施。

  • 标签: 肺炎,病毒性 冠状病毒属 核酸类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反应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HBV基因型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四组,每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结果:A型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C型组的这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HBV基因型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反应有密切关系,A型患者的治疗反应最佳,C型患者的治疗反应最差,B型和D型患者的治疗反应相似。HBV基因型检测有助于指导CHB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抗病毒治疗 治疗反应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和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用同样的过程在其寄生的细胞内繁衍、扩散疾病。人类应该能够从植物病毒研究中获取灵感,使HIV病毒停止复制。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花叶病毒 植物病毒 花椰菜 致病机理 灵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相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抗病毒治疗后早期房水VZV-DNA载量变化。方法回顾性观察性临床研究。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接受完整房水取样的VZV相关ARN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左眼、右眼各12只;年龄(52.0±9.5)岁(39~ 71岁)。发生眼部症状至确诊ARN的时间为(16.6±6.1 )d (7~30 d )。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40 mg/ml更昔洛韦0.1 ml (含更昔洛韦4 mg)治疗,2次/周,直至活动性坏死性视网膜病灶消退,但最多注射至确诊后4周,共计9次。治疗后随访时间(12.8±5.6)个月。抗病毒治疗首次及启动治疗后4、7、14、21、28 d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前抽取前房水,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VZV-DNA载量。将房水病毒DNA载量变化过程分为平台期和对数减少期,对比观察患眼各期房水VZV-DNA载量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基线、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为(8.6×107±1.3×108)拷贝/ml。平台期持续时间为(7.4±2.4)d;对数减少期VZV-DNA载量下降斜率为(-0.13±0.04) log/d;病毒DNA载量减少50%的时间为(2.5±0.7)d。抗病毒治疗启动后28 d,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下降至(1.7×105±1.8×105)拷贝/ml。病程中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只眼。治疗前、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1±0.6、0.8±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logMAR BCVA与初始VZV-DNA载量相关(r=0.467,P=0.033 )。结论VZV相关ARN患眼抗病毒治疗后房水VZV-DNA载量明显下降,其与ARN临床过程密切相关。

  • 标签: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 更昔洛韦 病毒载量 疱疹病毒3型,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在体外对SARS-CoV-2及其变异株的中和抑制作用,探讨其作为鼻腔/口腔喷雾剂用于预防和阻断SARS-CoV-2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SARS-CoV-2 IgY原液及成品对刺突(spike,S)蛋白的抗体效价;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其对SARS-CoV-2的中和活性;用萤光素酶发光法检测其对SARS-CoV-2假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抗SARS-CoV-2 IgY原液的抗S抗原效价为1∶32 000~1∶64 000,成品的效价为1∶16 000~1∶32 000;两批原液对活病毒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28和1∶256,相应的抑制中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36.22和36.50 μg/ml;成品对SARS-CoV-2假病毒的IC50均值分别为4.57 μg/ml (WT)和6.07 μg/ml (D614G);对变异株假病毒的IC50分别为15.09~29.94 μg/ml (B.1.1.7)、41.71~55.56 μg/ml (B.1.351) 和16.66~32.33 μg/ml (B.1.617.2)。结论抗SARS-CoV-2 IgY与SARS-CoV-2重组S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在体外能显著地中和SARS-CoV-2活病毒、假病毒及变异株假病毒,有望用于SARS-CoV-2感染的预防和阻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假病毒 卵黄抗体 变异株 中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山西省五个地区虫媒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特征,对采集的蚊虫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于2020年7~9月采集当地的蚊虫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蚊虫标本中的8种虫媒病毒,通过细胞培养对其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在121批蚊虫样本中,检测到1批乙型脑炎病毒阳性,2批库蚊黄病毒阳性以及8批南定病毒阳性。分离到7株病毒分离物,编号为:SX-YJ-Cxp-4、SX-YJ-Ars-2、SX-YJ-Cxp-1、SX-LY-Cxp-10、SX-GP-Ars-5、SX-GP-Cxp-2、SX-GP-Cxp-4,鉴定均为南定病毒,对其中一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山西南定病毒分离株与云南南定病毒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首次在山西省分离到南定病毒

  • 标签: 虫媒病毒 南定病毒 序列分析
  • 作者: 曹玉芳 王小智 谢晓红 李景辉 邓超 李香营 朱珠华 吴志殿 计超 牛毅 刘凡 余燕梅 宋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208,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216,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31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放射科,海南海口 570208,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附属海口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的西院)放射科,海南海口 570311,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附属海口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的西院)重症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海南海口 57031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因不同病因引起肺部感染患者的胸部CT资料,其中包括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及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高年资重症医学科医师共同评估患者发病后首次胸部CT的病灶累及范围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冠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以双侧肺叶病变较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91.6%、75.0%比26.0%,P<0.05)。而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新冠肺炎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以单肺多叶病变为主(62.0%比18.8%、5.6%,P<0.05),并伴有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新冠肺炎患者肺组织磨玻璃影比例高达97.2%,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达56.2%,而细菌性肺炎患者仅有2.0%(P<0.05)。新冠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肺组织实变影(25.0%、12.5%)、支气管充气征(13.9%、6.2%)、胸腔积液(16.7%、37.5%)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细菌性肺炎患者(62.0%、32.0%、60.0%,均P<0.05),铺路石征(22.2%、37.5%)、细网格征(38.9%、31.2%)、晕征(11.1%,25.0%)、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30.6%、37.5%)、双肺斑片样/条索阴影(80.6%、50.0%)等指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患者(2.0%、4.0%、2.0%、0%、22.0%,均P<0.05)。新冠肺炎患者局部斑片影的发生率仅为8.3%,明显低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8.3%比68.8%、50.0%,P<0.05)。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12.5%、30.0%,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出现磨玻璃影、铺路石样和网格影样改变的概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且以双下肺及外侧背段多见;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肺部磨玻璃影在上下肺均有分布;细菌性肺炎患者常以单肺实变影多见,以小叶或大叶分布并伴有胸腔积液。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CT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