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治疗中螺内酯的用药价值。方法: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取样63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2年07月,随机分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31,参照组)和常规内科治疗+螺内酯治疗(n=32,试验组),对比心功能指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NP(366.80±71.45)n/L,LVESD(41.25±4.33)mm,LVEDD(51.64±5.27)mm,比参照组低,总有效率96.88%,LVEF(49.25±6.77)%,比参照组80.65%、(41.31±6.84)%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螺内酯可优化疗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疗效 慢性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治疗中螺内酯的用药价值。方法: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取样63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2年07月,随机分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31,参照组)和常规内科治疗+螺内酯治疗(n=32,试验组),对比心功能指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NP(366.80±71.45)n/L,LVESD(41.25±4.33)mm,LVEDD(51.64±5.27)mm,比参照组低,总有效率96.88%,LVEF(49.25±6.77)%,比参照组80.65%、(41.31±6.84)%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螺内酯可优化疗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疗效 慢性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及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遴选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心衰伴房颤的患者资料,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3例接受常规治疗患者列为参照组,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3例增加了螺内酯治疗的患者列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从心功能指标看,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比结果P

  • 标签: 螺内酯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热休蛋白27(HSP27)、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HSP27、CK-MB、cTnI水平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P27、CK-MB、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HSP27、CK-MB、cTnI水平,且安全性高。

  • 标签: [] 阵发性心房颤动 厄贝沙坦 血清热休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替米沙坦对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07月至2017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均采用胺碘酮进行临床治疗,其中实验组添加了替米沙坦进行辅助。结果实验组采用替米沙坦进行辅助治疗,其心房颤动有效控制率为91.08%,参照组没有采用替米沙坦进行辅助治疗,其心房颤动有效控制率为7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房颤动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将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有效率达91.08%,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替米沙坦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我院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胺碘酮治疗和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56.45±5.53)%、LVESD(30.42±1.94)mm、LVEDD(48.13±2.84)mm、SBP(82.11±3.16)mmHg、DBP(124.86±5.42)mmHg、AngII水平(25.17±3.24)ng/L、复发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胺碘酮 原发性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Ang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渝东南片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短期抗凝及相关出血事件方面的运用情况。方法:9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抗凝方案的不同将46例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纳入华法林组,而将另52例采取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纳入利伐沙班组。对比两组1月、3月、6月的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月、3月时,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月时,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在栓塞率方面相当,而出血风险方面利伐沙班低于华法林。

  • 标签: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病 抗凝效果 相关出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