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中老年人,调查已往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动脉粥样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并检查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吸烟和饮酒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AS斑块发生率、血糖水平、血压和血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BP、FPG、TG、LDL—C、HDL—C和TG的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BP和BMI检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和高血压,促进动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是血脂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 标签: 中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30例,选取时间2013年3月-2015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指标。结果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前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幅度以及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中西医联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CT和MRI两种辅助检查的方法检查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比对两者之间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至2013年经检查并治疗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30例,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CT和MRI两种检查,检测其脑内梗死灶的部位、数量以及大小。CT和MRI都采用头部断面扫描,每一层厚度为8毫米,并且对每一个层面拍摄10-12张影像进行观察分析,最后进行综合性分析做出诊断。结果脑基底层和脑干等部位采用MRI进行检查其敏感度更高,同时相对于CT检查方法来说,MRI检测出脑梗死后出血性的患者更多,两者检出率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同样的患者采用CT和MRI进行检测其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MRI更具有诊断的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核磁共振 CT 出血性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血性休克产妇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在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58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治疗情况。结果①在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患者年龄越大,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的风险也越大,且经产者患者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概率明显高于初产者(P<0.05);②经急救后,本组58例患者经急救后全部存活,抢救成功率为100.00%。结论年龄>35岁,属于经产妇的患者更易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应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提升急救成功率。

  • 标签: 出血性休克 产科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科室中患者失血过多导致产生休克,医护人员对患者要进行及时抢救,以及对患者的护理措施的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2年10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中选择出现失血性休克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并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相关方面的记录。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最后都康复出院。结论:对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紧急的抢救措施,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并加强具体的护理措施,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出觋.能够有限的治愈患者.漓羟患者及奠家属的精神压力.僳障了患者酌生命安今.

  • 标签: 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抢救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产科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5例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症临床特征以及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征为血常规指标上升、中心静脉压(CVP)降低、肺动脉楔压(PCWP)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降低。经急救抢救后抢救成功32例(91.4%),后期均已痊愈出院。结论:密切监测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 失血性休克 静脉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楔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结论对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意识表情、呼吸、中心静脉压、保温、缺氧、尿量的有效系统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治愈率达到100%,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药防治短暂脑缺血综合症的特点,分析了近年中医药及现代医学防治短暂脑缺血综合症的研究,归纳了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治疗短暂脑缺血各有优势和不足,中医药可从多靶点,多种途径防治短暂性脑缺血。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短暂脑缺血有大的优势及前景。

  • 标签: 短暂脑缺血综合症 研究进展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50名非心脏手术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监测,手术之前要监测12小时,手术之后要监测8小时。之后对将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记录下来,比如性别、病史、体重等。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来对心肌缺血发生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将这些因素选择利用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手术之前,心肌缺血发生率是4.7%,手术之后心肌缺血发生率是22.7%。心肌缺血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在手术之后的12-24小时之后出现了最大值,心肌缺血时间与曲线下面积在手术之后的12小时之内出现了最大值。没有发现手术之前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发现8个。结论手术之后发生心肌缺血概率要明显的高于手术之前,同时多出现在手术之后的第1天,医生可以按照心电图、患者病史来对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进行准确的预测。

  • 标签: 非心脏手术 心肌缺血 预测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10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ST-T动态改变。结果210例患者中,出现缺血ST-T改变的有141例。共出现缺血ST-T改变423阵次,其中有症状的102阵次(24.1%),无症状的321阵次(75.8%)。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对冠心病的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成A组与B组,对A组实施常规护理,对B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A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明显高于B组,两组康复效果对比,B组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针对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切实减少患者的病症发作次数,效果突出,护理康复价值突出。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护理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给予的护理方法以及干预效果,并且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选择54例患有无痛性心肌缺血疾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所选病例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然后将这些患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随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6.3%,而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的对照组患者,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0.8%。结论在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肌缺血 老年患者 临床特点 护理方法 干预效果 观察组
  • 简介:摘要受出血性疾病侵袭的患者会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如皮肤与黏膜的瘀点瘀斑以及月经过多,严重的病人时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胃与肠和肌骨骼出血。在怀孕期间,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妇女可能要冒着流产与出血并发症的更大风险。因此在她们怀孕期间应该进行详细的诊断并告知面临的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出血性疾病 孕妇 产前诊断 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手术相关护理进行探讨。探讨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腹内脏器伤并产生失血性休克症状的病患共140例,对其急症手术相关护理的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全部都是使急症手术与抗休克诊治同时进行。手术全期死亡为7例,死亡率5%,余下均病愈出院。结论在术前,要积极建立合理有效的静脉通路;在术中,要仔仔细观察病患生命体征与尿量的转变,还要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进而缩短手术过程。

  • 标签: 腹内脏器伤 失血休克 急症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患者的流动力学监测、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监测,并采用合理止血、输血、液体复苏等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合理输血和止血等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结合恰当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围手术期 失血性休克 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造成孕产妇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生殖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经抢救治疗后,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5.56%(80/82),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比较复杂,需根据其情况,快速有效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 标签: 出血性休克 原因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0例经院前急救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同期收治的自行来院的10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5d的随访,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10.38%)和死亡率(18.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22.0%)和死亡率(37.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病情恶化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门诊及住院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38例,除外肝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收缩压<85mmHg)、严重心动过缓(HR<50次/min)Ⅱ°—Ⅲ°AVB、支气管痉挛等禁忌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初始剂量3.125mgBid,视病人耐受情况每两周剂量加倍一次,最大剂量小于25mg,Bid。总疗程六个月,分别于治疗后三个月、六个月做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各项参数。观察记录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终点为死亡、心衰加重及再次入院等。结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顺应性良好。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 标签: 卡维地洛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