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我院76例经周静脉置针行输注高渗药物或大量输液的患者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在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后,采用普通型3M透明敷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固定覆盖,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固定覆盖。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参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7.37%)明显高于观察组(13.16%),且χ2=10.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2.11±0.67d)短于观察组(4.33±2.14d),差异显著(t=4.55,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够有效地预防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还能够将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增长,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炎 外周静脉留置针 康惠尔透明贴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结合手法按压整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应用补液解痉通便加腹推挤法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组A组,然后抽取2015年以前单纯行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儿复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60例患儿中有58例患儿复位成功,B组60例患儿中有54例患儿复位成功。结论小儿肠套叠应用补液解痉通便加腹推挤法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空气灌肠 补液 解痉 通便 腹外推挤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难治性阴痒湿热下注证中实龙胆泻肝汤联合洗方治疗的临床效86例难治性阴痒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行西药单纯治疗,实验组行实龙胆泻肝汤联合洗方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难治性阴痒湿热下注证患者组在瘙痒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龙胆泻肝汤联合洗方治疗应用在难治性阴痒湿热下注证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外洗方治疗 难治性阴痒湿热下注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与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78%,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优于固定支架,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侧肝内结石患者分别予以左半肝切除及肝左叶切除治疗,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左侧肝内结石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采用左半肝切除术进行治疗,为A组,12例患者采用肝左叶切除术,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及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1%和0.0%,B组患者分别为33.3%和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左侧肝内结石的患者,左半肝切除术的疗效显著高于肝左叶切除术,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左半肝 肝左叶 肝内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接收的9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肠营养支持)与研究组(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二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肠内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道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骨痛消丸与中药洗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0%、72.1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与中药洗联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熏洗 玻璃酸钠 关节腔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根据普临床护理研究,总结影响普外科临床护理的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影响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有护理人员和患者多方面的原因。结论护理安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患者康复的必要保障,全面认识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增强责任心和法制观念,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患者康复及护士工作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 标签: 普外护理 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剥内扎术与痔上黏膜切除术(PPH、TST)术在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组与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状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剥内扎术相比较,痔上黏膜切除术(PPH、TST)术在痔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可作为痔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痔上黏膜切除术(PPH TST)术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对骨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共选取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各44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A组79.55%,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白内障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摘除术的作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白内障患者分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摘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1天、1周、4周、12周、24周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视力逐渐恢复,但2组患者术后1天、1周、4周、12周、24周视力恢复情况基本无明显差异,且术后并发角膜内皮损伤、眼内炎症、角膜水肿以及眼内压升高等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基本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术后疗效基本一致,可以帮助患者及早恢复视力,临床治疗应该依据白内障患者实际病情及经济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疝修补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鼻内镜下鼻甲骨折移压榨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予以鼻内镜下鼻甲骨折移压榨术治疗,参照组给予下鼻甲黏膜硬化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骨折移压榨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鼻内镜 鼻甲骨折外移压榨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周静脉治疗,B组实施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周径差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在溶栓后B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消肿率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87.50%,明显高于A组的55.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案。

  • 标签: 经外周静脉 导管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长加压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延长加压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促进其骨性愈合,但延长加压固定治疗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低,因此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延长加压外固定 植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例黄疸新生儿予以外周动脉同步换血(英文简称PAET)治疗,重点强化术前以及术中和相应术后实际护理。结果对1例黄疸病症新生儿予以全面术前以及术中和术后良好护理,患儿换血治疗顺利,经皮胆红素11.3mg/dl已恢复正常。结论对存在黄疸病症患儿予以PAET治疗时实施全面有效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成功。

  • 标签: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颈静脉留置针与中心静脉导管部分重叠的功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方法对留置CVC进行评估,充分考虑到颈静脉留置针与CVC功能重叠的部分,尽可能使用颈静脉留置针。对已有的CVC进行每日评估,尽可能早日使用颈静脉留置针替代。结论颈静脉留置针在ICU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国产兰索拉唑 进口兰索拉唑 HPLC 经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剥内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疗效分析。方法从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混合痔剥内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76例病例,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作临床观察,40例治疗组加用口服地奥司明片作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肛缘水肿消失时间及肛周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奥司明片在用于混合痔剥内扎术后发生肛缘水肿、肛周疼痛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地奥司明片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头小切开配合气囊扩张进行胆管取石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的120例患者,进行乳头小切开加气囊扩张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失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