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正>在川唐代的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有三种表现形式,兹根据它们出现的年代分别论述于下。(1)“阿弥陀佛与五十二闻法菩萨”,该图又称“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像”,或称“阿弥陀五十二尊曼陀罗”,或名“五通曼茶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三尊佛、菩萨像的曼荼罗(即佛一尊,菩萨五十二尊)。六朝至隋唐的阿弥陀佛为中心的“西方净土变”不少,这种组合是最早的一种净土变相。

  • 标签: 阿弥陀佛 摩崖造像 西方净土变 四川 菩萨 寻杖
  • 简介:世界全景画协会第届大会于2001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奥地利、德国、匈牙利、荷兰、波兰、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美国、英国、朝鲜、新加坡以及中国等十三个国家六十多位代表,这届会议的主题是“全(半)景画的发展与维护”,会议共收到论文20篇。会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 标签: 世界全景画协会 国际会议 北京 半景画
  • 简介:明确指导思想落实“五个纳入”开创川文物工作的新局面──在川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川省副省长徐世群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同志们:这次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传达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与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领导...

  • 标签: 文物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法 指导思想 四川省 文物事业
  • 简介:1997年1月,川中江县悦来镇月耳井村九社“磨人湾”两座宋代石室墓被发现,考古工作者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两座墓均为土圹石室墓,出土了大量陶俑等器物。两墓深受唐宋时期流行的道教堪舆风水思想影响。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可知两墓的年代应为南宋中期。

  • 标签: 月耳井村 宋墓 石室墓 堪舆
  • 简介:中国最早的文字石刻应是利用天然石块或石壁刻成,并没有为刻铭而对岩石进行形状加工。秦代以后,依照铭目与用途的不同,逐渐分化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固定外形的石刻类型。这些外形式样有些出自建筑构件,有些来自实用器物,有些受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形成今天能见到的各类古代铭刻。

  • 标签: 石刻 铭文 石壁 器物 秦代 汉代
  • 简介:本文确定了杭州飞来峰臂观音三尊龛的建造年代与施主身份,并通过考察臂观音三尊组合形式的演变及对造像龛现状的分析,推定龛中已毁两像的尊格。三尊造像的组合形式系由印度传入西藏,然后再随藏传佛教传到汉地;造像藏风显著,但也含有一定的汉地因素。本龛是国内已知窟龛中唯一带有纪年题记的臂观音三尊像,且在臂观音题材作品中纪年最早——建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是大一统的元代藏传佛教的流行及藏汉艺术交流的有力佐证。

  • 标签: 飞来峰 至元二十四年 四臂观音三尊造像龛
  • 简介: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被称为"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川考古跟上时代步伐,进行了一批目的性较强的工作,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区系类型、文化序列等课题,取得不少成果,初步构建了川考古文化的主要阶段,为探讨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的古文化发展进程和具体形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四川考古 三星堆文化 十二桥文化 考古学文化序列
  • 简介:2011年6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川泸定县烹坝乡沙湾村的坪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以及明清时期遗存。其中发掘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灰坑3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大渡河中游其他遗址面貌相近,鬲足为大渡河中游地区商周时期遗址首次发现,为川西山地陶鬲的传入和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 标签: 四川泸定县 坪上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 简介: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开窟之风依然盛行。其间曹氏家族及其族属在莫高窟开凿了诸多大型佛窟,所不同的是,部分新建洞窟窟顶角出现天王图像,其样式独特,在之前敦煌石窟未见类似案例。角天王图像的产生,一方面是受西域于阗佛教思想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当时曹氏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其特殊形制既表达了一定的宗教思想,也隐合了某种社会世俗意义。

  • 标签: 曹氏归义军 四角天王 于阗天王 图像渊源 佛教仪轨
  • 简介:大窑道沟地点发掘剖面发现有下更新统末期至全新统地层沉积,且各层位都出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层和文化遗物的绝对年龄值是遗址深入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道沟地点运用的两种测年方法及结果所做的总结,并根据古地磁等学科的最新研究对地层时代和所包含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期.

  • 标签: 大窑遗址 四道沟 年代测定 地点测定 文化分期 中国
  • 简介:2011年11月~2012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楼房村马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共发掘西汉早期至东汉初期土坑墓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铜器等,丰富了重庆主城区汉墓考古材料,为深入研究重庆主城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 标签: 重庆市江北区 四马溪遗址 汉代 土坑墓
  • 简介:2013年10月18—19日,第届文化遗产保护系列研讨会在英国伦敦的国家海事博物馆举行。会议围绕亚洲书画的历史研究与修复保护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中、日、韩等亚洲主要国家的艺术史学者与文物科学与保护专家参加,上海博物馆徐文娟应邀参加会议。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伦敦 上海博物馆 历史研究 艺术史 国家
  • 简介:2006年5月,淮北市濉溪县铺乡隋堤上出土了几十斤宋钱,被泉友购得。现从中撷选品相较好的枚白铜钱、两枚铅质钱介绍如下:

  • 标签: 濉溪县 淮北市 宋钱 出土 简介 铜钱
  • 简介:瓷碗铺瓷窑遗址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发掘发现窑炉6座,出土完好与残损瓷器、窑具等遗物200余件,其时代从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元初.就窑系而言,应是在自身基础之上,受到陕西、重庆、广元等多个地区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 标签: 瓷碗铺 窑炉 瓷器
  • 简介:雅安汉墓出土的“双兽搏斗”石雕及其他双兽搏斗题材的遗存是当时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反映。现有证据证明这种题材直接来源于云南滇池地区滇文化的影响,而欧亚草原乃至中亚地区流行的同类题材对其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有利于“西南丝绸之路”某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作为墓中的棺座,墓主希望勇猛的有翼龙虎能辟除鬼魅,承载和保护其成功地升往仙境。

  • 标签: 汉代石刻 双兽搏斗 文化交流 升仙
  • 简介:一、真币对照法。即将可疑币与真币进行对照。仔细观察两币之间在纸张、图案、油墨、水印、安全线等方面的差异。真币的图案颜色协调。人像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人物形象表情传神。色彩柔和亮丽;安全线牢固地与纸张粘合在一起。并有特殊的防伪标记;对印图案完整、

  • 标签: 人民币 鉴别方法 水印 鉴别仪器
  • 简介:乌兰察布博物馆(原乌盟文物工作站)在三年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乌盟后山地区北魏遗存较为丰富的武川县、子王旗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对六镇之一武川镇的地望提出了新的看法①。现将子王旗境内的乌兰花土城子古城和库伦图古城复查结果报告如下:一、乌兰花土城...

  • 标签: 四子王旗 古城 建筑材料 内蒙古地区 包头市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