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吕仁和教授认为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是因消渴病(糖尿病)治不得法,肝肾亏虚、心脾受伤、经脉失养所致,临床治疗应整体调治灵活采用辨病论治、分期辨证论治和分型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宜用益气养阴、行气化痰、活血通脉法。分期辨证论治在早期宜疏利气机、滋补肝肾,中期宜补中益气、健脾益肾,晚期宜温补肾元、助阳化气。分型辨证论治依据本虚(肾气不足、脾气不足)和标实(肝气郁滞、湿热壅结),分别采用补肾培元、通阳化气,健脾益气、通阳助运,疏肝理气、通利下焦,清热利湿、通利膀胱等方法。同时,注重对患者多项临床指标的监测及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经验 名老中医
  • 简介:化疗为近几十年新兴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对化疗所致肝毒性的认识古医籍无有关记载,只是通过患者化疗后的表现来认识这一疾病,症状特点与祖国医学的“黄疸”、“湿浊”、“胁痛”、“呕吐”、“鼓胀”、“积聚”、“虚痨”等有相似之处。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化疗肝损伤的研究及治疗综述如下.

  • 标签: 肝损伤 化疗 中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53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式及预后转归,以期提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自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3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双原发恶性肿瘤49例,三原发恶性肿瘤3例,四原发恶性肿瘤1例。共发现111个恶性肿瘤病灶,其中33个位于消化系统,29个位于呼吸系统,20个位于头颈部,11个位于乳腺,9个位于泌尿系统,6个位于妇科系统,其他3个发生于脑、血液系统。53例患者生存时间范围为2-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5.5%,49.2%。结论高发年龄为60-79岁,以双原发恶性肿瘤多见,好发部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头颈部多见。均存在体质偏颇状态,以痰湿、血瘀证居多。治疗方式对其生存期有影响,第一原发肿瘤化疗与总生存期有关(P〈0.05),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多原发恶性肿瘤 同时性 异时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骨蚀)785例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4个疗程以上股骨头坏死患者785例。方法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①口服承载丸3次/d,每次1丸;②电信号中药穴位释放法,2次/d,30min/次;③髋关节动态模造锻炼,2次/d,30~120min/次;④骨盆结构平衡调整法,1次/d或隔日1次,20min/次。⑤髋关节揉筋松解按摩法,1次/d或隔日1次,20min/次。⑥中药泡洗或中药雾化熏蒸法,隔日1次,20min/次。主要观察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的X线片评分和临床评分,临床评分包括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承载能力及髋关节疼痛评分。结果①疗效优良率为85.46%,有效率为97.23%。②左、右髋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均=0.00)。③各病变分期患者的优、良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④病因为外伤与激素、酗酒及其他原因致病患者的疗效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其治疗效果与病情程度和发病原因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蚀 中医综合疗法 非手术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六君子汤治疗急性放射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治疗后发生急性放射肺损伤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六君子汤和激素口服;对照组仅予以激素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拍摄胸部X线片或者胸部CT。观察各时间点患者身体功能状态评分(卡氏评分)、呼吸困难状况评分(Watter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并评价各时间点胸部X线片或胸部CT,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卡氏评分、Watter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示出更好的缓解趋势。结论:复方六君子汤可以有效地治疗急性放射肺损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方六君子汤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周围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皱额、闭眼、示齿、耸鼻、噘嘴、鼻唇沟、口角等症状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面瘫疗效明显,可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火针 电针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鼻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药穴位贴敷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采用常规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减轻过敏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过敏鼻炎病人在三伏及三九天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控制鼻炎,可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及,效果显著。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中药 穴位贴敷
  • 简介: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属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个亚型,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50%~70%。该病是由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主要症状,其病情缠绵难愈,而胃镜检查并无食管黏膜损伤,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该病症状改善不明显,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证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复合法和化学法建立大鼠溃疡结肠炎模型的优劣,寻求更接近人类发病机制的溃疡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免疫复合组前3周每周给予抗原乳化液(含异体抗原8mg)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4周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均用100mgTNBS/kg+50%乙醇灌肠。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第14天、第56天取材,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复合组与化学组在造模后第1天均出现稀溏便、溃疡、炎性反应等典型溃疡结肠炎病变,但免疫复合组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剧烈,维持时间长达8周,化学组溃疡较免疫复合组深,但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强度不及免疫复合组,溃疡持续时间短,2周后趋向自愈。结论:免疫复合法模型表现稳定,重复性好,病变持续时间长,发病机制更类似人类溃疡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溃疡结肠炎模型。

  • 标签: 免疫复合法 化学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