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16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数字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4例,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对34例患者CT血管造影图像与MRA、DS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显示为颅内动脉瘤,2例MSCTA诊断阴性,诊断准确率94.12%。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1-4级脑血管分支结构,同时可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完整形态和空间结构。在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前循环动脉瘤18例,后循环动脉瘤1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合并脑梗死3例。发现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前交通动脉变异合计7例。结论:在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应用16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毗邻解剖关系以及Willis动脉环变异情况,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为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值得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平板组,每组43侧。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平板组仅予以重平板训练,联合组在平板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双侧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问百分比、3min步行距离、Fugl-Meyor运动功能量表(YMA)评分、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10m最快步行速度(MW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平均步长、双侧肢体负重时间百分比、3min步行距离等步态评定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联合组步态效果较平板组改善更明显(P〈0.05);FMA、CS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较单纯平板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重平板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步行效果,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步态。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减重平板训练 脑卒中 步行 步态
  • 简介: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神经电生理学诊断技术规范,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心刚主任医师编著的,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一书的全部内容,供学习参考。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诊断技术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 河南省 学习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除了经典的神经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以外,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使临床神经电生理的诊断不断得到完善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章仅对其中较为常用的重复神经刺激、强度一时间曲线、单纤维肌电图、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交感皮肤反应、事件相关电位和周围神经成像等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 标签: 神经电生理 诊断技术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应用 重复神经刺激 交感皮肤反应
  • 简介:多媒体系统应用于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学不同于临床学科,除了必须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解剖学、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常规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还需要掌握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使用、超声扫查技巧、操作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TCD的基本检测技术,我们将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PBL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教学
  • 简介: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师资的组成之一,其职能均与这两项工作有关,既要参与实验教学,又要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医科大学的技术人员.

  • 标签: 实验室 技术人员 实验工作 作用
  • 简介:通过记录人大脑的脑电信息,应用有关脑电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特别是应用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的新方法,对脑电信息进行多参数、多层次的分析、处理,诊断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评价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临床应用 航天技术 生理信息 工作站 神经 脑电信息
  • 简介:通过记录人大脑的脑电信息,应用有关脑电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特别是应用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的新方法,对脑电信息进行多参数、多层次的分析、处理,诊断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评价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生理信息 临床应用 航天技术 工作站 神经 脑电信息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监测与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痫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诊为癫痫200例患儿,进行了24h视频脑电监测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在200例拟诊为癫痫患儿中,视频脑电监测异常者132例(66%),24h动态脑电监测异常者121例(60.5%)。结论:视频脑电监测比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痫的诊断更准确。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癫痫
  • 简介:在β-内酰胺酶鉴定与分类中,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是重要的方法。该技术系国外60年代创立,70年代日趋完善的一种生化分析新技术。由于凝胶的厚度直接影响两性电解质的用量,电泳时间,样品分辨率以及结果的保存等问题,我们探索了超薄层(0.2

  • 标签: 中的应用 内酰胺酶检测 分析性
  • 简介: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imaging,MRSI)是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1],它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对人体的生化环境、组织代谢等进行无创定量分析。一、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原理MRS是一种可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现象是它的关键,这两种现象形成了频谱的精细结构。波谱的水平轴代表共振频率,用每百万单位(ppm)表示,波峰高度或峰下面积与受检原子核数量呈正比。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 无创伤性检测 分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