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叙述在B6935计算机的TEXT-TRIEVE软件包支持下建立“射电天文文献数据库”的过程。通过对数据库查询的几个例子,说明其合作效果。经过实践提出了TEXT-TRIEVE软件对文献检索的不足之处。

  • 标签: 射电天文文献 数据库 查询 文献检索
  • 简介:利用绝对自行资料,确定了年轻疏散星团NGC2244天区恒星的运动学成员概率,并对星团成员概率以及自行矢量的分布、不同成员概率恒星的位置分布情况、径向数密度轮廓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星团的特征尺度;进一步结合已知的星团距离和视向速度资料,计算了NGC2244的三维空间运动速度,结果表明NGC2244是一个典型的薄盘族星团。

  • 标签: 疏散星团 NGC 2244 成员概率 空间速度
  • 简介:针对区域导航系统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差、在轨卫星故障或者GEO卫星轨道机动后轨道快速恢复等问题,对独立时间同步体制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广域差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非传统力学的角度提出了通过单历元广域差分进行星历误差改正的技术,完善了广域差分星历误差改正体制;并通过协方差矩阵分析了广域差分星历改正数误差传播规律,设计了控制误差传播放大的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证明,在时间同步条件下可以通过发播等效钟差改正数、星历误差改正数实时地为服务区内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差改正参数。星历误差改正参数精度基本不受先验轨道、卫星钟差精度和观测数据累计时间长度的影响;在综合观测误差改正精度为2ns的情况下,可为系统实时提供平均精度优于5m的星历误差改正参数。

  • 标签: 卫星导航 广域差分 时间同步 星历误差 协方差分析
  • 简介: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急剧增加,同步轨道资源已变得十分稀缺。为此人们采用了多星共位技术,来充分挖掘同步轨道资源。多星共位中,由于卫星存在位置漂移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维护卫星正常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同步卫星的轨道特性,常采用三程测距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测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轨弧段。连线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差分相位时延,这对卫星在垂直视线方向上构成了很强的约束。给出了连线干涉测量系统设计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设备特性、测量数据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连线干涉 多星共位 同波束测量 差分相位时延
  • 简介:3MHz区分放大器有天文,VLBI接收机,国防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研制成功的5MHz区分放大器在相位噪声和隔离度上分达到了频期效果,相位噪声的插入损耗小于3dB,隔离度大于60dB,并且保持了氢频标信号的稳定度,还可用于长线传输,因此比较好的满足了时频系统,特别是主稳定本振系统的使用要求,而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放大器 低噪声技术 频率标准 VLBI接收机 相位噪声 射电天文
  • 简介:整理汇集了迄今最完整的同时具备绝对自行视向速度数据的144个疏散星团样本,计算得出这些星团的3维空间速度。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采用了更多样本)和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

  • 标签: 疏散星团 运动学资料 空间速度 统计研究
  • 简介:根据1988-1994年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时间公报公布的数据,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时间实验室的原子时水平原子钟性能的关系进行了一些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原子时水平的均匀性参数(双月平均速率标准偏差σr、时间起伏标准差σx、频率稳定度σy(τ)原子钟性能的权重的相关系数为0.4-0.8,其中频率稳定度的相关系数大一些,多年平均结果大于0.6。2、这些定量分析可以说明原子时水平不仅取决于原子钟性能,而且原子时算法优化程度和时间传递技术水平等其它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在原子钟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变成影响原子时水平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原子钟 原子时 相关分析 均匀性参数 频率 稳定度
  • 简介:原子钟存在频率的漂移,这种漂移主要由内部器件造成,包括由量子结构造成的频率漂移、相检及运放造成的漂移等。分析被动型氢钟的频率漂移首先需要判断其主要噪声类型,其次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计算漂移率,再用实验验证该拟合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被动型氢钟 频率稳定度 频率漂移 噪声类型
  • 简介:对杨志根等人在2005年估计的全球6个并置VLBI站的相对形变率(特别是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与最近的VLBI全球解VTRF2005的相应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美Greenbank的NRAO20和NRA085—3两个VLBI站之间每年3~4mm的相对垂直形变率和Wesfford的WEST—FORD和HAYSTACK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的相应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到肯定;太平洋夏威夷岛的KOKEE和KAUAI两个VLBI站每年2—5mm的相对水平形变率和日本鹿岛的KASHIMA和KASHIM34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的相应结果也可以得到确认。然而,每年2—4mm的KASHIMA和KASHIM34站间的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在过去所有观测研究的结果中都被基本肯定,在VTRF2005中的结果中却几乎消失了,对其中可能的原因作了讨论。此外,对北美的FD.VL—BA和HRAS085两个VLBI站间的相对垂直形变率仍不能肯定,在不同的全球解中,FD—VLBA站的形变率解结果是基本稳定的,而HRAS085站在VTRF2005中的垂直形变率结果为(2.61±3.91)mm/a,估计的结果符号相反,并且比在VTRF2003中的相应结果大了2.2mm/a,估计误差也大了近7倍。有关的结果还有待采用更新的资料进行讨论。

  • 标签: 地球参考架 并置VLBI站的相对形变率 VTRF2005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纬带(30°N-50°N,30°S-50°S)的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际变化地球自转际变化之间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抽样选取了2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测地VLBI实验,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最大分别至百米级和数十皮秒,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2)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它不宜过长,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拟合时段不宜过短,融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的差异。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4)一般而言,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60min情况下,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10min至40min为宜;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20min情况下。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20min至100min为宜。

  • 标签: 天体测量 VLBI 数据处理 剩余大气效应 大气 电离层
  • 简介:本文在诱生引力理论中探讨了量子虫洞和宇宙量子场论,在黑格斯场ψ的真空期待值附近,我们求解了Wheeler-DeWitt方程,得到了虫洞波函数的严格解,并且探讨了三次最子化问题,我们发现宇宙创生服务Planch分布。

  • 标签: 量子虫洞 宇宙量子场论 诱生引力理论 黑格斯场 真空期待值
  • 简介: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观测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分析Chandler摆动的观测激发地球物理激发的关系时,不能仅以观测激发某个地球物理激发序列(如大气激发)的更好逼近来选择Chandler摆动的最佳周期,因为Chandler摆动是多种地球物理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Chandler摆动周期 大气激发 地极移动 激发机制 品质因子
  • 简介:1.56米天文望远镜已于1989年上海天文台的佘山工作站投入使用,经校正,瓣极轴指向偏离北极为:0″.±4″.48(在方位上)和0″.±2″.21(在高度上)。望远镜的跟踪误差也被测定:在天顶附近30分钟内所作的128次观测得到的望远镜跟踪的均方根误差为±0″.36。结果表明,1.56米望远镜的恒动跟踪十分优良。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仪器误差 极轴 精度
  • 简介:计算机应用软件环境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软件工程,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可以使所建立的软件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用户需求,提高软件开发、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生产效率。本文论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上海天文台计算中心应用软件环境建设中的应用,重点论述需求分析、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工作内容。

  • 标签: 软件工程 天文学 计算机 上海天文台 开发 软件管理
  • 简介:利用1986-1998年中国滇西重力网32期重复测量的资料,计算了云南弥渡一地的铅垂线变化,且将其周边地区同期发生的20次地震(震级M≥5)进行比较,发现弥渡铅垂线的变化似这些地震的发生有关。在这20次地震中,有15次发生的时刻铅垂线开始反向变化的时间差小于0.15a。参考以前发表的工作,即在我国唐山地区发现的同类现象,可以认为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对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的地下物质运动和变化,以及周边地区局部重力场的变化,包括地区铅垂线的变化,做出更为详细准确的描述,对地球科学,包括地震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 标签: 铅垂线变化 滇西重力网 地震
  • 简介:对于天体测量大地测量VLBI观测,所选取射电源的强弱以及参加观测的台站系统的性能表现对其观测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基线信噪比为观测量建立观测方程,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统一估算射电源的流量密度和台站的系统等效流量密度,从而对所选取射电源以及台站在VLBI观测中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估。使用国际VLBI网观测数据验证了射电源流量密度及台站性能参数估计方法的正确性,并利用中国VLBI网实测数据评估了国内VLBI台站的性能表现。

  • 标签: VLBI 基线信噪比 系统等效流量密度 射电源流量密度 最小二乘估计