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男,81岁,因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入院后给予使用普罗帕酮、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考虑为心室电风暴。给予静推艾司洛尔并持续泵入后转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考虑使用艾司洛尔。

  • 标签: 艾司洛尔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电风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结果用药后10min内起效18例,15min后起效者2例,最快者于静推6min转复,最慢者用药50min转复。普罗帕酮最小用量20mg,最大用量210mg。有效23例,有效率为92.00%,无效2例,占8.00%。无效者改用其他药物治疗。结论普罗帕酮用于合并有显性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也较为安全。我们认为静注普罗帕酮终止PSVT安全、起效快、疗效高,可作为急诊处理PSVT首选药物。虽然普罗帕酮安全有效,但也不能盲目使用。

  • 标签: 普罗帕酮 阵发性 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为院前急救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急救中心2011年01月-2013年05月出诊期间35例宽QRS波心动过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心电图表现、随访并文献复习。结果35例宽QRS波心动过速病例中有27例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例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例为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结论在院前急救中最常见的宽QRS心动过速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他类型比较少见。

  • 标签: 院前 宽QRS波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的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19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8例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普罗帕酮药物的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维拉帕米药物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转律时间、成功率以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复律时间较短,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药物的使用,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而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良好,但是维拉帕米的复律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急诊 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有效安全的药物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急诊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三磷酸腺苷(ATP)组,西地兰组,普罗帕酮静推组、静滴组。记录给药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结果转复率ATP组,普罗帕酮静推组、静滴组3组相近,均高于西地兰组;平均转复时间ATP组明显短于普罗帕酮静推、静滴组,西地兰组明显长于其他3组。不良反应率ATP组稍高于普罗帕酮静推组及西地兰组;普罗帕酮静滴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严重不良反应率普罗帕酮静滴组低于静推组,其他三组相似。结论ATP和普罗帕酮对PVST均有较高的转复率,ATP转复快,但不良反应较多,普罗帕酮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磷酸腺苷 西地兰 普罗帕酮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及超声造影的手术体会,并评估其优缺点。方法本研究共收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1例,术中使用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指导手术。对照组48例,术中未使用超声设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血肿完全清除率、血管完全处理率、术后NICU住院时间、术后GC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血管完全处理率、术后NICU住院时间及术后GC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中超声造影与术前CTA进行对比分析,其误诊率和漏诊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合理使用超声设备指导手术,可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术中超声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术后1天、术后7天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天、术后7天以及术后1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均能够有效治疗白内障,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病患哪个应用价值更高,方便治疗更多妇科病患者。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检查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检查报告研究。结果通过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盆腔积液、妇科炎症、卵巢疾病、子宫肌瘤四大疾病的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符合度与准确率99.16%高于腹部超声检查70.83%。结论最终数值对比得知,阴道超声病症确认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阴道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妇产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表现和检查方法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胎盘早剥产妇,对其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产前对40例产妇进行超声诊断,其中32例产妇出现胎盘早剥现象,其临床诊断确诊率为80%,其中有29例产妇是一次超声诊断确诊的,其临床诊断确诊率为72.5%,在诊断过程中漏诊产妇6例,其漏诊率为15%。结论超声诊断在胎盘早剥的应用中,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对产妇进行重复检查,进一步对产妇进行确诊诊断,降低了对产妇的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出现,提高了产妇及其胎儿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盘早剥 超声影像表现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均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高于低频超声的9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高于低频超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灰阶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灰阶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甲状腺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种超声检查方式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灰阶超声(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优于灰阶超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灰阶超声 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到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腹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观察组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成功诊断73例,成功率为97.3%;对照组成功诊断69例,成功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两种方法都非常有效,其中经阴道超声对比腹彩色多普勒的诊出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彩色多普勒 经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在超声穿刺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72例患者按随机表的顺序入组,试验组(由德州海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与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耦合剂。结果在有效性评价中试验组在声像图效果、患者舒适度、抑菌性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性评价为优效,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评价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皮肤及黏膜刺激、局部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超声穿刺介入术中的检查或治疗,试验组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的图像清晰度高,患者舒适度好,并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 超声介入穿刺 图像清晰度 抑菌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共60个病灶,给予患者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良性肿块血流信号显示率为88.57%(31/35),恶性肿块为94.12%(16/17),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8,P>0.05);良性病灶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回声均匀,边缘较为整齐,肿瘤内部无细小钙化,病灶后方回声无衰减。恶性病灶大多形态不规则,其边缘欠粗糙,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呈毛刺状或蟹足状向邻近组织侵润性生长,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明显衰减。结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常规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血流信号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对40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异常组)及40例头位顺产的初产妇(对照组)的产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组潜伏期、活跃期时限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宫颈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异常组40例中,经过积极处理后,有28例阴道分娩,占70%。提示产程中应用产程对发现产程异常、识别难产和及时处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程图分析 产程进展 识别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质控是记录实验过程、判定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依据。方法其绘制过程比较繁杂,需填写一般资料,数据,描点,连线,计算数据等。其中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的计算更加复杂1。结果由于MicrosoftExcel在各领域日常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它能够便捷地绘制各种图表和自动计算生成数据。结论笔者运用MicrosoftExcel的基本统计学功能绘制临床检验质控既简单又快捷。只要有一台安装有Execl的电脑即可制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病变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图像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结合的方式对57例阑尾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低频超声阳性诊断共23例,占40.35%,高频超声55例,占96.49%。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和低频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频明显优于低频,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结合的方式检查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 阑尾病变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