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马克思断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

  • 标签: 交往 净化 季羡林 胡乔木 社会关系 君子
  • 简介:  人们生活、工作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同他人的交往.但是怎样'交往'?坚持什么样的'交往'原则?当前在社会'交往'中有哪些不良倾向?它的害处又是什么?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9日第四版'人民论坛'登载的王晓河写的思想评论《净化'交往'》一文,对此作了全面而真诚的回答.……

  • 标签: 交往 净化 论坛 钱钟书 论述 评析
  • 简介:自主招生非但没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权,降低考试焦虑,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和焦虑。3月16日,大学三大自主招生联考同日开考,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也在这一天同时举行自招活动。对于很多初高中学子及其家长来说,将会是很难忘的人生记忆。考试"大撞车"成为近年来自招的"看点"之一。对此,相关大学的解释是,这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理性选择参加哪一个联考,而高中的解释,除了强调准确定位这一点之外,还说明实际的"困难"——3月底的双休日,将有重要的测试活动安排,因此只有把自招测试时间提前,由于只有这个双休日可安排,"撞车"也就在所难免。

  • 标签: 联考 招生改革 高考改革 招生学校 高考录取 教育教学体系
  • 简介: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者告诉父亲,说:“名记者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者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者?!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 标签: 严怪愚 范长江 记者 友谊
  • 简介:准社会交往是受众对大众媒介人物十分常见的心理活动,是大众媒介传媒效果的重要心理机制。本文编制了测量受众准社会交往的李克特量表和顾特曼量表,并以杭州市老年人和外来务工者为对象,进行了准社会交往测量,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准社会交往 量表 外来务工者 老年人
  • 简介:韩国人在反思,为什么政府该花的钱没少花,可是现实仍然这样残酷,始终出不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和原创技术,乃至诺奖总不眷顾韩国科学家。韩国高丽民族是个争强好胜的民族,事事不甘人后。可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韩国早已经从发展中国家毕业。

  • 标签: 原创技术 不甘人后 三四 研究成果 十年 金大中
  • 简介: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摄影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人摄影的变化是人际交往演变的映像和投射。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摄影在"家庭相册时代"和"社交网络时代"的一系列转变,探讨社交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 标签: 个人摄影 社交网络 人际交往 新媒体
  •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1级研究生课程班新闻学方向和传播学方向春、秋季共四个班近200人.计划出版一本同学研究论文的集子,以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为方向.关键词为“新媒体”,论文围绕新媒体及其衍生产品如微博、博客、网络杂志、TAG、SNS、RSS、Wiki等来提炼论点。这件事情在学术上对于同学们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故我支持这样一项计划。对于新媒体的具体研究,自然同学们各有具体的研究对象,我这里谈谈最近十年来新媒体形态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以便我们对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 标签: 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 新闻传播 新媒体 交往结构 序言
  • 简介: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网络舆情表现出与传统媒体引发的公共舆情完全不同的特点:更为迅速、难以控制、且多元混杂。网络舆情的生成和表达都与公共修辞、话语共同体建构和社会焦虑这几个方面密切相关,对于这三个层面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对于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引导的认识。

  • 标签: 新媒体 网络舆情 公共修辞 话语共同体 社会焦虑
  • 简介:1929年9月9日,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在南京创办的《新民报》,于1937年11月战火逼近时迁往重庆。1938年1月15日,《新民报》重庆版正式发刊。《新民报》初到重庆时,其定位是一份民间报刊。这张民间报先后吸引了一批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加盟。

  • 标签: 《新民报》 《新华日报》 统一战线策略 重庆 抗战时期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