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目前高死亡率猪腹泻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发生,尤其是南方地区流行更为严重,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2012年2月湖南永州某规模猪场暴发的高死亡率猪腹泻的诊治情况。

  • 标签: 猪腹泻病 高死亡率 诊断 治疗
  • 简介:猪繁殖——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是由病毒引起猪发生的一种新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率高,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目前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各地必须严加防范,以免发生流行。

  • 标签: 蓝耳病 繁殖呼吸综合征 流行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 简介:1鹅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胚胎新鲜种蛋孵化率高,鹅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母鹅产下种蛋,应尽快的送到种蛋贮存室保存。一般在没有低温设备的情况下,种蛋在夏季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5d,如果天气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尽管种蛋保存2~3d,也会使孵化率降低。在春秋季节不宜超过5~7d,即便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也不宜超过10d。

  • 标签: 种蛋保存 胚胎病 母鹅 孵化技术 种蛋孵化率 保存时间
  • 简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9年4月10月,本镇某雏鸭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鸭1000只,1周龄时开始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鸭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继而出现软脚、拐脚、咳嗽、呼吸困难,拉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粪便沾染,其中病重的常伏地,一脚或两脚向后平伸,减食到不食死亡。发病初,畜主使用阿莫西林、

  • 标签: 鸭大肠杆菌病 诊治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 白色稀粪
  • 简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出现,推动了猪检测和诊断服务的提升,其最大优势在于作为独立第三方,提供客观真实的检测数据,为猪场和兽医做出正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检测机构 第三方 猪病 诊断服务 检测数据 兽医
  • 简介:XXX地一农户XX,打算饲养一批商品肉鹅,经过一番准备,修了育雏鹅舍,购买了饲料后,就购买了2000只鹅苗开始育雏。在此之前XX和家里人按照以前养过鹅的人传授的经验,说要严格掌握育雏的温度,注意控制鹅舍的湿度,随时调整鹅苗的密度,但XX自己操作起来,就遇到不少麻烦,虽然说他和家人也是昼夜有人值守,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忙得不亦乐乎,但有时鹅舍温度过低,雏鹅打堆上垛挤在一起吱吱乱叫,XX就赶快往火炉里添煤加温,

  • 标签: 鹅舍 曲霉菌病 鹅群 育雏 温度 肉鹅
  • 简介:2017年12月15日,由中英合资浙江伊科拜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主办的第10届亚欧猪防控高级峰会在江苏昆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地区代表等共计500余位行业精英共同参与此次高级峰会。

  • 标签: 江苏 控高 猪病 动物保健品 行业
  • 简介:2015年3月中旬,淮安区一养鹅户梁某饲养的22日龄、4580只雏鹅突然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梁某曾使用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雏鹅曲霉菌。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鹅前期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眼缩颈,

  • 标签: 曲霉菌病 食欲减退 闭眼缩颈 临床症状 翅下垂 呼吸困难
  • 简介:中国农产品加工网6月10日消息,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不仅对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市民食肉安全。

  • 标签: 病死猪肉 收购 贩运 防控 猪病 天津
  • 简介:在肉鸭平地饲养中,垫料是必需的生产要素,但由于饲养户饲养管理差,饲养环境恶劣常常引发肉鸭曲霉菌。发病的鸭群料肉比、死亡率、投药量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今年4月寿光市某肉鸭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以张口呼吸、叫声嘶哑、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曲霉菌。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肉鸭 诊治 引发 垫料 饲养管理
  • 简介:猪链球菌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败血症、脑膜脑炎、肺炎及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二类传染病。在现代集约化、密集型系统中养殖,更易发生猪链球菌,下文是某猪场发生的一例猪链球菌病疫情,报告如下。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治疗 诊断 脑膜脑炎 人畜共患 传染病
  • 简介:潍坊某养殖场饲养的30日龄的朗德鹅急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色的稀粪,肿头,流泪,流鼻液,有的离群独处,对外界反应冷淡,有的表现神经症状,软颈或扭颈等。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粘病毒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 标签: 大肠杆菌感染 鹅副粘病毒病 继发 诊治 实验室诊断 30日龄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Hendrickson和Hilbert1932年首次报道纽约长岛的北京鸭发生本,并把该病原命名为鸭疫斐佛氏菌(Pfeifferellaallatipestifer);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巴氏杆菌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 疫苗 接触性传染病
  • 简介:在现阶段,怎么强调PRRS免疫抑制对猪瘟免疫力的干扰作用似乎都不过分。任很多猪场,联合预防PRRS足获得猪瘟成功免疫的关键。

  • 标签: 规模猪场 猪瘟 蓝耳病 防疫 PRRS 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