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前不久,广州新电视塔工地迎来了全市建筑业农民安全培训的第一课。刚刚入场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的200多名农民停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在工地一角、参加了广州市建委举行的首期“广州市建筑工地民工务工知识培训班”。

  • 标签: 安全教育培训 农民工 建筑工地 广州市 安全培训 结构施工
  • 简介:农民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相对特殊的社会劳动群体,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数量已达2.67亿人。农民群体的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今年两会上,几位来自四川的全国政协委员就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民职业病救助问题。

  • 标签: 农民工 职业病 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全国总工会 聚焦 社会转型
  • 简介:去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强调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强化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对农民的培训”。省局也把“强制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规划”。农民培训是个系统工程。对农民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妥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妻举措,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不久前,围绕如何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笔者对大丰市农民的培训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 标签: 农民工培训 安全培训教育 农村富余劳动力 原因 社会力量 农村劳动力
  • 简介:长期为农民工伤维权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市农民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交了一份《农民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报告其收集整理329件农民工伤案件,涉及农民344人。报告显示,工伤认定程序漫长、维权成本高、行政执法部门缺位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民工伤维权的“拦路虎”。

  • 标签: 工伤保险 法律援助 农民工 工作站 北京市 维权
  • 简介: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的职业健康。近年来,我国先后公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和职业卫生标准,监管力度逐步加大,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服务体系持续加强,

  • 标签: 《职业病防治法》 农民工 尘肺病 解读 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工人
  • 简介: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大多数为农民。而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大多数也是农民,其主因是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较差,致使安全事故频发。为此,加强农民安全教育培训,保护农民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率,促进全社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 标签: 农民工 安全带 健康问题 中国 生产安全事故 自我防护能力
  • 简介: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农民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民总量达到28652万人。随着新生代农民成为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的学历、收入、技术水平和生活环境都在逐步提升。农民群体出现了哪些新特征?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有什么新变化?

  • 标签: 生活环境 农民工 职业技能 特征 国家统计局 调查报告
  • 简介:职工因工作受伤在医疗和休养期内依法享有的工资福利待遇,既是工伤职工的正当权利,又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 标签: 《工伤保险条例》 职工 工资 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 国务院
  • 简介:2019年1月1日起,关于你的工资、社保、假期、出行……会有很多大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收入:一、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支出将首次作为专项附加扣除,该办法自2019年1月1日实施。

  • 标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资 社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 住房贷款
  • 简介:金山农民画画不讲技术和规则,全凭本能和印象作画,他们将田间耕种劳作的思维和热惰移植到画面上,将一张张白纸当作黄土田畴一样悉心伺弄。就像在种地的时候,每一块都要种到,他们在画画的时候也同样不让一块纸头闲下来,每一个角落都要填得满满的。

  • 标签: 金山农民画村 阮四娣 农民画家 徐桂宝 金山农民画院 张新英
  • 简介:日益蔓延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使农民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一种新的观念——生态理性开始形成和传播.生态理性尚处于生态觉醒阶段的农民在走向生态自觉的过程中,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社区作为通往农村环境自治的阶梯,其教育职能对于引导农民走向生态自觉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农村社区教育须以生态环境政策的优化为契机,在创新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理顺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支持,让农民重新定位和自然的关系.将自己内化为自然的一部分,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自觉.图1,参14.

  • 标签: 生态自觉 社区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
  • 简介:作为一个充满论争的传统领域,“农民抗争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向,这既表现为多元性的研究方法,也表现为多元性的理论框架。基于对当代农村抗争事件、革命或运动研究经典之作或著名学者的述评,本文勾勒了国际社会科学界有关农民抗争政治研究领域的学术传统、核心问题、解释框架和重要论争,展示了其中的范式与逻辑更新。这种进步,既暗合于国际社会科学的发展潮流,也明合于国际学界从革命理论向集体行动理论、社会运动理论与抗争政治理论的演进路径。当然,农民抗争研究也已成为社会政治理论进步的重要来源。

  • 标签: 农民 抗争政治 社会运动 学术传统 乡村社会
  • 简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生态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生态理性逐渐苏醒.但是,农民生态理性仍处于萌芽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和有限性等弱点.从利益角度看,生态利益属于农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农民生态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引导、农民素质以及环境问题自身.提升农民生态素质使之走向生态自觉,关键是环境教育体制的变革.表1,参13.

  • 标签: 农民生态理性 生态利益 公共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