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控制肺结核患者学校中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以及服药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2月的90例控制肺结核患者学校中密切接触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感染情况以及服药效果。结果 有卡介苗接种史和无卡介苗接种史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各组接受治疗及完成治疗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肺结核 密切接触者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应用于学校传染性疾病中的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的580例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学生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健康教育之前设为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之后设为研究组,分析学生对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度以及行为的正确性。结果: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后,学生对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度明显提升,组间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健康教育 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少年卫生学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我市于2022年1月-12月期间进行儿童少年卫生学,抽取5000名在校学生,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21年1-12月期间未进行儿童少年卫生学5000名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通过少年卫生学后,流行性腮腺炎、流感、沙眼、视力低下和蛔虫病发生率降低,且提升了保健知识、膳食营养、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和卫生习惯评分,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儿童少年卫生学应用于学校中可减少常见病的产生,进而将健康认知水平提升。

  • 标签: 儿童少年卫生学 学校常见病 预防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性疾病特点,总结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某一小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2021年1-12月,未实施全面传染性疾病预防。2022年1-12月,实施全面传染性疾病预防。比较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学生的传染病发生情况、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比较实施前的传染病发生情况,P<0.05;实施后比较实施前的传染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P<0.05;实施后比较实施前的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P<0.05。结论:小学阶段手足口、水痘等各类传染病发生风险较高,且基于人群密集的特点,传染风险高。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可以在提升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而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 标签: 传染病预防 学校卫生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给予儿童少年卫生学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地区中小学2021年1月--2022年1月500名学生为对照组(未开展),本地区中小学2022年2月--2023年2月500名学生为观察组(开展儿童少年卫生学教育),分析学生疾病发生率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给予儿童少年卫生学教育,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健康认知水平,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 标签: 儿童少年卫生学 学校 常见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价值。方法:于2022.9月-2023.9月对某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抽取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学生结核病防控意识提高,相关行为变化、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规范学生相关行为,并提升其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度。

  • 标签: 结核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学校结核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上海市部分初中和高中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相关数据,并探讨如何对此类事件进行预防控制,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5所初中5所高中学校的疾病数据,对这10所学校所发生的疾病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2020年6月—2023年6月这一期间,合计发生了12起学校内的传染病传播事件,并且这些病例其均发生在农村的学校中,在12起事件中,共发生了400例病例,病例当中有200例初中病例,200例高中病例,尚未发现死亡病例。病例当中的首发病例距离要求的报告时间最长为16.21d,相应的时间最短的是2.46d,而报告与创造事件之间相隔的时间最长的是2.23d,最短为1h,并且首发病例与末例病例的间隔时间最少的是4.35d,最长间隔43.21d,在调查中,多数病例集中在4-6月和9月,本研究中的调查数据均进行核对。结论: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主要发生在农村中的初中和高中,这些学校学校环境普遍较差,设施不齐全,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卫生条件建设,改善卫生水平。

  • 标签: 学校卫生 传染病 预防控制 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通常是在密集的场所中集中暴发传染病,这类场所包括学校或者广场等。如果学生被传染病影响,将会严重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有效预防传染病。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可以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水平。

  • 标签: 学校 卫生管理工作 传染性疾病 预防与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成为当前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学生健康素养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 标签: 学生 健康素养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中学发生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预防控制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对策。 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送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某中学共有在校学生4232名,共搜索到甲型副伤寒学生149例,罹患率3.52%。发病高峰在4月6日至4月10日,其中七年级发病23 例,八年级发病59例,九年级发病67例;男性82例,女性67例。结论:此次暴发疫情主要是由校外部分餐饮店使用的自备水源受到污染,其次是学校食堂和校外餐饮店部分从业人员带菌引起,学生在校外周边餐饮店用餐是主要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水污染和餐饮店卫生监督管理,避免疫情再次暴发。

  • 标签: 甲型副伤寒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构建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完善卫生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重要途径。生态课堂是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一种新型课堂,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视为教学生态中的一部分。本研究基于生态课堂理念,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辅助因素”及“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评价指标的卫生职业学校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理论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学校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中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研究。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辖区发生的12起学校传染性疾病事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传染病涉及人数为500人,发病数为70例,患病率为14%%。呼吸道传染事件共发生56起,肠道传染事件发生14起。结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有积极意义,能明显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

  • 标签: 学校 各类传染性疾病 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