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匹莫得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莫得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临床症状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同时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发热、扁桃体发炎以及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患儿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相对活性都明显升高(P〈0.05),且CD4~+/CD8~+相对含量同样升高(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各细胞水平,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儿随访期间感染复发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持续时间明显较短(P〈0.05)。结论匹莫得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匹多莫得 免疫功能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止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间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患者给予索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肺功能各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观察结果发现,采用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的疗效。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难治性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均在使用达英-35进行激素水平调节治疗后,观察组加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对患者服用达英-35前后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进行测定;观察2组患者的妊娠、流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卵泡黄化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服用达英-35进行基础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LH、T和LH/FSH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84.4%(38/45),流产率为2.2%(1/45),均未出现未破裂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照组妊娠率为62.2%(28/45),流产率为13.3%(6/45),有4例(8.9%)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例(8.9%)出现卵泡黄化素综合征,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来曲唑能有效减低患者体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素水平,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达正常标准,并且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治疗难治性囊卵巢综合征。

  • 标签: 达英-35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总结育龄期伴高雄激素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断为PCOS的育龄期患者342例(所有患者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年龄19~34岁,纳入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性激素、血脂、血糖、胰岛素释放等代谢指标,根据是否有高雄激素血症和(或)体征分为高雄激素组和非高雄激素组,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代谢指标的差异。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等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342例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体征检出率分别为46.8%(160/342)、26.3%(90/342),高雄激素组与非高雄激素组胰岛素抵抗检出率分别为97.6%、99.2%,2组腰围、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提示腰围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为2.968;体质量指数、腰围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424,0.068。结论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检出率几乎100%,伴高雄激素PCOS患者腹型肥胖风险增加,排卵障碍风险增加可能与LH/FSH比值增加有关,而代谢异常与雄激素水平关系不密切。伴高雄激素PCOS胰岛素抵抗与腹型肥胖、肥胖有关。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 胰岛素抵抗 代谢障碍
  • 简介:目的:了解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年来2种雷公藤苷片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雷公藤苷片使用的特点及趋势,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软件统计2012—2016年我院雷公藤苷片的使用科室分布、各科室使用率、用药频度、使用强度、使用量等,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我院雷公藤苷片的使用率不断升高,浙江得恩雷公藤苷片的用药频度大致呈增长趋势,2016年略有减少;湖南协力雷公藤苷片的用药频度则波动较大,但总体有所增长。雷公藤苷片使用率排序靠前的科室分别为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等。结论:雷公藤苷片在我院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临床用途广泛。

  • 标签: 雷公藤多苷片 肾病内科 用药强度 用药频度
  • 简介:目的:比较莫沙必利与潘立酮对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为82.50%(P〈0.05);治疗后6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为45.00%(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优于潘立酮。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目的研究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42/5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III、IV-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新型烷氧基联苯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肿瘤药耐药和转移活性。方法以联苯双酯为先导物,在保留其烷氧基联苯药效团的基础上,借鉴前三代P-gp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烷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6a~l。通过细胞毒实验、流式实验、肿瘤MDR逆转实验等评价化合物抗P-gp介导的肿瘤MDR活性;此外采用划痕实验初步评价前述P-gp抑制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细胞毒实验表明化合物的安全性较高;流式和逆转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6h和6k具有较好的P-gp抑制活性,可以部分逆转P-gp介导的肿瘤耐药,且好于先导物联苯双酯;划痕实验表明化合物6h和6k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转移的活性。结论烷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6h和6k具有较好的抗肿瘤药耐药和肿瘤转移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肿瘤多药耐药 P-糖蛋白抑制剂 肿瘤转移 烷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CT平面重组技术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肿瘤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3例,均给予CT薄层扫描检查,将其原始数据以CT平面重组技术展开各个方向的图像重建,观察图像表现,并与横断位上对比。结果:与横断位图像观察结果相比,CT平面重组技术图像在短毛刺征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片状阴影、大片实变、支气管征、空气半月征以及磨玻璃方面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采用CT平面重组技术可实现早期诊断,早发现,能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肿瘤 化疗 肺部真菌感染 CT多平面重组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PCOS伴不孕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孕酮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黄体中期孕酮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伴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罗米芬 炔雌醇环丙孕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匹莫德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ctic-associoteddiarrhea,AAD)的疗效及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106例AAD患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53例。单一组予以匹莫德治疗,联合组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匹莫德治疗,两组均予以补液、补充水电解质及抗炎等常规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TNF-α、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单一组(81.13%),且复发率(3.77%)显著低于单一组(20.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TNF-α、IL-6水平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CD3^+、CD4^+/CD8^+、CD4^+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莫德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应用于小儿AAD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缩短留院观察时间,降低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匹多莫德 布拉氏酵母菌散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
  • 简介: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本文以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株为主要研究对象,联合姜黄素类似物E10和西紫杉醇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比较其与单独给药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低剂量的姜黄素类似物E10与低剂量的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比两种药物单独高剂量使用更能有效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传导通路和Erk1/2传导通路具有协同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姜黄素类似物E10和西紫杉醇对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 标签: 联合治疗 前列腺癌 姜黄素类似物 多西紫杉醇 协同效应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西紫杉醇(以下简称ET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评价两组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1%高于对照组为49.27%(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为39.13%(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西紫杉醇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ET方案的治疗。

  • 标签: ET方案 表阿霉素 多西紫杉醇 头孢哌酮-舒巴坦 晚期乳腺癌 Ⅳ度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