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人员面临心理压力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全区65名外科工作三年以上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压力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发现,85%的护理人员心理方面有压力。结论根据患者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有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质量。

  • 标签: 普外科 心理压力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突出,是晶状体透明度下降或者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本文对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及并发症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心理干预 白内障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份至2016年7月份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人工流产患者,将这13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术中出现疼痛的有3例,疼痛发生率为4.6%,术后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1%;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感受到疼痛,疼痛发生率为18.5%,出现了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4%,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孕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64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对比两组的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40.11±2.46)分,SDS评分(39.43±4.43)分,对照组SAS评分(47.67±3.14)分,SDS评分(44.87±4.97)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不孕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患者 心理情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到我院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于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由2015年-2016年3月收治的80名患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心理干预组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观察半个月后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加以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肺功能和呼吸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改善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COPD 肺功能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行心理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92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心理组,每一组患者46例,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慢阻肺老年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症状评分都发生变化,心理组患者变化幅度比较大,P<0.05。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还配合心理护理,后期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析。结果各组治疗前HAMD、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各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的降低更为确切(P<0.05);研究组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升其服药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中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相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4,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心理护理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护理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糖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提升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心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给予血液肿瘤患者更大的人性化关怀,这是优化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心理干预护理在血液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引入进行探讨,为提升护理工作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护理 血液肿瘤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改善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两周内的产妇,经EPDS初步筛查,将EPDS评分》13分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医院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上述基础上辅以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于干预前、产后6周、产后3个月后和产后6个月采用EPDS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EP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6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有效改善产后的抑郁状况,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 产妇 抑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以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54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50%)。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平评分分别为42分和43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下降至到22分,对照组患者下降至32分。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镜检查过程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受到护理干预影响情况做出研究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这一时间段中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形式划分为各3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后者依旧采取常规办法护理,对前者则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办法,对其生活能力、心理、病情变化之类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同时间段血糖下降情况明显具备优势,其差异有可比性(P<0.05);在此过程中,“观察组”在生活能力、心理状况之类层面也体现出更好的改善情况,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加以治疗的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并进而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2例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牙周病治疗,并于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45%,较对照组的81.82%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患者,于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改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信任,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 标签: 心理干预 牙周病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影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0个患病关节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结果CT、MRI的检出率分别为51.67%(31/60)、86.67%(52/6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和MRI影像显示痛风结节以及关节面下囊变的关节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显示关节滑膜及韧带侵蚀、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关节周围肌间隙水肿的关节个数比之于CT明显偏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但MRI的检查总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

  • 标签: 痛风性 关节炎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肺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酶基因(PTEN)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70例NSCLC患者的肺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分析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相比,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TEN在NSCLC患者中表达减少,在晚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且预后较差。

  • 标签: 磷酸酶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