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在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汇总科室2016年9—10月数据,确定QCC活动主题,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查找规范操作落实率低的原因,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3月数据监测实施效果。结果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由开展前的76.45%提高至开展后的93.42%。结论应用QCC可有效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确保床旁心脏标志物快速准确得出结果,为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POCT 落实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在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80例需要吸痰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排痰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排痰总有效率为82.5%)(P<0.05)。结论吸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针 吸痰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四手操作流程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结果四手操作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颌阻生埋伏牙拔除术,应大力推广四手操作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护理 下颌埋伏第三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四手操作”护理流程在现代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6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2例口腔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流程),再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62例口腔科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流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2)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8.39%(61/62)、1.61%(1/62),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5.48%(53/62)、12.90%(8/62),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流程在现代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感染控制效果比较高。

  • 标签: &ldquo 四手操作&rdquo 护理流程 现代根管治疗术 应用 感染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四手操作改进在综合医院口腔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组60例实习护士均是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内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人数30例;对观察组的实习护士开展四手操作改进教学,对对照组的实习护士开展传统四手操作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对四手操作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两组实习护士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口腔科临床教学中开展四手操作改进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实习护士对四手操作技术掌握得更加熟练。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本人从事儿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近二十年,设计了一款新型多功能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操作台,主要由固定患儿装置、输液和照明装置、升降及移动装置及附有治疗用物等结构构成,具有多功能一体化,集操作台、治疗车、治疗盘于一体,可自动升降高度,可移动,可调节光源方向等功能,经门诊检验科临床应用证实,与老式穿刺台相比,该装置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缩短,患儿痛苦小,家属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操作中出现的常见失误并分析原因为提高一次检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540例应用DDG-3300K肝储备功能分析仪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的肝胆病患者,总结操作中出现的常见失误原因。结果540例检测病例中有18例出现操作失败或失误,分析当中的原因,其中4例为患者鼻翼欠平整接触不稳,8例为检测过程产生小动作引起,1例为操作过程出现不良反应,2例为药液外渗,2例药量不准,1例患者情绪紧张。结论操作前良好的沟通、评估及正确的护理操作能保证检测的一次顺利成功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肝储备功能 失误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病案首页信息的准确可靠是实现疾病相关诊断分组(DRGs)合理的前提条件,疾病相关诊断分组(DRGs)是以主要诊断作为分组依据,而组内的划分以治疗方法(手术和非手术)和病情轻重等因素分配适当权重。本文通过列举重症监护室(ICU)实际中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选择错误的案例,分析其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临床医师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对《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1和《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知识欠缺、编码员阅读病历能力不足等原因,因此需加强临床医师首页填写的规范性、ICD知识的普及、编码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与临床医师的双沟通、监督检查制度的健全等举措,才能获取更准确可靠的病案首页信息。

  • 标签: 病案首页 国际疾病分类 主要诊断 主要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低频脉冲电刺激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操作人员预防腰背痛发生的有效策略。方法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操作人员50名组人员进行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及落实预防程序,预防程序共包括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伤害反馈、参与改进四个步骤,启用策略前后调查腰背痛发生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预防策略后,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操作人员腰背痛发生率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操作人员采用预防策略有效减少腰背痛的发生,维护操作人员的健康。

  • 标签: 腰背痛 体位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与正规留置针操作法对留置针利用率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组应用改进后的正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利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平均封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留置针再通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的再通率(P<0.05)。结论按留置针正规操作,能够显著提高留置针利用率。

  • 标签: 留置针 操作法 利用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癌患者确诊时80%已属中晚期。中晚期食管癌合并食管狭窄可导致患者进食困难和(或)呛咳甚至脓胸,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由于已无手术指征,故使得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而放射性粒子支架是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食管支架的基础上称在一定的放射性粒子,这些粒子的定向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肿瘤局部照射持续时间长、放射剂量低、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对肿瘤杀伤力强、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特点。我科自2007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反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共20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反射性粒子支架 食管癌 狭窄 操作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实习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急救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 标签: 规范化操作演练 案例教学法 急诊科 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临床ICU护理操作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法随机选取我院180名护理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和带教,观察组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制定教学目标和开展带教。比较两组学生间带教效果差异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带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老师、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和教学形式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ICU护理操作带教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法 ICU 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通过在吸痰过程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小儿获得性肺炎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日常护理手段,后者通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规范护理流程,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婴幼儿获得性肺炎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有利于降低粘膜损伤率,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护理质量,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断针操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行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60例口腔根管内断针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共30例,给予四手操作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上颌前牙、上颌双尖牙、下颌双尖牙及下颌后牙治疗成功率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成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断针 根管显微镜 超声根管器械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传统中医技能操作,解除ICU无创通气患者腹胀便秘的问题,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2016年度ICU收治并使用无呼吸机产生腹胀便秘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系统的中医护理方法。结果效果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同,体现了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 标签: ICU 无创通气腹胀患者 情志护理 中医技能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有创性操作中非营养性吸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8年6-12月本院收入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应严格按照静脉穿刺中的要求和规定对新生儿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方法。对新生儿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在穿刺前、穿刺时、穿刺后3min情况进行对比;对两组新生儿的啼哭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穿刺时间、新生儿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穿刺前,两组新生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指标无显著差异,穿刺时、穿刺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穿刺后,观察组经皮氧饱和度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穿刺时及穿刺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有创性操作致疼痛中应用非营养性吸吮方法,有助于优化新生儿的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缩短啼哭时间,降低疼痛感。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 有创性操作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