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作者: 刘晓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演示实验是整个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给演示实验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演示实验的功能。因此,演示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体育游戏是在教师合理安排下,根据体育健康课的内容和特点制定的教学活动,体育游戏促进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有效开展,文章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初中体育健康教学中体育游戏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对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初中体育健康体育游戏作用
  • 作者: 孙明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一般说来,教育督导的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促进和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督导是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它能有效督促指导学校完善内部管理、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现今,很多师生并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及表达能力,已经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 标签: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作用 意义
  • 简介: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将微观与宏观连接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 标签: 信息技术手段 生物学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 生物课堂教学 试析 优化教学过程
  • 简介:由于市场失灵及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缺陷,政府干预不可避免。现实中政府干预失范主要体现在干预过度、干预缺乏与干预不足三个层面。为保障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应合理把握控制的边界与限度,重视适度干预在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分类应用。

  • 标签: 政府 民办高校 适度干预 失范 分类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明示教学方法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而新型的“非指导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却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介绍这一新型方法出发,通过分析小学语文的特点,探讨“非指导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非指导教学 主体性 小学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学生的科学素质如何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科学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

  • 标签: 《科学》教学 白炽灯泡 课程改革实验区 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 初中学生
  • 作者: 王仁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人的智力分两类:其一是先天的智力因素;其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后天培养起来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更大。本文紧紧围绕培养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展开有力的论述。为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研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教学参考。
  • 作者: 牛贵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精细化并对全能型的人才要求也在提高,而中国的教育制度提倡从小开始,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他们正处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作为学习的对象,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可能会不够全面,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扬教学的民主性,老师应该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营造学习气氛,让同学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中来,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本文也是按照此思路来探讨小学语文老师该怎样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 简介:语文学习是以感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主体首先必须对学习材料亲身感知,形成表象,并力求理解学习材料的深层涵义,把握学习材料的旨趣,形成读者与学习材料、作者的交流,方能有情感自由和心灵顿悟。而现实的学习主体在一堂课上能否有充裕的时间去感知学习材料的本质内涵,都值得商榷,如果连这第一步都无法得到保证,要进行对感知的深层理解那是空中楼阁。所以善读是基石中的基石,只有基石坚固才能正确而广泛地深思,

  • 标签: 语文学习 学习品质 学习材料 学习主体 本质内涵 深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