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选取的 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治疗,研究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明显较高( P< 0.05);经治疗,相较于对照组 22.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 6.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 P< 0.05);结论: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展开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糠酸莫米松喷雾剂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胆泻肝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年-2021年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采取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与曲安奈德鼻喷雾联合治疗手段,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 39例。对照组仅采用西乐葆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乐葆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 92.3%,高于对照组的 71.8%,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有 1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 7例,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炎性相关指标水平,迅速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和治疗总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疼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在基于医护一体化精准护理下密切观察在火神山医院病房 8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托珠单抗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有效性: 8例患者实验室指标中 IL-6检查结果平均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是不明显,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C反应蛋白差异性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治疗前后未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皮疹反应,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精准护理能及时有效的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能及时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对临床新药使用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精准护理 托珠单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整体化责任护理干预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计 80例,为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2月间收治,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40例纳入至对照组,接受整体化责任护理的 40例纳入至观察组,分析这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护理前的焦虑、抑郁得分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上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取整体化责任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化责任护理干预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负面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将河池市第三人民2015.1-2021.1年宫颈上皮细胞瘤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320例,对照组采取病理活检方式、观察组采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式,并将两组诊断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符合率98.13%与对照组诊断符合率62.50%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