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计入高低温侧换热器和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和涡轮机中的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及管路中压力损失,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了变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闭式燃气轮机中循环功率和功率密度(功率与循环中最大比容之比)的解析式;分别以功率和功率密度为目标,优化了中间压比、高低温侧换热器及中器热导率分配,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有限时间热力学 中冷 燃气轮机循环 优化
  • 简介:该文以列表形式比较了火电三种空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分析其适用条件,对目前国内现有三座空电厂现状,运行经验,存在问题及其在国内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 标签: 火电厂 空冷技术 技术特征
  • 简介:该文针对目前直接空机组凝结水、疏水回收系统系统复杂、凝结水含氧量高、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在直接空汽轮机排汽装置中进行凝结水真空除氧。采用在排汽装置中进行凝结水真空除氧的方法,简化了系统,降低了凝结水过冷度。提高了机组的热经济性,并解决凝结水含氧量超标问题。建议在工程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凝结水真空除氧 过冷度 含氧量 排汽导流板
  • 简介:通过井筒向某地质结构内注入介质时,由于地温与介质之间存在温差,介质将通过井筒结构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导致冷介质量损失进而温度升高而达不到所需温度要求。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井筒进行量损失和沿井筒的温度分布的预测,为保结构设计以及井筒结构材料选型提供数据支持。由于注入介质的过程中,热量交换过程是一个非稳态传热过程,通常只能采用数值模拟来进行预测。为了简化数值模拟复杂的计算过程,采用准稳态的传热方法来构建单相介质通过井筒注入时的流动换热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开发了一个数值仿真软件。将仿真结果同商业软件FLUENT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温度分布和量损失基本一致,由此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非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能够预测低温工质在井筒流动与换热过程的仿真软件。

  • 标签: 冷介质 冷量损失 井筒 传热
  • 简介:机组汽机排汽热损失巨大,而有机朗肯循环是利用中低温热源的重要技术之一。提出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空机组汽轮机排汽余热的技术方案,建立空机组和有机朗肯循环的物理模型,编制有机朗肯循环回收空机组汽轮机排汽余热技术的模拟程序,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厂家提供的某型号有机朗肯循环机组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典型600MW机组为对象,探究汽机乏汽温度、环境温度、ORC机组过热度等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ORC机组净出功和ORC机组热效率随着汽机乏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环境温度和ORC机组过热度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空冷机组 有机朗肯循环 热力性能分析
  • 简介:据悉,目前正在施工和前期工作的大型火电直接空机组60台、总容量达26.4GW,其中300MW有32台,拟安装在北方的漳山、榆社、古交、太二、霍州、河津、蒲州、新降、曲沃、包二、达拉特、锡林浩特、海勃湾及府谷14个直接空电厂上,装机容量达9.6GW。这些直接空电厂群多采用全钢制热浸锌的三排管与铝钢单排管的管型散热器和变频调速风机群体作为空冷凝汽器。

  • 标签: 直接空冷机组 大机组 火电 电厂 空冷凝汽器 排管
  • 简介:文中详尽地论述了用节水、节地、供暖的2×200MW机械通风直接空供热机组,成功地替代了D厂原有8机8炉、容量142MW退役小机组。“以大代小”的条件、实践经验、取得效益以及首次在国内投运的2×200MW直接空供热机组的特点和运行初期存在问题,这对老厂的改建颇有示范借鉴作用。

  • 标签: 供热机组 投运 空冷机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将自然源引入冷藏陈列柜,在完全利用室外源对陈列柜柜内进行供的运行模式下,保持风幕送风速度为1.1m/s,室外送风温、湿度分别为1.0℃、60%,室内湿度为60%不变,调节室内不同的温度,观察柜内食品包温度变化分布,研究陈列柜食品包冷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制冷系统供的传统陈列柜相比,自然源供使柜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很大提升,自然源陈列柜1~5层同侧食品包温差不超过1.5℃,但是每层内侧和外侧食品包温差在2.5~3.0℃。在此送风条件下,保证室内温度在22.0℃以下可以满足柜内食品贮藏温度0.0~7.0℃的要求。风幕参数变化规律:随着食品包前端距离的增加相对湿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于和室内湿度相等的趋势。风速和温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变化速率不断减小。

  • 标签: 自然冷源 冷藏陈列柜 食品温度 风幕 节能
  • 简介:计入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回热器和中器的热阻损失以功率为优化目标,借助数值计算,研究了变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闭式中回热布雷顿循环输出功率最大时,高低温侧换热器、回热器和中器的热导率分配以及中间压比与总压比的关系;分析了工质与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对双重最大功率的影响.

  • 标签: 有限时间热力学 布雷顿循环 功率 换热器 中冷器
  • 简介:考虑实际气体的热力性质,建立了三轴燃气轮机中循环的热力模型,以循环功率和效率为优化目标,对中问压比(或低压压气机压比)的分配进行了优化,同时分析了低压压气机进口气流温度、中度和总压比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考虑实际气体热力性质的研究结论相比,循环功率或效率最大时的中间压比并不等于高压压气机压比。

  • 标签: 气体性质 中冷 燃气轮机 优化
  • 简介:该文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的各相关规程、手册、计算方法的要求,针对电厂二次风道编制了设计指导,可供新员工学习使用。

  • 标签: 冷二次风道 范围 分界 依据 内容
  • 简介:建立了考虑涡轮叶片冷却和实际气体性质的中回热循环三轴燃气轮机模型,在给定叶片表面耐热温度的条件下通过优化总压比和中间压比分配,得到最优性能。研究表明:分别存在最佳的总压比和中间压比使得燃气轮机循环的比功率和效率达到双重最大值,双重最大比功率随中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回热度的增大略有减小,双重最大效率随中度和回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空气冷却 中冷回热循环 燃气轮机 性能优化
  • 简介:第二届全国火电空机组专题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9~22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来自全国的高校、科研、设计、施工、运行、制造厂等114个单位约240余人汇集一堂。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主办,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与达拉特发电厂共同协办。首先由中电联科技中心综合处郝继红处长主持,请中电联科技中心领导李玉生主任及其它领导讲话,尔后开始研讨并由几位专家轮流主持。在两天全会上计有34位空专家就2—3年来在我国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已有200MW、300Mw、600MW火电机组采用了直接空技术并投入运行。这些已运行的火电机组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行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进行了研讨。大会由中电联科技中心李建锋先生总结并宣布闭会。翌日参观了达拉特电厂的1×600MW空岛的运行实况。

  • 标签: 600MW火电机组 技术研讨会 空冷机组 包头市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