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的作用。方法基于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镇痛方式的不同,将这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给予镇痛)的方式,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剖宫产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临床分娩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程以及剖宫产,而且临床分娩效果比较良好,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剖宫产率 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29人,医院感染现患为3.6%;综合重症监护室现患25.0%;下呼吸道感染占33.3%;抗生素使用率53.7%;神经内、外科病种、神志不清、气管切开、尿道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神经内、外科系统为感染高发科室,加强对有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降低医院感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调查 现患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ABC分类管理法、CVA库存管理法、相对零库存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药品请领方式等提高药品周转的应用方法,同时通过单品种库存金额、库存量上下限设置、末期库存估算、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方式提高药品周转,优化药品管理各环节工作,有效控制药品库存。

  • 标签: 药品库存 药品周转率 ABC分类管理 零库存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调剂差错是门诊药房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种策略: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药物知识和处方调剂技能;引入自动化系统和条形码技术,减少人为错误;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药物审查和双重确认等。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调剂差错率 质量控制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和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月1月期间本地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为高血压患者组30例和糖尿病患者组30例,共计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病情变化。结果:高血压组的患者经过干预后,血压数值较干预前下降很多(P<0.05),数据存在可比性;糖尿病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血糖情况也较干预前更接近标准值,数据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半卧位依从压疮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中的落实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出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7例患者参与研究,入院时间范围: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将7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机械通气半卧位依从压疮敏感指标的专科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机械通气半卧位实施、压疮发生。结果:观察组神经外科患者机械通气半卧位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神经外科患者而言,展开专业的护理服务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受度给予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半卧位 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尿动力学参数仍为人工记录尿量,最基础直接的尿动力学参数:观察指标最大尿流 。通过实时监测尿流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出患者尿量状态(无尿、少尿、多尿)并适当反映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迅速识别和治疗液体超载,以防止病情恶化,以便确定最佳治疗策略,对ICU患者病情观察的重要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选取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22年07月至2023年06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病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总人数为100人,即干预组为50人,对照组为50人,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病情变化更直迅速被发现,结果表应用床旁尿流测定对提高ICU患者液体出量测量准确更高。结果:可以快速识别液体超载,简单有力的诊断与高效和可预测的治疗方法(如超滤)相结合以去除多余的液体时,患者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护理,这有助于改善预后并避免不良事件。

  • 标签: []床旁尿流率测 ICU患者 液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脑梗死病因的探究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高分辨磁共振进行颅内动脉评估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61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所选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磁共振进行颅内动脉评估,以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探究。结果 所选61例患者共检查出710条血管,其中534条为正常状态,176条出现闭塞或狭窄的情况,检出为24.79%,对比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结论 在脑梗死病因的探究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高分辨磁共振进行颅内动脉评估能够对患者的部分血管情况进行显示,虽然其应用的准确性和血管造影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对于提示患者的病情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合于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病因探究 颅内动脉评估 高分辨磁共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MRI与 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伴肝癌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35例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 MRI与 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硬化并肝癌的检出和影像学特征。结果:入组 35例患者,检出病灶总计为 46个, 2例患者 2个病灶< 10mm, 10例患者 15个病灶介于 10~30mm间; 13例患者 17个病灶介于 30~50mm间,余 10例患者计 12个病灶超过 50mm。 CT动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略低于 MRI,但两种方法检出并无明显差异 (P> 0.05); MRI门脉期的检出低于 CT(χ2=8.222,P=0.004); CT与 MRI对典型病灶的检出分别为 84.8%(39/46)、 82.6%(38/46); 46个病灶中经过 CT扫描发现可见包膜共计 26个,其中边缘光整者计 18个,边缘欠清晰 8个,且伴有不完整环状强化。经 MRI扫描发现可见包膜 28个,边缘清晰计 19个,有完整环形强化可见,边缘模糊 9个,伴有不完整环状强化。结论: MRI对于肝硬化伴肝癌的定性准确度较高,可从多个角度乃至多个方位对病变予以显示,而且分辨高,扫描用时较短,建议临床将 MRI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MRI CT 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在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发生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问题实施 预防及处理,探究其具体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情况。 方法:从我院自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入住的接受 CT 增强 的患者中, 选择 176 例 来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 则加强 预防 护理 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 6.82% ,而对照组为 29.55% 。在两组情况的对比中,发现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接受 CT 增强扫描过程中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问题加强 预防护理措施 十分必要 ,能够 降低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医院眼科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课题的研究组,另从相同时段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30例为本课题的对照组。分别用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结果:研究组受试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房角开放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受试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使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可获得眼组织结构图像,并能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在早期青光眼的检测与排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神经纤维层厚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07月-2023年07月到本院疑似肺结节的病人100例,对全部病人实施X线、CT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单一诊断,CT诊断效能高于X线诊断,P<0.05。其中联合诊断敏感度计量值是:0.9756、特异度计量值是:0.8333、准确性计量值是:0.95。结论:运用CT诊断技术对肺结节诊断价值高于X线诊断,但是可依照患者的状态选取联合诊断方式,提升诊断效能。

  • 标签: 成人 肺结节 X线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的4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00例,引入精细化护理管理)和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患者满意。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造影剂外渗事件,造影剂外渗为1.0%,对照组出现11例造影剂外渗事件,造影剂外渗为5.5%,观察组造影剂外渗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189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为94.5%,对照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162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为81.0%,观察组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CT强化扫描期间的过敏反应表现,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进行术前CT强化扫描的297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49)、观察组(n=148),分别采取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受检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状况、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情况。结果: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术前CT强化扫描患者的情绪,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 CT强化扫描 预见性护理干预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腹部B超检查组和 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肌瘤检出和对不同疾病的检出。结果:CT扫描组肌瘤检出为96%,经腹部 B 超检查组肌瘤检出为82%。对不同疾病的检出情况,CT扫描组检出为76%,B超检查组检出为26%,CT扫描组检出高于B超检查组检出。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肌瘤检查中,CT扫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子宫肌瘤 CT扫描 B超检查 诊断应用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探究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选取原则抽选本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60例参与临床诊断实验,将以上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取进行CT扫描,观察组(n=30)则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CT诊断结果准确以及分型诊断准确。结果:观察组CT扫描术前分期结果如下:N0:1;N1:10;N2:12;N3:6,检出为96.67%(29/30);对照组CT扫描术前分期结果如下:N0:1;N1:8;N2:9;N3:4,检出为73.33%(22/30),观察组检出诊断远高于对照组;察组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11例,升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8例,分型检出为93.33%(28/30);对照组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8例,升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分型检出为66.67%(20/30),说明观察组检测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且P>0.05。结论:与常规CT扫描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更加先进,具有无创、快速等特征,该技术得到的图像更加形象,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体内肿瘤的形态,明确患者结肠癌术前分期情况,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结肠癌术前分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评估中引用CT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肝癌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并于治疗后30天后进行CT增强扫描以及DSA检查,并以DSA检查为疗效评估金标准,分析CT增强扫描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评估中应用的价值。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与DSA检查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此检查方式可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结论:CT增强扫描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评估中应用效果十分优秀,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CT增强扫描 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 效果评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应用效果。方法:膝关节外伤患者56例(2020.01-2020.12),予CT、MR扫描技术,对比分析效果。结果:MR诊断阳性、诊断精确度高于CT(P

  • 标签: 膝关节外伤 MR扫描技术 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