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实习的2012级护理系本科学生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护理带教中具有积极作用,不仅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而且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法 精神科 护理带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他啶钠联合阿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阿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头孢他啶钠联合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对CR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消退、咳嗽喘息消退、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他啶钠联合阿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促进患儿症状消失,降低CRP水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头孢他啶钠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应用品管圈,药剂调剂差错的下降情况,以提升药剂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药剂科室形象。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6月以及2016年7月至10月药剂调剂错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应用管理前和应用管理后,通过依品管圈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对比应用品管圈前后药剂调剂差错的情况,以结果制定优化药剂方案。结果将前后两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应用品管圈后,药剂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使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使药剂的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结论在药剂的一系列工作过程中,通过应用品管圈的方案,不仅与降低了调剂差错情况,大大缩短了整个治疗的时长,可以对此方案进行扩大范围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品管圈 差错百分比 管理质量 下降程度
  • 简介:医生集团的医生多是全国或者区域性的医学专家,在医疗技术方面并不存在太多难点,但许多医生集团都面临着运营和管理难题,这是由于医生大多更擅长诊疗而非运营管理的“天性”使然。在诊疗模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运营管理做的好,成本就会降低;患者服务做的好,就会形成良好的口碑。反之,运营和管理不顺畅,医生集团就会举步维艰,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是当前许多医生集团的危机和焦虑所在。

  • 标签: 运营管理 医生 脑科 诊疗模式 医学专家 医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研究的患者均来自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6月精神治疗的102例患者,将10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接受基础护理工作模式的51例参照组与实施优化护理工作模式的51例实验组,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护理工作模式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指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价值。结论精神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控制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精神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对精神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特征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2例。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分析使用特征和临床护理措施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70例(97.22%)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包括躁狂症患者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抑郁症患者12例、精神障碍患者13例。共有21例(30.00%)患者夜晚保护性约束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对精神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使用率,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精神科 使用特征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浅谈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十五名护士,组建为一个肿瘤SBAR沟通模型,作为研究的主体。自研究开始至今,通过比较建立肿瘤SBAR沟通模型前后的一些现象,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模型进行不断的改进,大大降低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好评。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质量控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精神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和疲乏程度的干预作用,从而减轻其工作压力和疲乏程度。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医护人员42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21,有氧运动3次/周)和对照组(n=21,不进行任何有氧运动)。采用工作压力感觉量表(MBI)和工作疲劳感量表-14(FS-14)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医护人员进行测评并计分,比较有氧运动前后两组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感大小和疲乏程度。结果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的工作压力感大小和疲乏程度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医护人员MBI和FS-14量表中的各项目自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有氧运动能有效的缓解精神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其工作疲乏程度,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有氧运动 精神科 医护人员 工作压力 疲乏程度
  • 简介:摘要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浅谈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十五名护士,组建为一个肿瘤SBAR沟通模型,作为研究的主体。自研究开始至今,通过比较建立肿瘤SBAR沟通模型前后的一些现象,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模型进行不断的改进,大大降低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好评。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质量控制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