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胃瘘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纳入80例胃瘘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从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将以上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奇数组患者为对照组(n=40),偶数组患者为观察组(n=40),对两组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等不良情绪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等不良情绪评分呈现出更明显的下降幅度(P<0.05)。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P<0.05);且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呈现出更明显的上升幅度(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瘘肿瘤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可以积极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胃造瘘肿瘤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胃瘘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纳入80例胃瘘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从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将以上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奇数组患者为对照组(n=40),偶数组患者为观察组(n=40),对两组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等不良情绪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等不良情绪评分呈现出更明显的下降幅度(P<0.05)。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P<0.05);且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呈现出更明显的上升幅度(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瘘肿瘤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可以积极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胃造瘘肿瘤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肠口患者益处发现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16例结直肠癌肠口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肠口患者的益处发现得分为(73.03±18.3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领悟社会支持是结直肠癌肠口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肠口患者益处发现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结直肠癌肠口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为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领悟社会支持。

  • 标签: 结直肠癌 益处发现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肠口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9-2022.9期间在本院实习的1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法,肠造口,护理,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胃肠外科口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胃肠口护理教学的30名护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部分护生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对比教学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学习效能各项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对于胃肠口护理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成效。

  • 标签: PBL教学 胃肠外科造口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72例于2022年06月-2023年06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这72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口伤口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对比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情绪、认知、躯体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评价一例横结肠袢式口狭窄伴回缩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案,以期对遇到相类似患者的护理人员有所启发,解决护理疑难病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造口狭窄 造口回缩 造口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出院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自我院出院的肠口患者中抽取56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1-2023.10,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各评分均较高,对照组相对较低,对比结果p<0.05,差异显著;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占比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出院肠口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出院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气囊尿管作为营养管置入远端小肠口,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途径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例小肠双腔口患者,采用16号硅胶尿管置入患者远端小肠口,总结其置管方法、置管后导尿管及口袋底盘固定方法,置管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护理体会。结果 患者均顺利置入管道,成功建立营养支持途径,管道与底盘均固定妥善,未发生渗漏,营养状况逐渐改善,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结论 通过将气囊尿管置入远端小肠肠管内,妥善将其与口袋联合固定,为患者建立起肠内输注途径,有效解决了患者的营养问题。导尿管不但柔软,不会损伤肠管,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叙事护理在膀胱癌患者腹壁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3月,本院收治 76例行腹壁口书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将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8)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n=38)术后行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焦虑评分、术后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膀胱癌行腹壁口术后,给予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理、心理状态。

  • 标签: 叙事护理 膀胱癌 常规护理 腹壁造口术 疼痛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永久性肠口患者自我接纳现状和自动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性肠口患者 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接纳问卷 (SAQ)和自动思维问卷 (ATQ)评估术后 1, 3, 6, 12个月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和自动思维,并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永久性肠口患者自我接纳水平与自动思维呈负相关 (P< 0.05)。结论:术后 1年内永久性肠口患者自我接纳与自动思维间呈负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判断自动思维,疏导其负性情绪,缓解不良心理,使其尽快接纳自我,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接纳 自动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健康教育对尿路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科实施尿路口手术患者8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对照组在尿路口术后实施常规的床边口头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常规的床边口头健康教育+每周一次集中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发放书面健康教育手册+微信平台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尿路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换袋技能、排泄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分析术后生活适应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尿路口术后患者生活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降低了尿路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口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帮助患者适应生理改变、养成乐观生活态度等方面有较好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形式 健康教育 尿路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肠口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4例肠口出院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7月-2021年07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延续护理)和观察组42例(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问题解答、服务态度和口护理知识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肠口出院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肠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口专科护理在胃肠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胃肠外科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行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行以伤口口专科护理),就两组并发症率、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经统计为4.00%,与对照组调查数据18.00%相比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伤口造口专科护理 胃肠手术 满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采用耳内窥镜下微波鼓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分组,A组和B组。分别采用耳内窥镜下微波鼓膜瘘和保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采用耳内窥镜下微波鼓膜瘘操作简单、效果满意,能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恢复听力水平。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窥镜 微波鼓膜造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口口护理小组对于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工作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探究其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55例具有压力性损伤高风险的患者(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临床资料登记顺序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28例、B组(观察组)27例,对A、B两组分别施以普通护理和伤口口护理小组方案,实验结束后综合评估分析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A组(78.57%),且B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例,7.41%)明显低于A组的(6例,21.43%),P<0.05。结论: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而言,合理应用伤口口护理小组方案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 标签: 临床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治疗效果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应用于泌尿口带教中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选择在岳池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泌尿口带教的实习生为调查对象,统计出58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名,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带教和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评价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实操和综合考核成绩均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 泌尿造口 带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